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學校成立於1985年,前身是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2003年改制為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珠海(主校區)和廣州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12畝,建築面積49.3萬平方米。設有12個教學單位,3個教研機構,開設專業(含專業方向)51個,專任教師近10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成立於1985年,當時的校名是"廣東省科技幹部進修學院",建校的宗旨是開展科技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歸口省科委管理,是廣東省科技人員培訓基地,校址在廣州五山大學城東廂,占地32畝,後改名為"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任務是開展成人教育和科技幹部培訓。
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並報原國家教委備案,學院轉為以大專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科技培訓並重的成人高等院校。
1996年學院被確定為廣東省舉辦高職教育試點院校。
1997年,獲得"廣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廣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師範學校"、“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
2001年,學院與珠海市政府簽署合作辦學協定,及時啟動珠海校區建設。從2002年開始通過引資、貸款等方式分期建設珠海校區並陸續投入使用。
2003年4月2日,根據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省人民政府批准學院由成人高校改制為普通高校: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4月23日,獲國家教育部批准,同時學院繼續保留"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的校名,承擔全省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幹部的培訓任務。
2008年12月,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0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畫”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並在同年被評為“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三個省級科研機構。

省級科研機構:廣東省人才研究所、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軟科學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十一五”期間,該校科研立項178項。其中科技部2項、教育部2項、省科技廳52項、省教育廳20項、省基金18項等,獲撥科研經費1114.15萬元。
2014年,該校科研成果經科技處統計,共有論文506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19篇,核心期刊60篇,非核心期刊427篇);著作6部(參編1部);智慧財產權5項(實用新型4項,外觀設計1項);軟體著作權1項。

1996-2010年,該校獲得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三等獎7項,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5項。
截至2010年8月,學校電子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承擔了省、市級科研項目17項,申報國家專利12項(已授權8項),研發了8種電子信息產品,發表的學術論文30餘篇。

學校2012年度部分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來源 負責人 經費
我國企業知識管理實施現狀調查及深化機制研究 教育部 林昭文 9萬元
基於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意產業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 省科技廳 譚綺球 5萬元
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帶頭人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示範 省科技廳 熊玉娟 10萬元
基於PXI匯流排的高精度光電混合聯合變換相關器的大規模人臉識別系統設計 省科技廳 郭廣明 3萬元
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高清影像系統研究 省科技廳 余愛民 3萬元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省科技廳 劉潔 5萬元
廣東戰略新興產業的扶持財稅政策研究 省科技廳 劉錦銘 5萬元
廣東省流通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影響研究 省科技廳 張波 2萬元
科技文獻資源數字圖書館雲服務平台構建研究與實現 省科技廳 余和劍 5萬元
基於移動位置服務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業的套用研究 省科技廳 朱亞興 30萬元
基於位置服務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業的套用研究 省科技廳 朱亞興 30萬元
創新擴散視角下購物網站與政府網站公眾接受的比較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廖敏慧 5萬元
社會創業導向及其法則網路理論框架的實證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嚴中華 5萬元
水田雷射平地機水平控制系統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陳君梅 5萬元
創業型企業的成長機理及珠三角實證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杜海東 5萬元
主權債務危機對廣東出口貿易的影響機理理論及實證研究 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萬承剛 5萬元
支持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學習中心平台的構建研究與實現 教育廳 余和劍 0萬元
廣東高職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及長效機制研究 教育廳 鄭克俊 0萬元
基於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高職院校實證研究 教育廳 郭鍾琪 1萬元
大學校園隱性課程建設與學生德育發展研究---高職大學生音樂教育課程建設與學生德育發展的研究 教育廳 初蕊 0萬元
基於就業反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 教育廳 鄒金霞 0.5萬元
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教育廳 饒品良 0.5萬元
基於文化學視角的高職教育內化的有效途徑研究 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 王紅艷 0.1萬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入藏文

