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情商

幼兒情商

有的學者提出,智商決定人生成就的20%,情商決定人生成就的80%。 情商是伴隨著人的身心發展和交往活動的發展變化而發展的。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四歲時期,是情商發展的關鍵期,幼兒腦量會長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的發展。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

概述

有的學者提出,智商決定人生成就的20%,情商決定人生成就的80%。 情商是伴隨著人的身心發展和交往活動的發展變化而發展的。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四歲時期,是情商發展的關鍵期,幼兒腦量會長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的發展。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

低情商幼兒的表現

l、性情孤僻、不合群、不願與人相處;

2、嬌生慣養,霸道,事事不讓人;

3、粗野成性,隨便打人,罵人,說髒話,不懂得團結友愛;

4、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活動中亂跑亂鬧,自控能力極差;

5、情感淡漠,責任心差;

6、見別的小朋友跌倒就哈哈大笑,沒有同情心,不懂幫助別人;

7、繪畫時反覆塗畫,又反覆用橡皮擦,缺乏自信;

8、看到別的小朋友做了錯事,不是勸告、幫助,而是去告狀;

9、看到老師批評別人,表現出幸災樂禍和解恨的情緒……

低情商幼兒的分析

許多家長及幼稚園的教師對孩子因情商太低而出現的問題或視而不見,或束手無策,或簡單地以批評、懲罰和管束來解決,不懂得以科學的眼光來識別,以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和誘導。他們往往偏重對幼兒智商培養,忽視對幼兒情商的培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重視幼兒的情感表達和控制能力的培養

情緒愉快、無憂無慮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地進行探索和求知,從而使學習收到較好的效果,智力獲得較好的發展。反之,在煩躁、抑鬱、恐懼等情緒狀態下學習,人的注意力集中不起來,智力活動就容易受到抑制。由此可見,正確培養幼兒的情感表達和控制能力,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情緒,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2、忽視培養幼兒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能力。

3-6 歲的幼兒還不具備一定的交往能力,不能主動地解決矛盾,適應新的環境,對成年人,特別是自己的父母依賴性較強。但是他們已經開始產生了一定的交往需求和交往欲望。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家長在幼兒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往往是家長出面解決;在幼兒議論同伴是非時,大多數家長加以阻止,只有少數的家長利用這一機會,積極引導。

3、忽視幼兒獨立性和適應能力的培養

許多老師和家長認為幼兒還小,如遇到了獨立性、適應性的問題可讓他去解決,沒遇到也不必刻意去培養。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幼兒也是社會中的一員,在社會中應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不要過度地保護幼兒,應幫助幼兒建立一定的信心、獨立性,便於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社會中出色地擔當好自己的角色。

4、忽視對幼兒愛心的培養

瑪嘉莉教育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l7%的家長經常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讓他們懂得尊敬他人,愛身邊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幼兒的愛心,對他們進行愛的行為培養獨立,讓他們懂得愛是一切的源泉。既要從培養“愛”的情感入手,又要引導其表之於行為和態度上,逐步學會待人要親切、願意分享、通情和寬容別人、能夠關心和幫助別人等。

如何培養幼兒情商

提高教育者情商

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是培養孩子情商的第一所學校。無數研究顯示,父母對子女的情感生活有著長遠而深刻地影響。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的重要關係,它能使嬰幼兒身心和情緒得到健康地成長和發展。研究顯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對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家長必須力爭做到:

(1)加強自身的情感訓練,提高自身的素質,具備基本的情商。

(2)對孩子細心一些,發現孩子情緒不佳時,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引起孩子情緒不佳的前因後果,進而協助孩子以適當的方法撫平情緒。

(3)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同情心,促進其情商的發展。

其次,幼教工作者要樹立情商培養的意識,掌握情商培養的基本技能。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高情商方面應做到:

(1)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每天都應帶著高昂情緒走入幼稚園,給幼兒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的渲染。

(2)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幼兒,千萬不要偏愛其一個或某部分幼兒。根據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被忽略的幼兒易衝動,看問題偏激等等。

(3)要積極地,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自尊心、好奇心,這不僅是情商教育的內容,也是《幼稚園工作規程》的要求。

情商的培養建議

(1)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積極進行自我誘導的能力,使他們能正確的評價自己,不斷豐富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進行積極樂觀的創造。

