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魯伯

兀魯伯

帖木兒之孫,沙哈魯之長子。1409年沙哈魯任命兀魯伯為河中長官。在統治河中期間,侵占喀什噶爾地區,並發兵進攻蒙古。這些都是在當地杜格拉特部異密忽歹達的支持下取得成功的。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兀魯伯(MirzaUluqhBeq,1394~1449)?,帖木兒嫡孫,帖木兒帝國的第三位統治者,和他那嗜血成性、宗教極端的祖父完全不同的是,兀魯伯是個對軍事不感興趣,而沉迷於詩歌、天文學、數學的仁愛之主,最後也被宗教勢力視為異端而被暗殺。
兀魯伯是十五世界偉大人物,是埃米爾·帖木兒可愛的孫子,即沙赫魯克·米爾扎(ShoxruxMirza)之子,他真名叫穆罕默德·塔拉蓋(MuhammadTaragʻay),.家裡人從小叫他烏魯格別克(Ulugʻbek),烏魯格別克的烏茲別克語含義為偉大的貴族,真如這個稱呼,他成了一代聞名世界的偉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烏魯格別克從小就能夠熟練背誦古蘭經,.烏魯格別克的母親是高哈爾夏德別格穆(Gavharshodbegim),不過烏魯格別克很小的時候開始被送到王宮裡接受國王的大老婆Saroymulkxonim的教育.3-4歲的時候就安排shayxOrifOzariy當他的教師。
他年輕時代主要生活在中東和印度度過,埃米爾帖木兒去世之後他的父親沙赫魯克·米爾扎(ShoxruxMirza)把赫拉特設為首都,16歲的米爾扎·烏魯格別克(MirzoUlugʻbek)被當選為撒馬爾罕的領導,1411年則成為Movarounnahr的首領.
從小在宮廷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曉烏茲別克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諳熟該教經典和教義。他博學多識,酷愛詩歌,尤精於天文歷算。1409年被其父任命為河中地和突厥斯坦總督,治理撒馬爾罕30多年。這一時期是撤馬爾罕的黃金時代,經濟繁榮,各國商賈雲集,國庫充盈,學術文化昌盛,宮廷學者薈萃。他於1430年主持投巨資在撒馬爾罕創建兀魯伯天文台,任命艾布·卡西姆為台長,裝置有巨型象限儀等精密的天文儀器,收藏有天文歷算等大量圖書,招聘了一批穆斯林和印度的天文學家在該台進行天文觀測和研究。
在他的支持下,歷時近30年測定了1000多顆恆星和方位,積累了關於恆星和行星運行的大量觀測資料。在此基礎上,於1446年編成《烏魯格別克新天文表》(一譯《新古拉乾曆數書》),是16世紀以前較精確的天文表。

人物評價

史學家稱兀魯伯是“皇位上的學者”。他還大力贊助伊斯蘭文化教育,在撒馬爾罕和各地建立多所伊斯蘭經學院,除開設宗教學科和語言課外,還開設天文、數學、文學和歷史等課程,培養了大批穆斯林學者。撒馬爾罕遂成為當時中亞著名的伊斯蘭學術文化中心。1447年,繼其父沙哈魯為帖木兒帝國素丹。在位僅兩年,赫拉特總督叛亂,烏茲別克人趁機占領撒馬爾罕。後遷都赫拉特,於1449年在宮廷內部爭奪鬥爭中被殺害。死後葬於撒馬爾罕古爾·埃米爾陵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