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

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海域,總面積33088公頃。保護區保護區由原有的廈門中華白海豚省級保護區、廈門大嶼白鷺省級保護區和廈門文昌魚市級保護區合併而成。

保護區保護12種珍稀物種及其生境,分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文昌魚、黃嘴白鷺和岩鷺,以及(小)白鷺、大白鷺、中白鷺、夜鷺、池鷺、中背鷺、蒼鷺和小杓鷸等8種鳥。其中有6種是國際雙邊候鳥協定的物種;白鷺是廈門市鳥,也是原來的省級保護動物。

保護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的兩個主要分布區之一(另一個主要分布為珠江口海域),現有種群數量約40頭左右,但種群結構尚能保證其繁衍後代,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研究價值。保護區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生動物文昌魚的主要產地之一,文昌魚是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間的代表類群,在動物進化研究和動物學教學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區內大嶼島,雞嶼等島嶼上還分布有黃嘴白鷺、岩鷺、白鷺等10種濱海鳥類,種群數量近3萬隻,並為黃嘴白鷺的模式種產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