(2)通過各種有益的群體活動和社會活動,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受社會的影響是多渠道的。不僅同家庭、學校有密切的聯繫,而且通過各種交往活動,同社會各個領域身身相關。各種書籍、報刊、雜誌、廣播、影視等,都是對他們產生影響的渠道。

(3)培養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興趣是一個人樂於積極地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興趣的進一步發展成為樂於從事某種實際活動傾向時,便成為愛好家長和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求知慾、興趣、愛好要細心地加以愛護,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會培養起孩子們探索知識的情感。

(4)培養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個體為了實現預定的目的或目標,自覺地調控或制約自己認識或行為的一種能力。自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的身心和情感發展水平。

幼兒情商教育訓練

針對幼兒時期社會性發展的特徵,家長和幼兒教師一定要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幼兒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保護。既滿足他們的正當要求,培養他們同情人、關心人的情感傾向,又能對其不正當的要求或行為給予有效的說服和誘導,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和行為。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他們的自立、自強精神和良好的勞動習慣。鼓勵幼兒多參加一些群體活動,在活動和遊戲過程中,教育孩子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關心他人,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如何對寶寶進行情商教育?

NO.1:冷靜下來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他的情緒反應往往來自身體,而不是情感方面。身體健康的孩子,較少有極端情緒反應,更會擅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充滿活力。

讓孩子學會冷靜下來,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可選擇孩子最輕鬆的時候進行,這時的孩子更樂於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

方式:

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畫字、數字或圖形,讓孩子猜。

讓他的肌肉緊繃五秒鐘左右,然後徹底放鬆。

有規律地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從雙腳開始,慢慢地往頭部方向移動。

深吸一口氣。讓孩子吐一口氣,然後保持幾秒鐘,這樣,當他吸氣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大吸一口了。

NO.2:擺脫沮喪情緒

令人不快的經歷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記憶庫里沉積下來,當他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這些記憶碎片就會被激活,產生更激烈的反應。這不僅讓孩子自己難過,還會影響同伴對他的態度。

於是,孩子越來越會在意旁人對自己的態度,變得越來越焦慮和自閉,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在一天結束之前教孩子將當天的痛苦情緒過濾掉,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試著和孩子一起,選擇一兩項下面的活動,想像著把不良情緒排放出去。

方式:

讓他發泄幾分鐘。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試圖去壓抑他的情緒

作吐氣運動,將“壞情緒”呼出來。

想像著自己站在明媚陽光下的一條涼爽新鮮的溪水中,沮喪的情緒被溪水沖洗殆盡。

自己對自己說:“讓它去吧”、“沒事兒”、“我現在感覺好多了”。

NO.3:積澱愉快經歷

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體驗,如果這些愉快的瞬間能夠積澱下來,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精神資源。等到下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更會成為他自我安慰和鼓勵的力量源泉。

家長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在幫助孩子排遣掉不快的情緒時,教孩子學會如何將美好的時刻變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方式:

回顧一天的生活

跟孩子談談那些美好的情景,比如與你共處時的甜美,完成某件事、學到新知識時的喜悅等等。尤其要引導孩子去找找那些與自己平時感受不一樣的場景。

情景再現

首先,由孩子想像困難場景,讓他通過有效的正確方法去面對,引導他想像正確行為所帶來的良好情緒。

然後,在孩子所想像的困難場景之下,讓他用不正確的方法處理,引導他想像因此在他的內心所產生的不良情緒。

最後,讓孩子有意識地在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中做出選擇,並由他將這種方法“情景再現”地表現出來。

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把正面的情感體驗滲入自己的身體,就像水被吸入海綿一樣。如果你的孩子處事過於謹小慎微,就鼓勵他想像自己被意外撞倒的情景,看他如何想辦法保持放鬆和冷靜,從而不再擔心自己是否摔疼了。如果你的孩子爭強好勝,就鼓勵他想像在一場棋類遊戲中輸了,看他如何擺脫這種讓自己沮喪的情緒。

很多家長只注重對寶寶的智商教育而忽視了對寶寶的情商教育,其實寶寶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味注重智商,也許你的寶寶是很聰明,但同時可能會造成寶寶以後的人格或者心理缺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