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尊藏展覽有限公司

2005年至今在國家博物館從事文物鑑定工作。 多年來一直從事文物保管,鑑定與研究工作,為中國歷史博物館鑑定委員會委員。 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企業概況

廣州尊藏展覽有限公司是經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註冊的文化藝術品展覽公司,尊藏主要以鑑定、銷售中國古代瓷器、古代玉器、近現代書畫、明清瓷、明清玉擺件、中國現當代油畫、雕塑等為主。

企業簡介

廣州尊藏展覽有限公司常年展覽展示交易,不定期舉行全國鑒寶活動,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等大型藝術品拍賣會類活動。鑒於國內古玩藝術品市場鑑定領域的現狀,公司聯合了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著名鑑定專家,運用國內外最先進的鑑定儀器和技術、集專家的經驗、科學的物理及化學成分分析等方式為藏品進行鑑定服務和市場評估。

經營理念

公開、公平、公正
誠摯、信譽
專業、細緻

服務範圍

鑑定範圍

陶瓷類鑑定:高古瓷、明清瓷器、青花瓷器官窯瓷器五大名窯黑陶紫砂壺
書畫類鑑定:古籍善本、碑帖法書、佛教經文、中國國畫、中外油畫、名家字畫等
玉器類鑑定:翡翠、和田玉岫玉、獨山玉、藍田玉、韓玉、瑪瑙、水晶、珊瑚、綠松石、青金石、羅甸玉等
奇石類鑑定:隕石、玉原石、雞血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田黃石等
其他雜項鑑定:文房四寶、青銅器、古家具、名貴木材、中外名雕、郵品、錢幣、銅鏡、金銀器等

估價

尊藏展覽公司聯合了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著名鑑定專家,運用鑑定儀器、家的經驗、科學的物理及化學成分分析等方式為藏品進行鑑定服務和市場評估。

展覽

公司定期邀請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著名鑑定專家在公司開展鑒寶活動,在鑒寶、展覽的過程中,提升買家,賣家的收藏眼光。讓客戶了解自己所收藏的藏品。

交易

文化藝術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

徵集範圍

根據拍賣品類不同、分別徵集以下藏品:
瓷器: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國名瓷、現代毛瓷及大師精品瓷器。
玉器:古玉、明清玉、現代玉。如翡翠、祁連玉、台灣玉、崑崙玉、鮑文玉、碧玉、獨山玉、血滴石、綠松石、瑪瑙、青金石、孔雀石、寶石、貓眼石等。
字畫:歷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書畫、各派系名家字畫。
雜項:古籍善本、金銀銅器、錢幣、奇石雕件、田黃、雞血石、蜜蠟、文房用品、紫檀、黃花梨、竹木牙雕、中外名酒(需未開封且包裝完好)、名表等。

新聞事件

廣州尊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嶺南第五屆收藏品“斗寶”評估交流大會日前在廣州舉行,來自廣州民間的幾百名收藏玩家,競相拿出自己多年收藏的寶物珍品。其中不乏稀珍品佳作,如徐悲鴻的《雙駿圖》、關山月的《星火燎原》、元代青花等。
中央電視台《鑒寶》欄目鑑定專家蔣文光老師、《中華鑑定》鑑定專家季鐵老師親臨現場坐堂,為民間收藏者進行現場鑑定,面對面傳授鑑定經驗與收藏心得。

鑒寶專家

廣州尊藏展覽有限公司特約鑒寶專家

葉佩蘭

葉佩蘭(1937-),浙江金華人,生於北京,漢族,為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瓷器專家。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鑒博藝苑(北京)收藏品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收藏導航網鑑定專家團成員、博寶藝術網瓷器鑑定專家,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了中國的彩瓷。

李知宴

李知宴,男,1937年3月出生,漢族,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

單國強

單國強,男,漢族,1942年2月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紹興。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進入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從事文博業務工作。主攻古代書畫史論和書畫鑑定研究。1985年3月任北京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主任,1988年6月任陳列部主任,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任宮廷部主任。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書畫鑑定碩士研究生班導師,被聘為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客座教授。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東方收藏家協會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工藝大師聯誼會顧問。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北京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潘深亮

潘深亮, 1972年8月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組組長。現受聘於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為北京市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鑑定委員,《收藏》雜誌社特邀撰稿人,北京嘉緣拍賣公司顧問。

馮經湖

馮經湖:字若水,號石千,副研究館員。男,漢族,1944年8月4日生於北京。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曾任國家文物局·文化部文物局流散文物處、中國文物研究所辦公室負責人。現任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副研究館員、文物鑑定研究室客座研究員,兼任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學會、中國詩書畫研究院藝委會委員,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中國書法家 (硬筆)協會會員、敦煌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文人書法家協會會員、吳道子藝術館名譽副館長、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老幹部書畫學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顧問,並參與央視經濟頻道《鑒寶》藏品鑑定會,《藝術品收藏》等電視欄目進行鑑定諮詢工作。

