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志

2、參加“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部地區城市森林建設技術試驗與示範”湖南專題。 3、參加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榿木紙漿材優良無性系選育研究與示範”。 2006年元月,他又服從組織安排,調到院林業研究所從事林業科研工作,接觸到了新的專業。

基本信息

湖南省林業科學院廖德志同志綜合材料
一、基本情況
廖德志,男,助理研究員。1980年9月出生,2003年7月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本科畢業,現在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從事林業科研工作,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森林培育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
二、政治思想
該同志政治思想好,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素質,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組織能力,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林科院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和省林業廳優秀團員。
三、學術水平
該同志通過學習系統地掌握了林學基礎理論和林業專業技術知識,具備了跟蹤本專業科技發展前沿水平的能力,並對本專業範圍內的林木育種學及栽培學有自己獨創見解,能提出研究項目,完成項目論證報告的編寫,獨立工作能力強。獨著和合作發表研究論文7篇,其中《長沙城市森林樹種冰凍災害的調查與反思》在《中國城市林業》2008年第一期發表。
、業務能力
該同志目前圍繞生態建設、城市森林建設及南方工業用材林基地建設、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及生產中急需要的關鍵技術開展系列研究,主要研究項目有:
1、協助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楸樹裝飾家具材無性系選擇與定向培育研究與示範”。圍繞楸樹、滇楸開展研究,包括開展湖南楸樹(含滇楸)種質資源調查、優樹選擇、優樹採種播種育苗和優樹枝條扦插育苗、楸樹種質資源引種試驗、楸樹種質資源收集、子代測定、無性系測定與示範林建立等,選育楸樹裝飾家具材優良無性系,並解決無性利用技術,提高我國楸樹育種技術水平,滿足定向培育對楸樹良種與良法的需求。
2、參加“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部地區城市森林建設技術試驗與示範”湖南專題。主要開展功能性城郊森林組團結構配置與最佳化模式研究;城市群城間綠色景觀通道建設技術研究;多功能城市生態遊園綠地建設技術研究等。撰寫了《長沙城市森林樹種冰凍災害的調查與反思》一文。
3、參加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榿木紙漿材優良無性系選育研究與示範”。主要開展榿木紙漿材優良無性系測定研究;榿木紙漿材優良無性系扦插育苗技術;榿木優良種質資源收集等。
4、參加“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高產優質多抗雜交松新品種選育”。圍繞濕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馬尾松等紙漿材樹種開展良種選育研究,以濕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馬尾松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特殊配合力遺傳效應,開展其全同胞家系育種和種間雜交育種,選育雜交松紙漿材樹種優良品系,並解決無性利用技術,提高我國雜交松育種技術水平,滿足定向培育人工林造林需求。
林業崗位上的無悔青春
――廖德志同志先進事跡
當早晨從睡夢中醒來打開窗戶呼吸第一口新鮮空氣,或是站在工作的山頭放眼眺望周圍的青山綠水,作為一個辛勤勞作的“植綠人”,廖德志都會倍感欣慰。雖然日以繼夜地做著平凡的工作,但想到人們可以閒情逸緻走在樹影婆娑的綠林小道上,可以在綠染的群山、潺潺的綠水間嬉戲,他因自己為今天我們生活的美好環境盡了一份綿薄之力而自豪。青春是美麗的,一個人的青春可以平庸無奇,也可以放出美麗的火花;可以因虛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結結實實的步子,走出輝煌充實的人生,這就是廖德志的青春格言,正是在這條格言的指引下,他在林業崗位上一路走來,身後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寫滿了勤奮、謙遜、嚴謹、求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2003年7月剛從學校畢業的廖德志被分配到湖南省林科院試驗林場工作,當躊躇滿志的他得知要把自己和基層林場的青山綠水串聯起來時,現實與心理落差巨大,一時難以接受。但很快他就靜下心來接受現實的“冷酷”安排。他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乾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林場地處偏僻,條件艱苦,作為年輕小伙沒有報怨,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無怨無悔,在護林崗位發揮自己專業優勢,認真做好了林場樹種資源清查,邊界的劃定;在開發崗位上,他學習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把一個投資不到20萬的農家樂經營到年效益在15萬元以上,所有的辛勞沒有白費,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林場領導、職工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給林場帶來了經濟效益,也多次被評為林場先進個人。
