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裹

(1).頭巾。 帝顧宮人,取巾裹賜之。 (2).指以巾裹頭。

jīn guǒ ㄐㄧㄣ ㄍㄨㄛˇ
巾裹 
(1).頭巾。《新唐書·裴諗傳》:“﹝ 唐宣宗 ﹞取御奩果以賜, 諗 舉衣跽受。帝顧宮人,取巾裹賜之。”
(2).指以巾裹頭。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 唐 路侍中 巖 ,風貌之美,為世所聞……善巾裹, 蜀 人見必效之,後乃翦紗巾之腳,以異於眾也。” 宋 范成大 《自晨至午起居飲食皆以牆外人物之聲為節戲書四絕》之四:“起傍東窗手把書,華顛種種不禁梳。朝餐欲到須巾裹,已有重來晚市魚。”
(3).謂舉行冠禮。 宋 王鞏 《聞見近錄》:“前人每子弟及冠,必置盛饌,會鄉黨之德齒,使將冠者行酒,其巾裹如 唐 人之草裹,但系其腳於巾者。酒行,父兄起而告客曰:‘某之子弟僅於成人,敢有請。’將冠者再拜,右席者乃焚香善祝,解其系而伸之。冠者再拜謝而出,自是齒於成人,冠服遂同長者,故謂之巾裹,亦古之冠禮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