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祖卡60mm火箭筒

巴祖卡60mm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結構簡單,堅固可靠,由於研製倉促,顯得有些粗糙和笨重。

信息

巴祖卡60mm火箭筒巴祖卡60mm火箭筒

產品名稱:產品名稱:巴祖卡60mm火箭筒Bazooka60mmRocketLauncher

研製單位:美國匹卡汀尼兵工廠PicatinnyArsenal,US

現狀:停產

用途:對付坦克和其他有防護的目標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上校斯克納和中尉厄爾一起,花了不到一年時間研製成功一種肩射式火箭筒。1942年春在美國阿伯丁試驗場,斯克納和厄爾用其火箭筒向運動中的坦克靶車連續發射火箭彈,全部命中,引起了負責美國地面部隊武器裝備發展工作的陸軍少將巴尼斯的重視,當即決定投入小批量生產。斯克納和厄爾把M-10式反坦克槍榴彈戰鬥部移置到火箭彈上,解決了原火箭彈威力不足問題,並依照M-10式戰鬥部外徑,把火箭筒口徑擴大到60mm,還安裝了肩托、手柄和電池式發射裝置,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具可用於實戰的60mm反坦克火箭筒。後又經過幾次改進設計,形成了M1、M1A1以及M9等型號。在1942年11月的戰鬥中,美軍使用巴祖卡火箭筒首戰告捷,挫敗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銳氣。於是,包括法西斯德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紛紛仿製或改進這種武器的設計。

結構特點 

巴祖卡火箭筒結構簡單,堅固可靠,由於研製倉促,顯得有些粗糙和笨重。

1.火箭筒

該火箭筒由發射筒、肩托、擋焰罩、護套、擋彈器、握把、背帶、瞄準具以及發射機構和保險裝置等組成。發射筒是個整體式鋼筒,前面焊有環形擋焰罩,上面焊有準星座和表尺座,下面有握把聯接耳,中部有皮革防熱護套。肩托用木材製成,在肩托後面的一段發射筒上,纏有鋼絲,用以加固筒身。發射機構由發射機體、扳機、扳機簧、電路接觸環、斷路保險以及手電筒電池組和導線、檢驗燈等組成。背帶的一端連線於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後部。 

2.瞄準裝置

該火箭筒配用由準星和表尺組成的機械瞄準具。

3.

該火箭筒配用破甲火箭彈,破甲彈由戰鬥部、機械觸發引信、火箭發動機、電點火具、運輸保險、後向摺疊式尾翼等組成。戰鬥部由風帽、彈體、藥型罩、空心裝藥、起爆藥柱等組成。風帽、彈體用薄鋼板製成,裝有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炸藥288g。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用鋼材製成,裝藥結構為5根單孔雙基藥柱,電點火具位於中間,部分主動段裸於筒外。 

歷史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82年開始採用M16A2步槍(當時由FN承包)和M855彈藥來取代老舊的M16A1和M193彈藥,而旗下的ForceRecon在1983年為因應新彈藥的採用,提出CQB武器的需求,此即為取代XM177E1/E2和部分M16A1卡賓槍的XM4計畫(有一說則是為因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需求)。當時海軍陸戰隊的Force-Recon裝備的制式武器為M3A1(非制式武器則是XM177E2),裝甲部隊也採用M3A1,海軍陸戰隊認為應為其陸戰隊武力偵察連(ForceRecon)及裝甲車組成員換裝新式卡賓槍。柯爾特公司的工程師把M16A2的改良成果運用到M653卡賓槍上,將槍管改短至14.5英寸(368.3毫米),採用伸縮槍托和M16A2的鳥籠式防火帽,使用3連發以取代全自動功能,射擊方式主要為半自動和三點發射,護木內採用了單層的鋁製隔熱屏,採用STANAG彈匣供彈。這新型卡賓槍在柯爾特公司產品編號為Model720,後來被稱為XM4。但國會否決了陸戰隊的XM4採購預算,ForceRecon最後只能以H&KMP5N取代M3A1衝鋒鎗做為CQB武器。1988年美國陸軍也改採用了M16A2(由Colt承包),並開始進行先進戰鬥步槍(ACR)的計畫,這時又有提供給非前線戰鬥人員和空降部隊的卡賓槍使用需求提出。美國陸軍部授命柯爾特公司在陸軍部與海軍陸戰隊聯合參與下,重新展開XM4的研發和第二階段的測試。經過進一步測試和改良後,1991年3月槍枝正式定型,並命名為“美國5.56毫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TheUnitedStatesCarbine,Caliber5.56mmNATO,M4)。其最大改良為在槍管距離準星座前25毫米的位置上增加一縮頸,用以掛裝M203榴彈發射器,此外也能改裝成固定槍托;由於M4和M16A2構造十分相似,甚至有高達85%的零件可以互換,因此最初也有人稱其為M16A2卡賓槍,主要用於替代M16A1/A2步槍、M3衝鋒鎗和車輛駕駛員使用的部分9mm手槍,並於1994年正式列裝。

柯爾特公司還有以Model653(俗稱M16A1卡賓槍)為藍本進行改良,換成可使用M855彈藥的14.5英吋槍管,以及採用M16A2型的上槍身和防火帽,研製出另一種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全自動的Model727,整體在1985年定型。除了射擊模式外其他地方則與M4完全一樣,因此有些人稱這型為M4增強型(M4except)或海軍型M4。

性能數據

口徑-------60mm

火箭筒長-------1384~1524mm

火箭筒戰鬥總質量-------6~6.6kg

火箭筒質量-------4.48~5.05kg

配用彈種-------破甲彈,燃燒彈,發煙彈

彈徑-------60mm

彈長-------410~550mm

彈質量-------1.52~1.55kg

炸藥質量-------288g

初速-------81~91m/s

直射距離-------100m

有效射程-------270m

最大射程-------360~640m

破甲厚度-------76mm/60°

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

各國單兵火箭發射器

攜帶型單兵火箭發射器是一種單兵使用、發射火箭彈的輕武器。通稱火箭筒。主要用來反擊敵輕、中型裝甲目標,摧毀敵火力點和殺傷敵有生力量。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火箭發射器及其彈藥開始採用簡易制導技術、火控技術、微推力偏心噴管技術、尾翼延時張開技術和高精度電子定時引信技術等,使火箭發射器和火箭彈的綜合性能發生質的飛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