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博物館

“年齡”博物館,坐落在上海外灘一座石庫門建築里,是經歷50多年海上風雨的戴船長正在生動描述,他是如何在印度洋的夜航中“智斗”海盜的。

簡介

這座頗為獨特年齡博物館,收集的是外灘社區老年居民的生活故事,這些“年齡”的故事,留著諸多典型的“老上海”印記。在這裡,每個老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年齡博物館的創建初衷,就在於展現老年人獨特的社會價值。”該館負責人虞衍孝說,這些老人都是有故事的“老上海”,館方希望通過記錄老人們的口述個人生命史,留下珍貴的時代記憶。

除了請老人“講古”之外,館方還會為一些“有故事”的老人舉辦展覽,撰寫人生紀念冊。而所有這些項目都是免費提供的。

博物館文化

被邀請來此“講古”的鄭少民老先生,曾參與撰寫上海黃浦區《地方志》,他不厭其煩地向到場者描述上海外灘一帶的變化沿革:“洋涇浜在縣城北面,從黃浦江向西通到周浜,它是靠縣城北門最近的河流,郊縣居民大多從這裡進城,所以船隻來往很多……。”聽鄭先生講述“洋涇浜”故事,仿佛讓人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昔日上海灘。

虞衍孝介紹說,年齡博物館開辦後吸引了周邊很多老年人,他們都“很愛來博物館坐坐,聊天交友”,有些人每天早上8點多就來了,除了吃飯和午休時間,其餘時間都愛呆在這裡。館方還為老人安排了諸如心理疏導、老年交友等活動。特別是這裡的僑之家聯誼會,依託親情鄉誼,增強了社區內歸僑、僑眷之間的聯繫交流。

華燈初上時分,外灘絢麗的霓虹燈彩映射到博物館簡單樸實的室內,老人們的歡聲笑語,及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瑣碎而又五光十色。見證了繁華與滄桑的上海老人,不經意間將其記憶留存在了年齡博物館。

意義

“年齡博物館是體現老年人社會價值的地方。老年人無形的精神財富對每個社會成員,尤其是年輕一代具有學習、借鑑與傳承的意義。”虞衍孝說,不少年輕人參觀年齡博物館後,不僅對老年人更為尊重,還成為該館的志願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