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縣古民宅

巴里坤縣古民宅

巴里坤古民宅最早的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已有13代人居住過,最晚的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已有5代人居住過,完整和較完整的有五家,門樓9座,門樓除蘭州灣子有一家外,其餘均在漢城內。 巴里坤古民宅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古絲綢之路新北道鼎盛時期開始修建,嘉慶――民國末年之間陸續形成的巴里坤古民宅群落,與新疆“廟宇冠全疆”的巴里坤是同一時期的文化遺存,在新疆是罕見,是中華漢文化建築藝術在西域的集中體現,也是一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對我縣發展“生態形、文化型、旅遊型”的城市,起著具大的作用。

巴里坤古民宅最早的具有200多年的歷史,已有13代人居住過,最晚的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已有5代人居住過,完整和較完整的有五家,門樓9座,門樓除蘭州灣子有一家外,其餘均在漢城內。 巴里坤古民宅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古絲綢之路新北道鼎盛時期開始修建,嘉慶――民國末年之間陸續形成的巴里坤古民宅群落,與新疆“廟宇冠全疆”的巴里坤是同一時期的文化遺存,在新疆是罕見,是中華漢文化建築藝術在西域的集中體現,也是一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對我縣發展“生態形、文化型、旅遊型”的城市,起著具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