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越秀公園

廣州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是廣州城市中心公園,是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它與白雲山聯成廣州城北的屏障。海撥70餘米。歷史上又稱粵秀山、越王山。明朝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又稱觀音山。越秀山早在西漢時期便是登臨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先生曾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解放後,人民政府把構想變成了現實。

基本信息

簡介

越秀公園(YuexiuPark)

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建過觀音閣,又名觀音山。著名古蹟鎮海樓,又名五層樓,樓分五層,高28米,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園內還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牆、四方炮台、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伍廷芳墓、明紹武君臣冢、海員亭、五羊石像、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電視塔等。元代以來被稱為羊城八景之一,元代為粵台秋月,明代為粵秀松濤,清代為粵秀連峰、鎮海層樓,現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越秀新暉

功能特點

園內有東秀、南秀和北秀三個人工湖。東秀湖、南秀湖景色幽美,是繪畫、寫生、垂釣的好地方,東秀湖畔有兒童樂園、燒烤場、健力寶健美樂苑等活動場館,越秀公園

越秀公園越秀公園

南秀湖畔有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南秀大草坪;北秀湖綠蔭低垂,是划船愛好者的最佳選擇,湖東面有中國成語寓言園景區,是成語寓言故事大觀園;南面有南秀花苑,以植物造景為主,層次分明,色彩艷麗;北面的圓炮台,老人活動區,是老人運動的好去處。北秀湖畔還建有花卉館、湖心島和錦園等。越秀公園每年都舉辦大型的園林博覽會。越秀公園

金印遊樂場是適合青少年朋友遊玩的好地方。場內的踏趣園,集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觀賞性於一體。場內還有鏇轉鞦韆、美人魚、自控飛機、碰碰車、森林狩獵、遊藝室等遊樂項目。在千藝陶園裡,你可以發揮想像,親自動手製作藝術品。公園南面有容納3萬多觀眾的體育場,西面有容納5000觀眾的游泳場,鯉魚頭山崗上,花氣襲人。草地滾球場綠草如茵,開闊的廣場上有體育室、露天羽毛球場、桌球場、籃球場、露天舞池等活動項目。

明代古城牆

中山紀念碑後邊,折向西行,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牆,逶迤伸展,隱沒在叢林深處。但是,這一堵古城牆,遠不止200多米長,它東起小北門(今小北花園),西迄大北門(今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會處),共長約1100多米,斷斷續續,橫跨越秀山。它是廣州保存的惟—一段明代城牆,也是廣州現存的最古老城牆,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古城牆古城牆

廣州築城的歷史,起源很早。比較真實可靠的是秦統一嶺南後,首任南海尉任囂始築的番禺城。後來趙佗建南越國,稱霸嶺南,將番禹城擴展為都城。以後歷代均有修建。

越秀山古城牆始建於明代,它和鎮海樓以及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被譽為“廣州明初三大古蹟”,又是廣州僅存的一段古城牆。這段古城牆分西、中、東三部分:從大北門到鎮海樓為西段,環鎮海樓所在的小盤龍崗山頭為中段,從廣州美術館到小北門為東段,共1000餘米。城牆上的雉堞敵樓等早已蕩然無存,保存較完好的是鎮海樓附近的一段,長達200米。從山腰抬頭仰望,還依稀可見巍峨高聳的城頭上那鋸齒狀城碟和一塊塊紅砂岩石鑲嵌的斑駁的古城牆面。古城牆上芳草萋萋,如此蒼涼凝重,給遊人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懷古憑弔的情懷。越秀山古城牆是廣州北門的制高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據記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侵略軍進攻廣州城,用大炮轟城牆,又在洋槍掩護下向廣州北城發起進攻,守北城的中國官兵利用古城牆做掩護,奮起反擊,用土槍土炮、長弓弓箭等集中向敵軍反擊,侵略者狼狽逃竄,在城牆下丟棄一批屍體。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大元帥。同年4月,桂軍將領沈鴻英等在花縣發動叛亂,進犯廣州,前鋒竄至越秀山北。孫中山臨危不懼,親自坐鎮五層樓,指揮軍隊在古城牆布防。孫中山用望遠鏡眺望敵軍陣地,發現敵軍正向城牆進犯,立即命令侍從副官馬湘率領衛士將三挺輕機槍和兩挺重機槍架在城垛上準備反擊。而守衛在越秀山的士兵,被大元帥孫中山身先士卒、親臨前線的精神所感動,個個精神抖擻,在孫中山指揮下,奮發神威,英勇戰鬥,叛軍被打得落花流水,節節敗退。孫中山又指揮隊伍乘勝追擊,收復新市、石井等地,狠狠地打擊了叛軍的氣焰。因此,這段古城牆又是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歷史見證。