獻總量達178萬冊,其中紙質圖書為127萬冊(包含過刊合訂本18239冊,光碟28313張),電子圖書37萬冊,電子期刊折合圖書14萬冊,並自建了“建築與藝術設計學生優秀作品資料庫”。按目前折合在校生人數20000人計算,生均館藏量為89冊,並引進了CNKI資料庫、讀秀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資料庫、方正Apabi電子圖書資料庫。

學術刊物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學報》是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由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發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及其他社會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論文。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及陽光聯考官網顯示,該校設有12個二級院系,開辦42個專科專業。

二級院系 專業
計算機工程技術學院 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體技術、遊戲軟體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港口物流管理
外國語學院 套用英語、商務英語、旅遊英語、商務日語、旅遊管理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行政管理、法律事務、社會工作、漢語、文秘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 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整形技術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工程造價、物業管理
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平面設計
財金學院 投資與理財、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
廣州學院 物聯網套用技術、工商企業管理、連鎖經營管理、計算機套用技術、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國際商務、建築設計技術
體育系 社會體育、體育服務與管理
思政部 --
繼續教育學院 --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專任教師700餘人,具有正高職稱的30人,副高職稱的156人專業教師700餘人,並有一批來自企業的雙師型專業帶頭人。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示範性專業1個、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4個、校級重點專業5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校級示範性建設專業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1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15門。

專業建設

類別 專業 負責人
省級示範性專業 軟體技術 曾慶斌
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 會計電算化 楊智慧
套用電子技術 吳永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 賴興余
文秘 何勁耘
校級重點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陳劍
商務英語 汪先鋒
工業設計 張雅麗
物流管理 鄭克俊
旅遊管理 馮淑玲
校級重點(改革試點)建設專業 行政管理 周梁
建築工程技術 周任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李文惠
校級示範性建設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陳劍
電子商務 朱立偉
商務英語 汪先鋒
物業管理 全福泉
工業設計 張雅麗

課程建設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國家級精品課程 1 套用文寫作 楊文豐
2 網路行銷與安全 胡國勝
3 表面組裝工藝技術(SMT) 塗用軍
省級精品課程 1 WEB開發技術(ASP) 吳教育
2 WINDOWS SERVER2003系統管理 陳劍
3 J2EE實現企業級套用開發 曾慶斌
校級精品課程 1 面向對象程式的設計 尚敏
2 計算機圖形圖象的處理 黎傳維
3 機械電子學 王宏秦
4 機械製圖與CAD 賴興余
5 法律事務實訓 李煜
6 數字通訊技術 舒桂清
7 會計電算化 陳杰
8 數據採集與處理技術 祝常紅
9 產品設計實踐教程 張雅麗
10 通用管理能力 關冬梅
11 商務單證製作 陳岩
12 商務英語談判 汪先鋒
13 導遊業務 馮淑玲
14 汽車整容模組化教練 吳雲溪
15 建築CAD設計基礎 胡可
16 中級財務會計 楊智慧
17 模具結構單元綜合實訓 賴興余
18 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 朱亞興
19 導遊英語 楊志忠
20 秘書技能綜合實訓 向陽
21 程式設計基礎 曾東海
校級重點建設課程 1 秘書實務 楊文豐
2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王安平
3 建築CAD設計基礎 胡可
4 旅遊英語 朱文翠
5 數據採集與處理技術 祝常紅
6 JSP程式設計 曾慶斌
7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孫亞飛
8 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 茅曉紅
9 倉儲與配送管理 鄭克俊
10 機械設計基礎 陳君梅
11 財務管理 趙淑敏
12 網路作業系統管理 陳劍
13 電子商務模擬實訓 李斌寧
14 管理溝通 林昭文
15 企業行政管理實務 李曉文

