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糾紛

工傷糾紛

工傷糾紛是由於在勞動關係中擬定為工傷的所引起的糾紛行為。為了充分保護工傷糾紛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工傷職工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工傷糾紛現定了多種解決途徑。

基本信息

概述

工傷糾紛是由於在勞動關係中擬定為工傷的所引起的糾紛行為。為了充分保護工傷糾紛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工傷職工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工傷糾紛現定了多種解決途徑。(1)申請行政複議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2)提起行政訴訟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在經過行政複議後,對行政複議還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3)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協商解決《工傷保險條例》第52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根據《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凋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可見,就有關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仲裁,否則法院不予受理。

圖書信息

書 名: 工傷糾紛

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編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ISBN: 9787511805485

開本: 16開

定價: 12.00元

圖書目錄

一、綜合

工傷保險條例(2003.4.27)(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2004.11.1)(33)

工傷保險經辦業務管理規程(試行)(2004.6.17)(34)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1996.2.13)(52)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衛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工傷保險費率問題的通知(2003.10.29)(5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2005.12.29)(57)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4.6.21)(58)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關於做好建築施工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2006.12.5)(60)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工傷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7.9.7)(6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工傷保險醫療服務協定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2.27)(63)

二、工傷認定

工傷認定辦法(2003.9.23)(67)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在工作時間發病不作工傷處理的復函(1994.6.3)(70)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企業招工考核時發生傷亡事故問題的批覆(1995.7.5)(70)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在工作時間發病是否可比照工傷處理的復函(1996.7.11)(71)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1996.12.30)(73)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工傷確認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1997.6.6)(73)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傷害是否認定工傷的復函(2000.1.13)(75)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關於勞動能力鑑定有關問題的通知(2003.9.26)(76)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對《工傷保險條例》有關條款釋義的函(2006.9.4)(7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僱工契約“工傷概不負責”是否有效的批覆(1988.10.14)(7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答覆(2001.6.15)(78)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關於勞動行政部門是否有權作出強制企業支付工傷職工醫療費用的決定的答覆(1998.2.15)(79)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就《焦作愛依斯萬方公司訴焦作市勞動局工傷認定案件的請示》的電話答覆(2005.1.12)(79)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離退休人員與現工作單位之間是否構成勞動關係以及工作時間內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問題的答覆(2007.7.5)(80)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職工外出學習休息期間受到他人傷害應否認定為工傷問題的答覆(2007.9.7)(81)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車輛掛靠其他單位經營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司機工作中傷亡能否認定為工傷問題的答覆(2007.12.3)(81)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理解和適用問題請示的答覆(2009.6.10)(82)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程式中是否具有勞動關係確認權請示的答覆(2009.7.20)(82)

三、工傷待遇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範圍規定(2003.9.23)(84)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2003.9.23)(85)

勞動部關於外派勞務人員傷、殘、亡善後處理問題的復函(1992.7.15)(87)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職I-211傷致殘享受護理費條件問題的復函(1994.9.22)(88)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因工傷殘人員享受護理費的條件等問題的復函(1996.6.17)(89)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對一至四級“老工傷”人員在二〇〇四年一月一日後死亡是否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問題的復函(2005.12.12)(90)

四、職業病診斷與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節錄)(2001.10.27)(91)

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2002.3.28)(94)

職業病目錄(2002.4.18)(103)

衛生部關於對《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實施中有關問題的批覆(2002.6.4)(107)

衛生部關於對異地職業病診斷有關問題的批覆(2003.10.17)(109)

附:

工傷問題處理實務操作流程示意圖(110)

申請工傷認定操作示意圖(111)

勞動能力鑑定操作示意圖(111)

工傷待遇確定操作示意圖(112)

工傷賠償計算公式(113)

關於工傷的那些事兒

近期我國《保險工傷條例》的修訂引得廣泛關注,然而,有關工傷的名詞你知道多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