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衛生學校

廊坊市衛生學校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創建於1961年,是廊坊市唯一一所公辦醫學普通高校。建院50餘年來,學院以呵護生命、守護健康為使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輸送了大批醫藥衛生專業技術人才。 學院位於廊坊開發區鳳河之畔,占地420.9畝,建築面積13.38萬平米。學院現有7所臨床教學醫院和43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具有一支優秀的專兼職教師團隊。學院設有護理系、康復治療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臨床與預防醫學系五個系,基礎醫學和公共課兩個教學部。現開設12個專業,面向22個省市招生,在校生達到70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創建於1961年,是廊坊市唯一一所公辦醫學普通高校。建院50餘年來,學院以呵護生命、守護健康為使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輸送了大批醫藥衛生專業技術人才。

學院位於廊坊開發區鳳河之畔,占地420.9畝,建築面積13.38萬平米。學院現有7所臨床教學醫院和43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具有一支優秀的專兼職教師團隊。學院設有護理系、康復治療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臨床與預防醫學系五個系,基礎醫學和公共課兩個教學部。現開設12個專業,面向22個省市招生,在校生達到7000餘人。

學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2015年全省護理技能抽考中獲得優秀等次;開發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模範教師1人,廊坊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0%以上。

學院是職業指導工作教學訓練試驗基地、衛生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站、護理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職業院校、涉外護士培訓中心、國際護士職業水平考試(ISPN)項目協作組織成員單位、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單位。先後多次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職業教育先進集體。

歷史沿革

1961年10月

經原天津市衛生局批准,在天津西郊楊柳青鎮籌建衛生學校,定名為“天津市楊柳青衛生學校”,隸屬天津市公共衛生局。

1962年10月

學校歸屬天津專署領導,更名為“河北省天津 專區衛生學校”,校址遷至原天津司楊柳青技工學校舊址。

1964年1月

學校歸屬河北省領導,校名更名為“河北省楊柳青衛生學校”。

1969年6月

學校由楊柳青遷至廊坊,校址定在廊坊鎮新革街建國道群華里。

1969年10月

學校更名為“河北省天津地區衛生學校”,隸屬天津地區行政公署。

1972年10月

學校校址由建國道群華里改遷至建國道10號(現214號)

1973年12月

天津地區改化廊坊地區,學校隨之更名為“河北省廊坊地區衛生學校”,隸屬行政公署和地區衛生局。

1989年4月

廊坊地區改為廊坊市,學校更名為“廊坊市衛生學校”。

2006年9月27日

學校整體遷入東方大學城新校區。

2008年3月26日

經市衛生局審批,我校醫院由“廊坊市衛生學校東方大學城醫院”更名為“廊坊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

2011年2月

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為“廊坊衛生職業學院”。

2011年5月

經河北省編辦批准,學院設定黨政辦公室、組織人事紀檢監察處、教務處、財務審計處、後勤管理處、學生管理及招生就業指導中心6個行政機構,教學部門設護理系、康復治療系、藥學系、醫學技術系、公共衛生系、公共基礎部、醫學基礎部、成教部,教輔機構設現代教育中心、圖書館、中心實驗室、科研處4個教輔機構,另批准附屬醫院。

2011年6月28日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取得自考助學資格單位的公告,批准我校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院校,辦學形式為業餘,備案登記號碼為131001009。

2011年9月18日

廊坊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發布關於我校管理體制的通知,經省政府批准,在我市衛生學校基礎上設立廊坊衛生職業學院。廊坊衛生職業學院系專科層次的普通高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實施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歸口廊坊市教育局管理。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成立同時撤銷廊坊市衛生學校。

區位優勢

河北省廊坊市,北倚京都,南臨津門,位於環渤海經濟圈、京津都市圈的中心地帶,驅車半小時可達北京、天津市區,一小時可達首都機場、天津新港。

辦學條件

學校擁有CT、X光機、彩色B超、生化分析儀、心電監護儀、三理實驗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字攝像機、數碼編輯機等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500多台計算機全部寬頻聯入國際網際網路。建有65個實驗室, 4個語音室(246座);5個微機室(414座);2個多媒體教室。圖書館藏書14.84萬冊,另有電子讀物8.2萬冊,專業類書籍占51.3%。共有期刊310種,其中專業期刊244種,文藝及其它類期刊56種。

發展速度

廊坊市衛生學校 廊坊市衛生學校

同95年相比,僅僅十年的時間,學校建築面積從18653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3.73萬平方米,新增118647平方米,增長了6.4倍;固定資產總值從566萬元增加到9300萬元,增長了16.4倍;教學設備從68萬元增加到2082萬元,增長了近30倍;在校生人數由5年前的1400人增加到現在的7494人,增長了4倍;學校高級職稱和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從23人,增加到現在的136人,增長了5倍。

辦學思想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素質教育為本位,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的“五以五為”辦學思想,採取 “招生面向市場”、“專業設定面向市場”、“培養目標面向市場”、“辦學方式面向市場”、“就業安置面向市場”的“五個面向市場”的做法。形成了中專、高專、高職、成教等多種教育層次並存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河北醫科大學、河北北方學院、承德醫學院、天津醫科大學、河北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舉辦專科教育,全日制專科層次在校生已達1876人。並與全國15家衛校開展聯合辦學,招生範圍輻射到河北、山西、山東、內蒙、甘肅、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河南、天津等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

學校準確把握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脈搏”,針對當前就業情況和市場需求,不斷更新和調整專業,適當壓縮長線專業,發展短線專業和市場緊俏專業。目前開設醫學檢驗、醫學護理、中醫護理、英語護理、普通護理、助產、醫學檢驗、藥劑、口腔工藝技術、醫學影像等20個專業,同時開設了醫學美容、推拿按摩、針灸、刮痧、心電圖、B超等30多種特長課,為學生就業創造了多種有利條件。

就業形勢

學校實施就業帶動戰略,在全校建立了招生、就業、教學、學生管理互動體系,就業工作成績喜人。目前已與全國幾十家人才交流中心及上百家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供需合作關係。近二年,每年由學校直接推薦安置就業的畢業生均在1000人以上。學校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已與全國十二個省市20多家三甲以上醫院、上百家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此外,國家外專局中國國際人才市場與學校聯合建立了中國涉外護士培訓中心,積極為國際市場培養護理人才,目前,已有5人通過雅思、BFT等考試到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工作學習。2005年,我校被國家勞動部和社會保障部批准為“全國職業指導教學訓練試驗基地”,被國家衛生部批准批准為全國“衛生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辦學效益

學校教育質量在全省同類學校中處於領先行列。近幾年,連續四年在河北省護理、診基技能抽考中,蟬聯第一名。學校護理專業拍攝的護理技能操作教學片,作為全省大中專及醫院的護理操作標準在全省範圍內推廣使用。建校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1.2萬名合格畢業生。他們多數已成為廊坊和周邊地市醫療衛生行業骨幹。學校已連續幾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還榮獲了“河北省五一獎狀”,“河北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河北省教學改革先進集體”, “河北省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單位”, “河北省中招工作先進單位”等幾十項榮譽。學校被教育部、衛生部確定為護理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學校,被教育部信息中心確定為“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由於工作突出,校長、黨委書記舒希貴同志被教育部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