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民[開國少將]

康健民[開國少將]

康健民(1916—1977),甘肅省定西縣人。 曾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部隊副司令員。 因患心臟病突然惡化,經多方搶救無效,於一九七七年一月十八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銀川逝世,終年六十歲。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康健民,甘肅省榆中縣人,於一九一六年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一九三二年參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工農紅軍戰士、班長、排長、政治指導員、連長、副團長、騎兵團長、騎兵旅長、師長、副軍長、軍政委、軍長、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組長、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等職,在黨的第九次和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革命經歷

康建民一九三二年參加劉志丹、習仲勛和吳岱峰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總隊,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康健民 康健民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騎兵團連政治指導員、代團長、團長,紅一軍團騎兵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大隊三隊副隊長、隊長,八路軍留守兵團騎兵團團長,陝甘寧邊區保全司令部騎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騎兵旅旅長,綏遠綏中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騎兵旅旅長,第一野戰軍騎兵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綏遠軍區軍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長兼河北省石家莊衛戍區司令員,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書記,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他是人民軍隊中最早的高級騎兵指揮員之一,為騎兵的組織建設和戰術指揮,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直到1977年1月18日心臟病突然發作逝世前夕,還在忘我地工作。他走了,一句遺言都沒有留下,親屬們說他像當年出征一樣,騎著戰馬靜悄悄地匆匆出發了。

在解放大西北的戰場上,彭總麾下有一支所向無敵的騎兵部隊,打得“馬家軍”聞風喪膽,這就是聞名全軍的騎兵第一師。騎一師的師長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騎兵———他就是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62年12月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康健民同志。

由於家境貧寒,康健民七八歲時開始給地主養牛放馬,騎著光背馬在黃土坡上飛奔。1930年,國民黨雷仲田部到定西招兵,說當兵能吃飽穿暖,每月還發軍餉。為了填飽肚子,15歲的康健民成了國民黨新編第十一旅的一名新兵。

1932年7月,康健民參加了西華池兵變,進入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任陝甘紅軍游擊隊騎兵大隊班長。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上根據他善於騎射的特點,把他編入紅十六軍騎兵連。在馬背上,康健民轉戰陝甘蘇區,衝鋒陷陣,傳送檔案,一次次勝利完成了任務。他本人,也隨之從戰士、班長、排長晉升到連指導員。

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甘邊根據地,與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騎兵團被編為軍團直屬部隊,康健民被正式任命為團長。9月下旬,他率團參加勞山戰役。戰役發起前,騎兵團隱蔽在勞山不遠的山溝里,戰鬥打響後,他跨上戰馬,揮動馬鞭,帶領騎兵團飛速趕來,像一把尖刀直插陣地,占領了前沿山頭。他指揮戰士向敵人展開猛烈射擊,敵人被壓在一個山溝里,為主力部隊殲滅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一仗,紅軍殲滅敵軍一個師,俘虜2000餘人。緊接著,騎兵團又投入榆林橋戰鬥,他們以迅猛的動作,對敵人進行迂迴包圍,配合主力殲敵1800餘人。在這次戰役中,康健民率領騎兵戰士,時而正面衝殺,時而迂迴出擊,充分發揮了騎兵的優勢,使敵人聞風喪膽。

抗日戰爭爆發後,康健民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先後任八路軍留守兵團騎兵團長,陝甘寧邊區保全司令部騎兵團長兼政委、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騎兵旅長。他指揮這支部隊,長期戰鬥在陝甘寧邊區北線,並深入內蒙古地區,發動蒙、漢各族人民,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45年春率部進入綏東、綏中地區,兼任綏中軍分區司令員,先後參加察素齊、集寧、黑腦包、包頭等多次戰鬥,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粉碎了日本侵略軍對綏中地區的進攻,殲滅了吳士兒、鄂友三等偽軍一部,鞏固了抗日根據地。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康健民按照上級指示,率騎兵旅急奔晉北,參加了大同集寧戰役,與進犯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作戰,大顯神威。1949年2月,騎兵旅改稱第一野戰軍騎兵第一師,他任師長。同年9月,國民黨綏遠部隊起義,他奉命參加對起義部隊的改編工作,並擔任由起義部隊改編的第三十六軍政治委員。

1951年,他與代軍長王建業一起,率三十六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入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系學習。畢業後任六十三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軍長職務,併兼任石家莊衛戍區司令員。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62年調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68年以後,兼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委會主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甘肅省志———軍事志》主編郝成銘在總結康健民將軍的一生時說,他是紅軍、八路軍、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指揮員,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作戰驍勇,指揮果斷,敢打硬仗,是人民軍隊中最早的高級騎兵指揮員之一,為騎兵的組織建設和戰術指揮,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評價

康健民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指揮員。幾十年來,他忠於黨,忠於人民,熱愛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主席,堅決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領導下,康健民同志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軍事路線,不怕犧牲,英勇作戰,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他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為黨為人民的事業積極工作,作出了貢獻。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堅持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政策。他熱愛英明領袖和統帥華主席,堅決擁護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認真執行黨的指示。
康健民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堅持黨的原則,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聯繫民眾,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直到逝世前夕還忘我地工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康健民同志,因患心臟病突然惡化,經多方搶救無效,於一九七七年一月十八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銀川逝世,終年六十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