鎮海樓

這座絳紅色的建築就是鎮海樓,它是廣州文化史跡引人注目的一顆明珠,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其為“五層樓”。此樓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後又題名為“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關於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後。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遊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後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後,遊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現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聖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於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說亦有辟邪鎮王之意。

鎮海樓鎮海樓

鎮海樓是廣州現存最完好、最具氣勢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築,樓高28米,闊31米,共五層。第一、二層用紅砂岩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牆綠瓦,造型古樸獨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二米的紅砂岩石獅,為明代雕刻。鎮海樓坐北向南,翹檐飛脊,巍峨挺拔,雄鎮山巔,氣度非凡,獨具特色。清初著名詩人屈大均盛讚鎮海樓山海形勝、瑋麗雄特,雖黃鶴、岳陽不能超過它,實“可以壯三成之觀瞻,而奠五嶺之堂奧”。在清朝時期,鎮海樓一直是廣州最高的建築物。登上樓頂,遠眺珠江水波蕩漾,波瀾壯闊,蔚為壯觀;近俯雲山層巒疊翠,羊城錦繡,氣象萬千。

五羊石雕

關於“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於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嚮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

五羊五羊

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麼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園內,該石像有一美麗傳說:五位仙人身著五色衣服,騎五色羊,從南海飄來,降臨廣州,五隻羊嘴裡各銜一莖六穗的稻穀。仙人將稻穗送給當地居民,並祝福永無饑荒,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廣州亦得別稱“羊城”和“穗城”。根據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作。這座五羊石雕,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餘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羊頭部的一塊石料就重達2噸多。五隻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遠望,口銜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視人間。其餘四羊,環繞其身,親密依偎,或嬉戲、或吃草,或吸乳。姿態各異,造型優美,情趣橫溢。據說當年雕像竣工時,有人提出既是五仙騎的羊,怎會還有在吸奶的乳羊呢?其實仙人五羊都是想像出來的神話,既是仙羊,無論大小,自有仙風道骨,佛法無邊。雕塑家們發揮其超群的想像力,匠心獨具。40多年來,五羊石雕被譽為廣州城徽,為越秀公園增色不少。五羊的傳說也廣為流傳,海內外遊客到此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紛紛攝影留念。

其它景點

廣州美術館

建於1930年,是紀念粵軍名將鄧仲元而建,在解放後改名為廣州美術館,該館是國家藏畫單位之一,經常展出歷代書畫名家的美術作品。

光復亭

光復亭位於越秀山小蟠龍崗上。光復亭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廣州及香港人民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緬懷當年香港同胞慷慨捐獻巨款,支持辛亥革命的功績而建。

明紹武君臣冢

紹武君臣冢,1955年因興建體育館從流花橋附近遷到木殼崗下。被列為廣州文物保護單位。君臣冢埋葬的是南明諸王中的紹武帝朱聿和他的臣屬等十五人。僅是一塊碑石和一抔黃土。明末,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流亡到廣州後,於1646年末在廣州建立朝廷,年號紹武。後人職責紹武君臣位高才低,只顧物利,不惜同室操戈。紹武朝廷只存了40天就被清兵所滅。

交通線路

到此公園的公車有:

正門(越秀公園站):1011031051081091101131801821852032112124265284425195285555565787高峰快線7夜12夜26夜40夜8124186244A244244快24427354955555658A58高峰快線5夜22

北門(越秀公園北門站):109110111201234269271278301A301543550886A886夜15夜25夜4124228030529549862B夜14 

南門(應元路站):211旅遊公交1線

東門(小北花圈站):10184191219220666旅遊公交1線夜4夜5夜91902333654476A7683386493夜32

市區內可乘下列路線的公車和捷運到越秀公園!

①越秀公園汽車線路:環市路汽車站:33.550.529.225.297.30.122.133.241解放路汽車站:87.101.133.187.518.21.519.182.24.58.244.127.185.5小北路汽車站:220.33.184.6.66.190.544.219.233.36.547.10.191

②捷運二號線越秀公園站:乘搭一號線的朋友在公園前站轉乘二號線。

開放時間

上午6時到晚上9時。

公園門票

門票:無!費用:免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