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夸克

底夸克

底夸克,又稱美夸克,用符號b表示,為第三代夸克。底夸克質量達4,200 MeV/c2,是質子的4倍多。

底夸克?

三代夸克結構模型圖(質量愈高,粒子愈小)三代夸克結構模型圖(質量愈高,粒子愈小)
底夸克,又稱美夸克,用符號b表示,為第三代夸克。底夸克質量達4,200 MeV/c2,是質子的4倍多。1973年,日本物理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為解釋CP破壞而在理論上引入了底夸克。1977年,費米實驗室發現底夸克的存在。
底夸克的電荷為-e/3,它被賦予新的量子數底數B=1,反底夸克的底數B=-1。u、d、s、c夸克的底數都為零。反底夸克可與夸克u、d、s和c組成輕-重夸克束縛態,這些基態現已被實驗所發現。
1964年,在K介子(s夸克組成的系統)的衰變中發現了CP破壞現象,並用電弱統一理論進行了解釋。但與b夸克有關的CP破壞效應並沒有得到實驗測定,是否存在新的CP破壞機制,尚不得而知。世界上專為此目的建立了兩個B介子工廠(日本的KEK核美國的SLAC)用以研究CP破壞效應,並已觀察到了B介子衰變的CP破壞現象。
介子,夸克-內部結構模型表介子,夸克-內部結構模型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