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傑

崔士傑

崔士傑著意發展民族工業,在濟南創辦仁豐紗廠,並任董事長。1955年,該廠轉公私合後,始因年老退休。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返國。參加彭萊、黃縣革命軍。次年2月12日,南京臨時中華民國政府與清廷達成協定,清帝溥儀宣布退位,民主共和政體建立。崔士傑自感學力不足,又返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深造,終獲博士學位。1971年歸國,任山東省交涉公署第二科科長。1919年,以“幫辦”銜參予接收青島及膠濟鐵路主權的中日談判。1923年,出任上海華豐紗廠經理,開始涉足民族工商業。1920年,轉任隴海鐵路徐州辦事處處長。國民革命軍北伐,馮玉祥駐軍徐州,用為日文翻譯。1928年5月3日,日軍進占濟南,外交特派員蔡公時被慘殺。

基本信息

人物

崔士傑(1888~1970)字景三臨淄區齊都鎮西古城村人。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返國。參加蓬萊、黃縣革命軍

事跡

次年2月12日,南京臨時中華民國政府清廷達成協定,清帝溥儀宣布退位,民主共和政體建立。崔士傑自感學力不足,又返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深造,終獲博士學位。1971年歸國,任山東省外交特派公署第二科科長。1919年,以“幫辦”銜參予接收青島及膠濟鐵路主權的中日談判。1923年,出任上海華豐紗廠經理,開始涉足民族工商業。1920年,轉任隴海鐵路徐州辦事處處長。國民革命軍北伐,馮玉祥駐軍徐州,用為日文翻譯。1928年5月3日,日軍進占濟南,外交特派員蔡公時被慘殺。崔士傑與黃郛臨危受命代表國民革命軍與日本交涉,繼由馮玉祥推薦代蔡公時任山東省外交特派員。與日公使重光葵談判一年,終於達成日軍撤離山東的協定。山東省府由泰安遷回濟南,崔出任工商廳長,因收回膠濟鐵路著有勞績,兼任膠濟鐵路管理委員會委員,中日合作膠濟鐵路理事會理事。1930年,山東省府改組,外交特派公署撤銷、工商廳長易人,崔士傑另任魯、豫、陝、甘四省視察員,仍兼膠濟鐵路管理委員會委員和鐵路中學校長職務,直至1937年冬日軍入境。
崔士傑著意發展民族工業,在濟南創辦仁豐紗廠,並任董事長。1955年,該廠轉公私合後,始因年老退休。
著有《中國黃河沿岸之利用》一書,另有《濯滄齋》一、二集,內收錄詩歌五百餘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