王桂枝

王桂枝,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副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錢幣學會會員、中國先秦史研究會會員、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原副館長,從事文物鑑定、徵集工作三十餘年,曾參與全國性的周原考古及西周墓地發掘,並為館藏各類文物進行鑑定徵集,在青銅、陶瓷、雜項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發表考古文物著作百餘篇,被《中華科學文庫》等多家權威出版社收編,現為中博文物檢測鑑定中心鑑定專家。

鄭呼和

鄭呼和,中國國家博物館鑑定專家,中國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鑑定專家,北京東方博古大廈首席鑑定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1974年參加工作,從1974年到2005年,在國家文物商店從事文物鑑定,經商業務工作。2005年至今在國家博物館從事文物鑑定工作。吉林大學考古系畢業,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進修,文博副研究員。論文有《司馬遷史記中的涿鹿古城》、《遠古傳說中的女媧娘娘與彩陶有什麼關聯》、《宋代陶瓷與遼代陶瓷的關係》、《紅山文化發展史》等在國內外發表,著名文物古玩收藏鑑賞家。

季鐵

季鐵:《中華鑑定》鑑定專家
中華鑑定鑒寶檢測中心主任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遼寧省收藏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族民間鑑定委員會委員
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收藏家、鑑賞家
中國四海收藏文化網資深評論員
對陶瓷、雜項有很深的研究和鑑賞能力

馬秀銀

馬秀銀,女,1946年生。玉器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培訓部講授專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鑑定中心鑑定專家。
1972年5月-1975年8月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1975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2001後11月退休。多年來一直從事文物保管,鑑定與研究工作,為中國歷史博物館鑑定委員會委員。經常參加館文物鑑定事宜。2002年被首都博物館聘為《首都博物館學術諮詢專家》。

張淑芬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文房專家
鑒博藝苑收藏品鑑定委員會委員
張淑芬196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美術理論系,經過六年的學習,攻讀了幾十門史論課和專業課,畢業後分配到故宮博物院工作,這個地方使張淑芬所學到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幾十年來張淑芬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中華文物精華》、《故宮文物大典》第四卷中的筆、墨、紙、硯概論的條目撰寫工作;發表了故宮收藏名硯的論文《中國名硯鑑賞》。完成中、日文翻譯校對工作;完成《全國出土珍品展》、《全國流散文物展》、《與美國翁萬戈合作“故宮文化”》等展覽圖錄解說的撰寫。出版了赴日展覽時所用的圖像論文集《中國古代文房四寶》、《清朝宮廷文化展》;參加第一、二屆《中華文物精華展》圖像及條目撰寫工作。出版了《古董鑑賞收藏叢書——文房四寶鑑賞及收藏》、《文房四寶鑑定》、《文房四寶鑑識》等專著和論文。2002年將完成故宮博物院收藏《藝術精品》六十卷之《文房四寶卷》三卷本的主編、論文及條目的撰寫工作。2004年將擔任中宣部和出版總署交予的《中國美術全集——文房四寶》五卷的主編、論文及條目的撰寫工作。張淑芬在院內先後到過民眾工作部、保管部、陳列部工作直至退休。

王春城

瓷器專家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1955年生於北京。中國古陶瓷鑑定專家。首都博物館研究員。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陶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 1972年至1978年在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工作。
1979年至1980年在首都博物館籌備處工作。
1980年至今,王春城在首都博物館工作 .擔任《中國古陶瓷圖典》執行編輯。曾參加《中國陶瓷史》、《歷代紫砂瑰寶》、《紫砂傳承精藝》、《青花名瓷》、《官窯名瓷》、《首都博物館藏瓷選》等書的編寫工作。撰寫了《青花瓷器起源》、《漫談瓷枕》、《景德鎮御器場始燒年代考》、《析論康熙款豇豆紅瓷器》等論文二十餘篇。 先後在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北京市文物出口鑑定組、首都博物館保管部工作。曾為首都博物館徵集到:遼缸瓦窯白釉剔花填彩梅瓶、明宣德青花龍紋高足碗、五代耀州窯侈口渣斗等一、二、三級文物數十件。在從事文物工作幾十年中對中國歷代古陶瓷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辨別歷代陶瓷真偽方面有很高的鑑定專長

