巒城鎮

巒城鎮

巒城鎮位於橫縣西部,原名永淳縣城,1952年撤銷永淳縣,劃歸橫縣。總面積7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247畝。全鎮轄15個村委會和1個街委會,總人口5.17萬。巒城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永淳八景”、“四奇觀”著稱。

基本信息

城鎮概況

巒城鎮巒城鎮
位於縣境西部,鎮人民政府駐地巒城街,距縣城38千米。2003年,轄16個村民(居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50020人。面積75.7平方千米,轄巒城社區居委會;泮塘、高村、那檀、劉奇、方村、下滕、良塘、莫村、安平、彭村、灘頭、明新、楊江、格木、新興15個村委會。

巒城鎮旅遊資源豐富,有“永淳八景”、“四奇觀”著稱。名巒城鎮勝古蹟——承露塔(俗叫高村塔),是明朝萬曆42年(1614年)永淳知縣童時明建的,位於巒城街西南部2公里。

承露塔在巒城鎮附近鬱江岸邊的一個山丘上。明萬曆年間(約公元1573-1620年)由知縣童時明創建,清道光二十二年(842年)再重修。塔身呈八角錐形,塔基底寬24人合抱,牆壁厚度24隅青磚,塔高7層共39米。塔基的夾牆內有螺鏇式石階梯可步行直上。塔頂的葫蘆形塔尖1974年被雷擊,崩塌了一小邊,但整個塔身完好無損,古風猶存。1983年,被縣人民政府列為縣一級保護文物單位。

巒城鎮鐵器、木器加工較為發達,多年前已形成的鐵器、木器市場享譽區內外。巒城鎮位於橫縣西部,原名永淳縣城,1952年撤銷永淳縣,劃歸橫縣。總面積7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247畝。全鎮轄15個村委會和1個街委會,總人口5.17萬。

巒城鎮鄉鎮企業發展較快,全鎮個體私營企業2400多家。其中鐵器、木器加工較為發達,多年前已形成的鐵器、木器市場享譽區內外。

城鎮建設

巒城鎮巒城鎮
巒城古稱永淳,為原永淳縣府所在地,1952年撒縣建鎮,總面積75.57平方公里,轄一個社區、15個村委會、34個自然屯,人口55971人。耕地面積36247畝,是一個多地少、手工業發達的城鎮。鎮黨委下轄28個黨總支部,黨員1033名,其中農村黨總支部16個,黨員679名。2005年鎮財政總收入460.5萬元。

巒城是橫縣西部的大門戶,三面環水,西南公路穿鎮而過,水路上可達百色,下通廣州。陸路四通八達,交織如網,距橫縣縣城50公里、首府南寧60公里、六景工業園區6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巒城山青水秀、地傑人靈、虎踞龍盤、商客雲集。聚居漢壯同胞,多為魯、閩、粵後裔,擅長建築、服裝、小五金、鐵器、木器、陶瓷、編織等傳統加工手工藝,產品遠銷東南亞,譽滿華夏。

巒城建設成效顯著,繼1987年新街開發建設成功,一公里商鋪拔地而起,重顯古縣城繁榮景象,成為陽、六景、平朗等周邊3縣[區]11個鄉鎮商貿集散地。經歷屆黨委、政府加大投入建設,如今的巒城市,集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旅業、商貿、能源、通訊等為一體,成為設施完備、功能齊全,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城鎮,2004年被列為南寧市六個全國重點鎮之一。

巒城是橫縣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鎮,巒城人民發揮了傳統手工業優勢,形成建設業、木器加工業、小五金加工業、陶瓷製造業等優勢產業帶,打造了9個專業村。幾屆黨委政府發揮巒城區位優勢,招商引資。新興的民營企業有製糖。造紙、農機、皮革、建材、食品加工等12家,為巒城的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景點介紹

巒城鎮承露塔
橫縣巒城承露塔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重建於清同治年間。重建迄今有134年,為廣西現存10餘座古塔之一。

巒城鎮系舊永淳縣治所。永淳古稱永定、淳州和巒城。宋開寶六年(公元937年)始置永淳縣。歷九百餘載,至1952年8月永淳縣被撤銷後,縣治所巒城鎮隸屬橫縣。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永淳縣令童時明建塔於城西五里高村地界的鬱江邊。有關資料記載:“明萬曆間建文塔於真武廟右之小岡,顏曰承露。”資料說,當時承露塔只“建五層”,而且建後“不久即開裂”。究竟該五層塔存世多久,筆者手頭尚無史料稽考。

