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死日

度死日

度死日,江南民間的俗話,是指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比如擰一個螺絲,“度死日”的人根本懶得去擰,套上就拍拍手走人。“度死日”的人今天就要死了,今天便是他的死日,他是在度過一生中的最後一天。既然已經是在“度死日”了,馬上就要見閻王了,他還考慮那么多乾什麼?什麼質量,什麼隱患,什麼百年大計、子孫後代,統統去他的。

介紹

度死日度死日

“度死日”,是江南民間的俗話,是指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比如擰一個螺絲,“度死日”的人根本懶得去擰,套上就拍拍手走人。為什麼這種態度叫“度死日”?是說他今天就要死了,今天便是他的死日,他是在度過一生中的最後一天。既然已經是在“度死日”了,馬上就要見閻王了,他還考慮那么多乾什麼?什麼質量,什麼隱患,什麼百年大計、子孫後代,統統去他的。說他們“度死日”,當然有罵人之嫌,不過既然能在大範圍里出現這么一個俗語而且能為世世代代的人所襲用,也說明人們對這種態度之深惡痛絕。
“度死日”是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價值體系和行為習慣。一兩個人的偶然之舉不是文化,必須要眾多的人都這么乾,成為一種風氣,方才能稱為文化。但不幸,在中國“度死日”的行為絕對不是一兩個人的偶然之舉,而是隨處可見的,無論是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媒體報導中,都比比皆是。

現狀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街道兩旁加固電線桿的鋼纜斜斜地橫在人行道上,並不用紅白相間的套管套起來,而是全裸,任憑尖銳的鋼絲頭日日夜夜年年月月張牙舞爪地迎接著如潮的人流。這是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度死日”的鐵證。曾經一根鋼纜上撞傷過兩個人,一個老人,因為走路速度慢,受傷比較輕,一個小孩是在奔跑中撞傷的,受傷較重。行人沒辦法,就用花花綠綠的塑膠袋綁在那鋼纜上,像掛萬國旗一樣,以提醒行人。日子長了,塑膠袋風化得一絲絲的,沾滿了灰塵,在風中飄蕩著。但是,年復一年,沒有人管。

給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的電話。他們還真負責,沒幾天,就有工人前來,安裝了新的電線桿,把那根鋼纜拿掉了。又過了幾天,那根樹在路邊綠地里的舊桿子也被取走了。可仔細一看,水泥桿子並不是挖走的,而只是砸斷了,把地上部分取走,地下部分以及地上三寸就那么保留著,斷裂處的鋼筋裸露著,咧著大嘴。林工人每次走到那裡都得十分小心,否則會被它絆倒,或者被生鏽的鋼筋劃傷。“度死日”已經成為習慣,連改錯都是這么個態度,只能徒嘆奈何。

瞎糊弄、瞎對付、瞎湊合、馬馬虎虎、湊湊合合的事情何處沒有?今年全國各地雨水較多,暴露出城市建設中大量“度死日”行為,網上已有熱烈的討論。從北京電視台上看到,有一棟居民樓,地基下面被雨水泡出了一個大坑,有關專家說是蓋房子前“回填不實”所致。為什麼不夯實了地基再蓋房子?相關人員在“度死日”,哪裡管得了房子蓋起來結實不結實?近來,全國塌掉的大橋已有好幾座,車輛超載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橋樑本身的質量問題是不容掩蓋的,比如有一座橋的關鍵部分居然抹了點黃油以掩人耳目。這不是“度死日”是什麼呢?

反思

曾經有一句老一輩都耳熟能詳的話:“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現在看來,此話遺漏了一個重要條件,那就是畫畫的是什麼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看一張畫是畫得好還是不好,主要不取決於紙張,而取決於人。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是犯了大罪的,被打得稀巴爛也是罪有應得。但是,他們都很快地重新站了起來。究其原因,沒有“度死日”文化應該是重要的一條。眾所周知,這兩個民族做事都極其認真,有時候認真到了認死理的程度。反觀我們,無時、無處不存在著“度死日”文化,其所造成的物質浪費和人員傷亡無法估量,已經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文化障礙。清算和清除這種劣質文化也是解放生產力,不可小看,更不可忽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