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王朝

帖木兒王朝,1370年~150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於1370年開創的一個堪與蒙古帝國、蘇聯、美國相媲美的超級大國,首都為撒馬爾罕,後遷都赫拉特(Herat,又譯哈烈、黑拉特)。

帖木兒王朝

正文

帖木兒及其後繼者在中亞地區所建立的王朝。帖木兒在世時曾將領土分給子孫,並指定其長子只罕傑兒之子皮兒·馬黑麻為嗣君。帖木兒去世後,其後裔立即開始爭奪王位的鬥爭。皮兒·馬黑麻因遠在阿富汗,撒馬爾罕遂為帖木兒的另一孫子哈里勒所奪據。皮兒·馬黑麻率軍前去爭位,被哈里勒打敗,退回阿富汗,後又被部下所殺。帖木兒第四子沙哈魯以為皮兒·馬黑麻報仇為名,進軍河中,奪取帖木兒的王位。因此,原帖木兒王朝的所有領土,除西波斯以外,都由沙哈魯統一起來。西波斯的帖木兒後裔不久為黑羊王朝所滅,而沙哈魯所建立的王朝則享國較久。沙哈魯命其長子兀魯伯駐撒馬爾罕鎮守河中,自己則仍以赫拉特為首府,《明史》稱之為哈烈國。沙哈魯對外放棄其父帖木兒遠征中國的戰爭,改變為同中國的明朝發展友好關係的政策,同時致力於採取措施以恢復國家的繁榮,使自己的首都赫拉特變成當時波斯文化的中心。在沙哈魯當政時,伊朗、中亞同中國朝之間,貢使往來連年不斷,官私貿易十分活躍。如1413年,明朝曾遣中官李達、吏部員外郎陳誠等出使哈烈。陳誠返回後,撰寫《奉使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志》,記載沿途見聞。1419年,沙哈魯派遣以沙狄·火者為首的使團來中國。該使團的成員火者·蓋耶素丁曾逐日記述沿途經歷以及明朝的政治、經濟、人物、風俗等情況,是為《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此書也是研究當時中亞史的重要史料。兀魯伯曾幾次進攻蒙兀斯坦(今新疆地區),占據喀什噶爾20餘年。他又是一個學者、天文家。撒馬爾罕成為當時學術文化中心之一。沙哈魯死後,帖木兒朝大亂。在爭位戰爭中,兀魯伯被自己的兒子阿卜杜·拉迪卜所殺,而後者又被兀魯伯的親信殺死。河中的政權最後落到米蘭沙之孫卜撒因的手中。而呼羅珊地區則被帖木兒次子烏馬爾·沙黑·米爾扎的後裔速檀·胡先·拜卡爾所占據。沙哈魯的帖木兒朝遂分裂為二。速檀·胡先·拜卡爾仍以赫拉特為首府。蘇非派首領和卓·阿赫拉爾控制河中地區。速檀·胡先·拜卡爾在其同窗、埃米爾、大詩人H.M.A.納沃伊的襄助下,治理國家,一時學者、文人云集,文化藝術得到高度發展。與之相比,河中地區文化科學相對地衰落。1469年,卜撒因在伊朗西部同牡羊王朝作戰中,兵敗被殺。以後,諸王子混戰,陷於四分五裂,國勢衰落。
這時,中亞東部和北部的蒙兀兒人、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柯爾克孜人和衛拉特人則強大起來,並積極地干預河中的事務。而互相爭戰的諸帖木兒後王則往往引他們為外援。1494年,卜撒因第四子、統治費爾乾納的烏馬爾·沙黑及其長兄、占據撒馬爾罕的速檀·阿黑麻先後死去,繼前者統治費爾乾納的巴布爾,繼續同速檀·阿黑麻的後繼者爭奪撒馬爾罕。最後是率烏茲別克人南下的昔班尼汗取得勝利。1501年,滅掉河中帖木兒朝。接著,又將巴布爾逐出費爾乾納。1507年 5月,昔班尼汗滅掉呼羅珊帖木兒王朝。河中地區形成由烏茲別克人建立的中亞諸汗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