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鐵幢

常德鐵幢

湖南省常德市,原在德山乾明寺大殿前,1979年遷移至常德濱湖公園內。鐵幢置於高1.42米的石幢座上,為宋初遺物,鐵幢高4.33米,底部直徑0.9米,重1520.8公斤。圓柱形,上大下小,用白口生鐵鑄成。鐵幢基座部分鑄有佛像、金剛力士及龍虎、蓮瓣等紋飾,質樸有力。幢身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捐獻造幢人名、官職。我國現存的經幢大多為石制,此種鐵鑄經幢實屬少見。

常德鐵幢

正文

宋代佛教經幢。在湖南省常德市濱湖公園內。原位於距城區約 8公里處的沅水東岸德山山麓乾明寺故址左側,1979年 1月遷此。鐵制經幢留存極少,此幢從造型、紋飾及銘文中的官職等推斷,應建於北宋初期,系用白口生鐵鑄成,仿木結構,冶鑄精良。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幢建在高1.42米的石台上。台呈束腰形,以九層石塊砌成,邊緣雕有雲蓮紋。
鐵經幢作圓柱形,上小下大,高4.335米,重1520.8千克。其底部直徑 0.9米。最下為二層圓形基座,外周分別鑄有浮雕半身力士像 8尊和釋迦牟尼坐像10尊,並飾有金剛杵狀花紋和虎龍紋飾。基座之上為仰覆蓮瓣以承托幢身。第一層幢身被鑄出的豎立直線劃分為八等分,每一等分內鑄有陰文募修人姓名及所舍錢財數字。上置寶蓋承受第二層幢身,寶蓋飾凸出的連珠紋。第二層幢身形狀與第一層相同,亦鑄募修人名及舍錢數等,其上以仰蓮承第三層幢身。第三層有 3個長方形孔,將幢身分成三部分,面積較大的一部分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餘兩部分鑄捐獻造幢人姓名及官職。其上作八角攢尖屋頂式,檐角各有一穿孔,可作系鈴之用。再上以雙重仰蓮承第4層幢身。第4層中鑄一門,門上有凸起的門釘,門頂作圓拱形。右門上端有“郎願……”,左門有“皇帝萬歲”等字,門的周圍鑄字已鏽蝕不清。其上仍作八角攢尖屋頂形式,最上以仰蓮承剎桿和三重相輪,相輪上飾直列的水波紋。頂端原置有寶瓶,已佚。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