蔣文光

蔣文光, 男,1938年4月生,漢族,上海市嘉定區人。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1963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五年制)。自1963年起至今,一直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從事碑帖、法書編目,鑑定和研究工作,同時研究其它文物和歷史。
為館藏文物編目文字達900萬字。1996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由於長期專心從事歷史和文物鑑定及研究工作,共撰著專著40多種。

劉靜

■ 雜項專家
■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 鑒博藝苑收藏品鑑定委員會委員
■ 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
劉靜,女,1950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曾在故宮博物院保管部以及古器物部擔任研究工作,現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現任: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北京故宮博物院學術鑑定委員會委員
中國文物學會培訓部專家鑑定委員
文化部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中國寶玉石學會會員

陳潤民

現任故宮博物院古器部陶瓷組組長,央視《鑒寶》欄目特聘鑑定專家,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陳潤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1986年初到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組工作。20年來師從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葉佩蘭兩位瓷器泰斗,在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下,獲益良多。長期以來通過對故宮博物院40萬件陶瓷藏品的保管、整理與研究,在歷代陶瓷器,尤其是元、明、清瓷器的鑑定、鑑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先後調查河南、浙江、江西、湖南、雲南、山西、廣東、福建、內蒙古等省、自治區的古陶瓷遺址。 
著有《清順治康熙青花瓷器》、《明清青花瓷器》、《中國古瓷集珍》。先後在《故宮博物院院刊》、《文物》、《景德鎮陶瓷》、《中國古陶瓷研究論文集》等刊物上發表古陶瓷研究論文40餘篇。並擔任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紅》、《五彩鬥彩》、《鼻煙壺》卷的編委及《故宮藏傳世瓷器真贗對比、歷代古窯址標本圖錄》、《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的副主編。

黃秀純

黃純秀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高級鑑定顧問,CCTV《鑒寶》專家團成員,《鑒寶》雜誌學術顧問。北京海津文物鑑定中心陶瓷鑑定專家。
主要著作:《北京龍泉窯發掘報告》、《北京金代皇陵》、《白釉紅綠彩瓷賞析》、《遼韓佚墓出土越窯青瓷》、《鈞窯及鈞窯系》等。

馬輝義

馬輝義畢業於河南大學,國家藝術品高級鑑定師,中博文物鑑定檢測中心鑑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國內多家藝術品拍賣公司特邀鑑定專家,主要鑑定瓷器,兼顧玉器、書畫、青銅器、雜項,從事文物與收藏研究、實踐近40年,多次考察汝窯、鈞窯、魯山窯、定窯、磁州窯、建窯、吉州窯及景德鎮各處古窯址,主要論著有《中國近現代瓷繪家詞典》、《從胎骨材料角度斷代、辨偽瓷品》、《從明楚王府遺址出土瓷片看元明清瓷器的發展變化》、《淺絳彩瓷器的鑑賞與收藏》、《文房四寶的鑑賞與收藏》、《文物藝術品收藏應注重文化內涵》。

何清正

何清正,中國國家文化部藝術品交易中心特邀三十六位鑑定專家顧問團成員。國家級藝術品鑑定師,中博文物鑑定檢測中心鑑定專家。現任湖北省文化產業商會古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擔任該會“鑑賞顧問團”和“武漢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及“武漢吳博古玩藝術品市場”的主任鑑定專家、“三友堂”首席鑑定師。
一九四三年出生,大學文化。長期從事古玩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整理、研究,實踐三十多年。多次深入古玉遺址,瓷器窯址實地考察,常年參加大中華區收藏文化的交流活動,並投身於收藏文化產業的市場經濟探索。是華中地區主要研究玉器和古玉器的資深行家,還兼研究瓷器、書畫及其他收藏雜項。實踐經驗豐富,比較全面的集眾家所長,鑑定收藏藝術品的方法獨特,尤其實踐研究運用的“痕跡科學綜合鑑定法”,對古玩藝術品的求真求實準確度高,得到市場檢驗認可,引起震動和重視,廣受歡迎和好評!著作有《古玩秘笈》等論文,其中《玉器珠寶》篇和《瓷藝術品》、《古籍書畫》、《古玩雜項》篇,在業界廣為流傳。

藏品展示

玉器展示

古玉、明清玉、現代玉。如翡翠青白玉崑崙玉台灣玉、獨山玉、孔雀石、寶石貓眼石、血滴石、鮑文玉、碧玉祁連玉綠松石瑪瑙青金石等。

瓷器展示

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國名瓷、現代瓷器及大師佳作精品瓷器。

字畫展示

古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名家書畫

雜項展示

古籍善本、蜜蠟、文房用品、紫、金銀銅器、雞血石檀、黃花梨、錢幣、奇石雕件、田黃、竹木牙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