從頭做起 認真學習鑽業務 在新的崗位創造新的業績
2006年元月,他又服從組織安排,調到院林業研究所從事林業科研工作,接觸到了新的專業。為彌補所學園藝專業與所從事專業的差異,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他從頭開始,拿起林學書籍,認真自學林業專業知識和科研論文寫作知識,積極參加林業、英語等各種培訓和各種科研學術交流會議,邊學習,邊工作,邊實踐,邊提高。現正攻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森林培育專業在職研究生,已經圓滿完成了研究生公共課程、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成績優異,2008年可以順利取得碩士學位。為更好地提高自己跟蹤了解國際上林業發展動態和研究水平的能力,2006年又參加了湖南林業系統高級英語培訓班的學習,收穫頗豐,並順利結業。通過幾年的學習與工作,他已經系統地掌握了林學基礎理論和林業專業技術知識,參與並能夠圓滿完成科技攻關研究項目。在研究中善於發現並解決新問題、總結新規律。並對本專業範圍內的林木育種學及栽培學有自己獨創見解。掌握了本專業國內外技術水平和發展趨勢,能提出研究項目,完成項目論證報告的編寫,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在科研方面,他協助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楸樹裝飾家具材無性系選擇與定向培育研究與示範”;參加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典型地區城市森林建設技術試驗示範”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高產優質多抗雜交松新品種選育”;參加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榿木紙漿材新品種選育與集約經營技術體系研究”等國家、省級攻關課題,參與課題的申報、計畫、總結工作,安排試驗、分析數據等工作。2008年在《中國城市林業》第一期發表《長沙城市森林樹種冰凍災害的調查與反思》一文,就湖南的冰凍災害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觀點和補救的措施。
作為林業人翻山越嶺做外業是常事。2007年在湘西自治州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榿木調研中,他克服時間長,天氣熱,山高陡峭,工作條件惡劣的困難,跋山涉水,進入原始林區,林業局再三叮囑不要他進入,但為了能夠找到更多的植被類型和差異,他毫不猶豫的闖進林區,儘量把各個造林模式、植被類型調查清楚,他圓滿的完成了科研調查任務,並在調查結果中總結一些成功的造林經營管理模式,好的造林經驗,讓各個造林模式得以更好的套用,讓林農得利。現在正在汨羅桃林林場進行加勒比松和濕地松雜交育種工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忙完了外業,還得整理數據,準備相關材料。有時為趕一份材料,一直加班到凌晨,為的是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平時在工作中他也是多想多學多看,跟課題組同事共同分析課題中所遇到的難題,探討課題的發展,同時參與了多項專利、成果、論文寫作等工作。
樂於奉獻 永做生活上的“熱心人”
2007年11月的一個晚上兩點,酣睡中的他迷迷糊糊聽到喊“林場起火了”,“起火了”三個字在腦海中一划而過,他本能地跳下床,抓起沒有來得及穿上的衣服就往外跑,關上門才發現自己還沒有穿鞋,所幸門鑰匙還在。撲火一直堅持到第二天早晨9點,從火場出來的時候,他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他覺得作為一名“植綠人”就有責任去保護綠色,院裡組織義務撲火隊,他義無返顧地報名參加了,每次森林救火,他都是首當其衝,不怕苦,不怕累。
同事們還送了他一個外號――熱心人。他平時喜歡幫助別人。同事小孩要考試了,他義務擔當家教;同事的電腦中病毒了,他只要有時間,就會花上幾小時幫著重裝一次;他還經常幫助退休老同志買藥、取工資等。在他看來他們的笑容與肯定就是對他莫大的鼓舞。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所有的汗水沒有白流,寫滿了勤奮、謙遜、嚴謹、求實的“腳印”也得到了領導、同事的充分肯定,他先後被評為省林科院“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工會積極分子”和省林業廳“優秀共青團員”。
面對林業平凡的工作崗位,用平凡的心態去對待,安心工作,靜心工作;用不平凡的要求去對待,用心工作,熱心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就是廖德志-―一位普通的年輕林業人平凡的青春經歷,非凡的人生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