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神星

幸神星

2011年2月15日訊息,幸神星可能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一顆新行星,質量或是木星4倍,將成為第九大行星和最大行星,軌道距離太陽有約15000天文單位遠。 這顆位於奧爾特雲外側的氣體龐然大物——幸神星(Tyche)是否存在的數據將在年底公布,科學家認為美國宇航局太空望遠鏡“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已經收集到這方面證據。丹尼爾·惠特邁爾和約翰·馬特瑟根據彗星的角度,最先指出幸神星存在,可能主要由氫和氦構成,擁有像木星一樣的大氣,並有斑點、環和雲團,可能存在衛星。當前命名為幸神星 - 掌管城市命運的希臘女神名字。 2014年,NASA經過3年的尋找,不僅從直觀上探索幸神星,而且也尋找了假設幸神星存在而應該造成的天文現象,都沒有發現應該出現的證據,他們得出結論:幸神星可能並不存在,而最終結論還在持續探索中。

基本信息

觀點

美國科學家認為,他們可能已經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一顆新行星,其質量或是木星的4倍。它的軌道距離太陽是地球距離太陽的幾千倍,這也許就是至今人們仍未發現它的原因。

可證實這顆位於奧爾特雲外側的氣體龐然大物幸神星(Tyche)是否存在的數據,不過一些科學家認為,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望遠鏡“廣域紅外探測器”已經收集到這方面的證據,正在等待引起人們的注意。

幸神星 幸神星

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教授丹尼爾·惠特邁爾表示,幸神星可能主要由氫和氦構成,擁有像木星一樣的大氣,並有斑點、環和雲團。“它還有可能存在衛星。所有帶環行星都有衛星。”他認為這顆行星非常大,它形成後的溫度比冥王星等其他行星的溫度更高,因為“這么大的天體變涼需要更長時間”。惠特邁爾和同事馬特瑟最先指出了幸神星的存在。

如果幸神星確實存在,它也將會驅逐奧爾特雲內部距離它較近的彗星,然而至今科學家並未發現這樣的彗星。如果它被證實確實存在,它的身份和名字將很快得到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同意,它將成為第九大行星和最大的行星。

質量

Celestia模擬 Celestia模擬

這顆假設行星的質量可以達到木星的四倍,其相對最高溫度可達200開爾文(-73°C),熱量主要來自行星形成過程中的餘熱和開爾文-亥姆霍茲熱。由於質量不足,這顆行星無法在其內部產生核聚變反應(這一過程要求其質量達到約13倍木星質量以上)。一顆質量比木星略高(低於1.6倍木星質量)的冷卻富氫氣態巨行星,其體積會大過木星。而對於質量更高的,簡併壓力會導致行星收縮,增加的質量會被行星核心升高的簡併壓力抵消。

名稱的起源

堤喀(Τύχη,希臘語含義為“機緣”、“幸運”)是古希臘主管幸運與繁榮的守護女神。選擇該名稱,是為了避免和另一較早的相似假設發生混淆:該假設認為,太陽的昏暗伴星涅墨西斯的重力,致使大量的彗星湧入內太陽系中,進而導致了地球生物的大滅絕。在神話中,堤喀是涅墨西斯的“好姐妹”。1

相關數據

2014年NASA根據觀測數據,否定了幸神星的存在。

最新進展

2014年,NASA經過3年的尋找,不僅從直觀上探索幸神星,而且也尋找了假設幸神星存在而應該造成的天文現象,都沒有發現應該出現的證據,他們得出結論:幸神星可能並不存在,而最終結論還在持續探索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