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山摩崖刻石

崗山摩崖石刻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崗山之陰山峪(俗稱狼溝)中。刻經以中部俗稱“雞嘴石” 的岩石為中心,順“狼溝”兩側,共有刻石24處、400餘字,分散地刻在摩崖石壁或岩石之上。 據刻經內容及分布狀況,崗山刻經可分為4種:一為題名,在雞嘴石北面;二為《佛說無量壽經》,在雞嘴石東、南兩面。

地理位置

崗山摩崖刻石,崗山位於鐵山北,與鐵山一澗之隔。刻石分布在崗山之陰山峪中,刻經順山谷兩側,以中部俗稱“雞嘴石”的岩石為中心,分散地刻在懸崖石壁或岩石之上。

文化價值

刻石28塊,刻字33處,400餘字。字多者一處100餘字,少者僅1~2字,字徑大小不等,大者35×45厘米,小者僅10厘米見方。內容分4種:一,《佛說觀無量壽經》,分布在“雞嘴石” 東、南兩面,字徑15厘米見方,計177字;二,題名,位於東側陡崖、俗稱“雞嘴石”的岩石上,三面刻字,北向刻題名、年號,“北周大象二年七月三日”題名每字15厘米見方,計55字;三,《入楞枷經》,刻在“雞嘴石”南崖壁上,北向, 刻面4.8平方米,分前後二段,前段高2.5米,寬0.79米,4行,計52字,字徑22厘米。 後段高1.57米,寬1.82米,7行,計55字;四,散刻,入楞枷經,大小字參差交錯,東西向分布共28處,散刻在300餘米的山谷中。其中,刻在摩崖壁上的4處,刻在岩石上的24處,共185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