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西街道

市西街道

貴州省畢節市市西街道辦事處位於畢節市中部,地處東經105度17分,北緯27度17分之間,是1994年畢節撤縣設市撤鎮(畢節鎮)後新建的六個辦事處之一。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市西街道市西街道
轄區內主要以石灰岩、紫沙頁岩、中山岩為地質特徵,土壤結構以地帶性鐵鋁質,矽鉛質黃土和黃泥土為主,中心盆地屬丘陵窪地,東有龍盤山,南有虎距山,西有靈峰山,北有文筆山,倒天河由城北流經市區,橫穿境內。經治理,“北鎮雄關”、“南橋虹霓”、“百花勝奇”、“陽山松濤”已成為畢節一道靚麗的風景。境內最高海拔1817米,最低海拔1472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溫度12.8至13.4攝氏度,無霜期在220至249天,年降雨量900至1100毫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署。

經濟發展

市西辦事處地處畢節市主城區,是畢節市的形象大使,也是黔西北的商品集散地和川、滇、黔、渝等周邊民間貿易的主要市場。川滇、川黔(即321、3

市西街道市西街道
26國道)越境而過,交通四通八達,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齊全,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是從事綜合開發利用最具潛力的辦事處。建辦以來,黨委、行政極為重視辦事處經濟的發展,不斷加大改革開放、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第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結合城郊型經濟的特點,農村人多地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實際,積極引導村居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等多種經營模式,把“穩民增錢奔小康”作為首要任務,走“依託城市、服務城市、農、工、商、貿、建、運”等多業並舉的路子,促進了辦事處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至今,已有辦直工業企業5個、個體企業1625個,其中工業企業128個,施工企業201個,交通運輸業、倉儲業283個,商品流通企業451個,住宿及飲食服務業305個,其它企業307個,從業人員22400人,占勞動力總人數80%,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98569萬元,比1994年增長61%;發展個體工商戶3879戶,從業人員4541人。2005年完成財政收入1300萬元(地方稅),比1994年財政收入增長191%,城市居民人均收入5200元,比1994年人均增長57%,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比1994年增長50%。1995年被畢節地委、行署授予“農村經濟十強鄉鎮”,1996年貴州省政府授予“先進鄉鎮企業”稱號。1998至2005年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經濟強辦”稱號。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文化人口與計畫生育、城

市西街道市西街道
市管理、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截止2006年,辦事處轄區有地直中學2所,市直中學3所,地、市直幼稚園各1所,辦直完全國小5所,私立國小9所,共有國小在校學生10142人,2003-2006學年度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8%,國中學生入學率為98.4%,15周歲以上非文盲率為99.84%。1998年12月被貴州省教委評為“普及義務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3年10月“兩基”攻堅工作經貴州省人民政府評估驗收為合格。15個社區都建立了融文化娛樂中心、文化站於一體的農(居)民技術學校,活動中心定期開展培訓工作,經市科技局考核,已有172人獲得農民技術職稱,其中農技師18人、助師54人、技術員100人,科技示範戶231戶。提高勞動力科技素質,科學適用技術得到廣泛套用,重大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1999年9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貴州省首批省級文化先進街道辦事處”,2000年4月被貴州省體委授予“貴州省城市體育先進社區”2004年3月被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軍區授予“擁軍優屬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