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福

“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

概述

帖福帖福

春節前,各種樣式的“福”字貼紙應有盡有。每年春節都要精心挑選幾張,在房門或家裡貼上,並把鄰居家門上也貼上“福”字,為的是祈求來年平安吉祥、幸福如意。
中國從古時候就有貼“福”字的習俗了,翻看《民俗起源傳說》得知,古代貼“福”字與現在的寓意有所不同,古代貼“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趕窮神。相傳姜太公被封為神時,他的老婆也來討封,姜太公說:“你嫁到我家,我窮了一輩子,看來你是個窮命,就封你為窮神吧!”姜太公的老婆不知窮神是好是壞,有個“神”字就心滿意足了,便高興地問姜太公:“封我為窮神,讓我住何處?”姜太公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之外,你都可以住。”從此,老百姓過春節都貼“福”字,用以驅趕窮神。二是為避難。
明朝年間,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在年前微服私訪,當來到一個鎮上時,發現有許多人正圍在一幅赤腳女人抱著個大西瓜的漫畫前嬉笑打鬧,朱元璋見此很生氣,認為這是在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於是怒氣沖沖地回到宮裡,立即吩咐軍士嚴查並在沒有參加圍觀嬉笑的人家門口貼上“福”字,然後捉拿沒有貼上“福”字的人家問罪。殊料訊息被走漏,於是家家戶戶都在門上貼出“福”字,以示自己“安分守己”沒有參加圍觀嬉笑,致使朱元璋的軍士無從查找、無從下手,於是各家各戶平安躲過罪罰。從此之後,貼“福”字逐漸演變成了過年習俗。

典故

帖福帖福

春節,在許多家庭院落的門窗上,往往會看到一些倒貼著的大紅“”字,這可算得上是我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了。據《夢粱錄》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鬥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據說,“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 。
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
福晉聽罷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高興, 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
事後,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並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解釋

帖福帖福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意義

帖福帖福

又是一年春來到。春節是團聚的時刻,是歡樂的時刻,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刻。在這傳統的新春佳節,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刻都更深切地感受到團結的重要,真情的可貴,都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國母親的日益強大和欣欣向榮。我們深深祝願國泰民安,新年大吉,福滿神州。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既經歷了非典疫情侵襲的恐慌,也經歷了千年飛天夢終得實現的狂喜;也正因此,在這個春節,我們對新春“福”的定義和企盼也有了更新和更豐富的內涵。
健康是福。擁有健康是擁有其他一切的前提,這句話我們並不陌生,但在現實的各種誘惑面前,不少人往往並不能夠很好地護衛自己的健康。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我們感受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在陽光下自由暢快地呼吸是多么幸福的事,非典雖然曾經給我們群體的健康蒙上陰影,但同時也讓我們警醒:珍惜健康,遠離不良生活方式。春節來了,讓我們再一次繃緊這根弦:遠離不健康的食品,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擁有健康是個人之福、家庭之福,也是民族之福。
團結是福。團結這個詞在過去的一年裡讓我們尤為感動。“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是我們戰勝非典的法寶,團結一心,攻關奉獻也是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績的保證。在過去的一年裡,團結護衛了我們內心的寧靜,團結也激盪了我們內心的激情。我們一次次深切地感受到團結力量的強大,我們幹事業離不開團結,我們求發展離不開團結。在新春佳節到來的時候,讓我們倍加珍惜心與心的牽手,倍加珍惜團結穩定的大好形勢。
激情是福。有的人覺得現在的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也許是由於心中少了一些過節的激情,或者說,少了一種文化感情。我們並不缺乏激情,少的是發現調動我們激情因素的眼睛。激情的迸發源於自豪感的升騰,自豪感又源於了解。春節是文化傳統,只要對文化傳統有認同有體悟有激情,悉心品味春節的內涵,我們就能用飽滿的熱情過節,用祥和的氛圍過節,用文明的行為過節,讓年更有年味,讓文化傳統在過春節中良性傳承。一個人不能沒有激情,生活不能沒有激情。一年之計在於春,讓我們過一個有激情的春節,讓春節的激情貫穿全年。
愛民是福。過春節我們最不能忘記的是困難民眾。抗擊非典時,有一首歌唱到,“我們是十指連著心的姐妹弟兄”,我們永遠不能忽略那些還在困難中的兄弟姐妹。春節是歡樂祥和的時刻,領導幹部一定要把訪貧問苦的工作做得紮實有效。同時,防腐這根弦也要時刻繃緊。兩者相輔相成。真正愛民,才能胸懷坦蕩,不沾老百姓的辛苦錢;真正愛民,才能永遠把人民當親人,他們的貧困使你揪心,他們的幸福讓你快樂。愛民,是百姓之福,是國家之福。
春天的鐘聲就要敲響。撿拾不該忘記的,放眼我們希冀的,讓我們在祈福中步入一個新的春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