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巾幘

平巾幘是和介幘、平上幘一個系統的首服。

簡介

平巾幘是和介幘平上幘一個系統的首服。幘本是古時一般人裹在額頭上的布。王莽時做成有硬挺的頂部,可以覆罩整個頭部,接著出現了頂部呈介字形屋頂的幘,是為介幘。此外,東漢時用一種平頂的幘作戴冠時的襯墊物,稱為平巾幘。西晉末年,出現了一種前面呈半圓形平頂,後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時不能覆蓋整個頭頂,只能罩住髮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幘(也稱小冠)。

出處

《宋書·五行志》講到晉末輿台所戴的平巾幘很小,而衣裳博大,成為風流時尚。《隋書·煬帝紀》說大業二年規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幘、穿袴褶《隋書·禮儀志》說平巾幘就是把武弁施以笄導。河南安陽隋張盛墓出土瓷俑,手按儀刀,著〓襠甲,頭戴平巾幘,是寶貴的形象資料,可知這時武弁和平巾幘是同一種冠式。唐代的平巾幘,幘身加大,幘後部的耳升高向外擴大,從正面角度看外廓像一個元寶的剖面,它與大袖襦、大口褲、蹲襠鎧配套,腳踏高頭履,儀態威嚴。陝西禮泉唐李貞墓、陝西鹹陽唐豆盧建墓出土陶俑,均有這種冠式和服飾打扮。其後更進一步增加紋樣,同時幘身中間的方形屋消失,變為弧狀,如西安唐蘇思勖墓門線雕武士所戴,形式漸與進德冠相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