教學成果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學生獲得各級各類比賽大

獎210項,其中,國家級大賽獎86項,如獲得2011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011年全國大學生全程電子商務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第三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秘書職業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2011年安博――微軟校園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冠、亞軍、“畢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中榮獲全國總決賽一等獎、首屆中國(深圳)國際職業教育展“發明杯”大賽金獎、“張江杯”工業設計/視覺設計大賽金獎等,學生工業設計作品得到國務院副總理、原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同志的親筆題詞。

學校領導

姓名 職位 職稱
李業明 黨委書記 電氣工程師、高級經濟師
劉惠堅 院長、黨委副書記 教授
李桂英 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 --
黃仕初 黨委副書記 --
康思琦 黨委委員、副院長 教授
馬廣志 黨委委員、副院長 教授
劉錦銘 黨委委員、副院長 高級會計師

(數據來源2014年9月學校官網)

文化傳統

校徽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1、以“廣東”的漢語拼音字頭“G”和一個“人”為主題形象,加之一

片葉子,組成了漢語拼音字頭“K”。

2、圖案整體寓意為大寫的“廣科人”,象徵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格、人品、人性的塑造和錘鍊,使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才幹、能勇敢地融入生活、迎接挑戰的有用之才,在生命歷程中寫出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字。

校訓

“厚德,高能,求實,創新”

校訓釋意:

厚德:修身立德,厚德方可載物,為師為生,皆當以此自勉自律。師者,當學高身正,為人師表,求德藝雙馨;生者,當樂學敬業,寬容知恩,求品學兼優。

高能: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不可偏廢,知識求夠用,能力求高超,素質求全面。教師以博學高能授業,學子以品優高能求職。

求實: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做事之原則;誠實守信,正直不阿,做人之根本。

創新:志存高遠,想在人先;技海比拼,乾在人先;事業揚帆,闖在人先,此為勵學。自強不息,做大做強;改革創新,力爭一流,此為勵校。

校歌

《共創美好明天》,原創林國揚(軟體工程系2004級學生),2005年為學校二十周年校慶而作,經集體改編而成。
歌詞
淡淡白雲在美麗的南國天空飄拂,
心中夢想在廣闊的五彩世界綻放。
海上雲天,綠水映柳煙;
魚兒穿梭,海燕任飛翔。
莘莘學子在青春的校園播種未來,
辛勤園丁在希望的綠地澆灌理想。
立志修身,青春譜華章;
博學報國,時代鑄脊樑。
啊!
年輕的廣科院,
你是我們緣分的連線。
你懷抱無限的溫暖,讓我不再猶豫和彷徨;
你釋放神聖的力量,把我心中的航燈點亮;
啊!
美麗的廣科院,
你是我們求知的殿堂。
你匯集知識的海洋,把我培育成社會棟樑;
你放射智慧的光芒,讓我把崇高仁愛歌唱。
啊!
讓我們心心相連,
讓我們攜手並肩,
讓我們共創美好明天。

校園環境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棟教學樓及4棟實驗樓,25棟宿舍樓,中心廣場位於學校正中心;學校里有一條美食街,可以租腳踏車、吃美食、買需要的物品;有珠海和廣州兩個校區,珠海校區是學院的主校區以及學院的辦公主體和辦學主體,廣州校區則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繼續開展幹部培訓及繼續教育工作。
圖書館分為廣州校區圖書館和珠海校區圖書館,廣州校區圖書館位於南樓2-4層,建築面積為2906平方米,珠海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為30750平方米,核定總面積為33426平方米。

知名校友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知名校友
姓名 成就
肖永添 珠海京珠時代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
李潤森 中國市長大廈董事總經理
劉曉佳 上海旭邦塗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基青 廣東帝基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鍾秋娟 美鋁公司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
孫益威 現任珠海市樂達電腦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網路工程師、系統工程師。
黃理政 現任廣州凱暉房地產代理公司總經理。
陳子龍 現任珠海磊森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帝扶 現任尋遠出版策劃工作室主任
張 宇 現任珠海市辰西單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周涌 現任深圳廣電銀通金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兼廣州市移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陳致前 現任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網路推廣總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