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回憶》

《帝國的回憶》

《帝國的回憶》是《紐約時報》版的“晚清史”,是該報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有關中國的各種報導、通訊、評論的合集,內容之豐富,涉及面之廣,系列報導之深入,著實讓人吃驚。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系《紐約時報》對華報導選編,起迄年代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這一時代的中國,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了蛻變,人民承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面、連續地觀察和記錄了這段歷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革命及華僑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實珍貴的史料,又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書中所配的百餘幅圖片和照片,主要選自與文章同時代的西方國家報刊。這些出自西方國家記者之手的景像和現場實錄,更增加了本書的歷史感和收藏價值。

特色及評論

從這裡我們看到了歷史的另一面。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革命及華僑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實珍貴的史料,又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近代史。

當我們看到別人眼裡的自己時,除了好玩,更多的感覺驚訝,居然有那么多自己未曾察覺到的東西。——《三聯生活周刊》

本書也算是歷史,誰在史料上作功夫誰就是準史家。 ——《中國時報》(台北)

該書的編輯意義在於給我們送來了一面來自美國的鏡子。——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周振鶴

讀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再讀《帝國的回憶》,實在有趣。 ——作家 池莉

作者簡介

鄭曦原,1963年生於四川內江市。198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後又就學於紐約語言學院和外交學院。大學畢業後曾志願去隴南山區鍛鍊三年,擔任過鄉鎮企業廠長、副鎮長。1987年後在甘肅省文化廳國家物價局工作。1992年調入外交部,後曾在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工作三年,現供職於外交部政策研究司。著有《中國遠古文化》(199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