廣珠鐵路西江特大橋

發源於雲南的西江是廣西、廣東的一條水上“黃金通道”。為了保證3000噸級輪船在一級航道西江上暢通無阻,西江特大橋主橋為4跨、長680米的剛構拱連續梁,而跨越主航道的兩孔樑上部是縱橫豎三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柔性鋼管拱結構,跨度均達230米,居同類結構雙線鐵路橋樑世界第二。這種剛構連續梁加柔性鋼管拱的結構,確保了大橋建成後通航淨空22米,同時保證鐵路線路的平順。重量達3200噸的鋼管拱豎轉施工,是整座大橋施工的重點和難點。中國鐵建二十二局該工程項目部經理張前軍介紹,鋼管拱橋絕大部分為單拱,而該橋為雙拱,國內外可資借鑑經驗少。為此,技術小組聯合有關專家,經過多次模擬試驗。該橋的豎轉成功合龍,為全線早日實現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據悉,廣珠鐵路計畫於明年建成通車。

基本信息

主橋合龍

2011年6月16日凌晨2時,大橋主橋樑部開始澆築合龍段混凝土,經過4個小時的緊張施工,清晨6時,澆築完成,主橋樑部順利實現合龍。
進入6月,廣珠鐵路西江特大橋的所有技術人員和施工工人,都在為主橋樑部合龍而日夜奮戰。直到6月16日,在合龍段兩側的主梁,工人們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安裝完各種設施後,只等待夜間溫度不斷降低,到了凌晨2時,氣溫最低時,工人們搶時間,趕緊開始澆築合龍段混凝土,單個合龍段混凝土共57.3立方米,重量為137噸。4個小時的忙碌後,清晨6時,天剛蒙蒙亮,主橋順利實現全梁合龍。
承擔施工的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工程指揮部副指揮謝芳君介紹,廣珠鐵路共有4橋1隧,難度最大的就是西江特大橋和江門隧道,西江特大橋屬於控制性工程,該項目的如期完工,是整個項目順利開通的前提和保障。廣珠鐵路西江特大橋主跨的跨度達到230米,在國內同類結構的鐵路雙線橋中是最大的,可謂“中國第一跨”。
據了解,西江為國家航運主航道,屬一級航道。廣珠鐵路西江特大橋,主要為跨越西江而設。該項目主要由東西岸引橋、跨西江部分連續梁及主橋兩大部分工程組成,是全線最難的工程之一,被列為本項目的重難點工程項目。西江特大橋共185孔,總長7024米,主梁共分149個梁段。跨西江的主橋以連續梁為主,是整座橋的施工重點。該橋是兩拱,雙軌設計,屆時同時鋪設軌道。

特點

世界第二跨度連續剛構柔性拱雙線鐵路橋新建廣州至珠海鐵路全長189.376公里,從京廣線江村編組站接軌,終點為珠海市高欄港站。這是一條雙線貨運鐵路,建成後將成為珠三角的一條鐵路大動脈。作為全線的重難點項目,西江特大橋共186孔、長7024.755米,主橋跨越國內第二大水系西江主航道,枯水期水深依然達35米,部分江底為無覆蓋層裸岩,這在國內同類橋樑施工非常罕見,樁基礎長,從作業平台到樁基礎底部深101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