1637年,即承露塔建後23年,旅行家徐霞客掛帆上溯鬱江,八月十九日,經三洲、高村“抵永淳之南門而泊”。他在永淳縣城住了一宿,二十日上午即離開。《徐霞客遊記》著重記載人文景觀,對永淳“踞掛榜山而城”,“江流四面環之”等地形地貌,有比較生動的描述,唯對承露塔隻字不提。何也?承露塔一柱擎天,兀立江岸,徐霞客船過高村、塔影崢嶸,焉能不見?他尋訪當地人文景觀,浮屠勝境,豈有不聞?想必其時承露塔早頹圮無存矣。

清同治甲戌科進士、永淳那寧村楊懷震《重修承露塔碑序》說:“閱二百餘年”,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邑人“舍其舊而謀其新”重建承露塔,豈料“垂成而毀”。後因“世變橫生”,建塔之事遂按下不提。所謂“世變”,當指李文彩起義反清鬥爭事件。道光三十年(1850年),永淳上南獅子塘村壯族人李文彩,率眾起義於永淳平朗圩。隨後,他參加由陳開、李文茂領導的大成軍,授“陸路兵馬大元帥”職。鹹豐七年(1857年)李文彩攻占永淳縣城,又率師3萬,拔橫州、克靈山、陷南寧。鹹豐十年,李文彩加入太平天國石達開部,封“親天燕”,馳騁桂、粵、黔、湘、川、滇6省。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文彩兵敗黔東後銷聲匿跡,“不知所終”。

李文彩遁跡後,永淳縣令蔣愈亮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與“邑人士而謀重建”承露塔。因“相地形之利”而將塔址後移至龜山。傳說龜山系風水寶地,有“金龜動,亂鬨鬨”之說。建塔於龜山,寓意“鎮龜保全寧”。遂於是年冬十二月動工,翌年秋九月落成。此次重建,用去青磚34.9萬塊,石灰11.3萬公斤,耗資“通計金錢五千貫有奇”。

承露塔高39米,七層八角,底寬須24人合抱,牆厚24隅青磚。塔門南對鬱江,鑲嵌有童時明所題,於道光二十六年重鐫的花崗岩對聯:“天外瑤台承壓露,雲間瓊樹起金鰲”和橫批“天南福地”等字,筆力遒勁。值夕陽西照,雲飛霞動,水中塔影恰似懸筆書寫江天。前人將此景致命名曰“城西夕照”,列永淳八景之首。

承露塔除底層外,每層有圓窗拱門各兩個。窗供人眺望塔外景色,門作登塔出入口。從底層進夾牆,拾級繞行半圈上至第二層,進塔走樓面到對門,再進夾牆,仍繞行半圈……憑藉樓板作過道,便能更上一層樓。

承露塔以其“影作玉龍盤郁水,勢凌銀漢壯巒州”的英姿,與附近的榜山、鹿嶺、雷峰諸勝“列秀爭雄於江之南北”,引來歷代文人墨客“把酒賦詩,流連永日”,領略“四壁山光環水外,一天星象聚窗中”的美妙;品味“力挽回瀾鰲負穩,俯窺平野鳥飛低”的內涵;享受“吟成不覺歸來晚,清影迢迢送馬蹄”的樂趣。何等舒爽!何其愜意!美哉,承露塔!

相關措施

巒城鎮巒城鎮
巒城鎮召開黨政聯席會議,陸成洪鎮長傳達了現場會會議精神,並對全鎮城鄉清潔工程工作作了具體布置,要求各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嚴格按照“八大目標”要求,深入開展“十大專項整治活動”,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城鄉清潔工程”。該鎮專門召開村委幹部和鎮直單位負責人會議,對全鎮“城鄉清潔工程”工作進行再動員部署。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實施“城鄉清潔工程”的重要意義,製作“八大目標”宣傳牌,並將南寧市整治“五亂”的通告刻錄成錄音帶,通過廣播和宣傳車進行廣泛宣傳。在2008年10月22日、23日召開的全鎮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會議上,還向個體業主宣讀了南寧市的《通告》。二是強化責任,明確職責和整治目標。對責任區、責任單位、責任人,通過製作公示,共同監督,要求各責任單位在堅持做好每周兩大掃的基礎上,加大責任區“五亂”整治工作力度。三是強化管理,對“五亂”行為實行嚴管重罰。從政府、工商、派出所、司法所、建設所、服務中心抽調人員組成綜合執法組,對“五亂”行為進行嚴管重罰。此外,還計畫出資聘請專業隊對街道停車位進行重新劃線,增加規劃人行道停車位。目前規劃方案已形成,等候專業施工隊進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