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書院

位於台灣基隆。清光緒十九年(1893)舉人江呈輝創建。為台北府基隆廳唯一一所書院。基隆廳通判撥公帑9500兩,作為建房及開辦費用。 於十九年動工,二十一年落成。書院基金大部由江呈輝向當地紳董籌集而來。江亦被任為院長。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書院遂停開課。

1. 崇基書院位於台灣基隆。清光緒十九年(1893)舉人江呈輝創建。為台北府基隆廳唯一一所書院。基隆廳通判撥公帑9500兩,作為建房及開辦費用。於十九年動工,二十一年落成。書院基金大部由江呈輝向當地紳董籌集而來。江亦被任為院長。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書院遂停開課。

2. 崇基書院(Chong Chi College)

崇基書院崇基書院

崇基書院校徽

香港中文大學建校三大書院之一。

【創辦宗旨】

本校依據基督教之傳統,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為主要之授課語言。本教導青年發揚基督精神,研習高深學術,促進研究工作,並培養社會有用人才為宗旨。

【書院歷史】

鑒於五十年代初期香港社會對中文高等教育之需要,崇基學院於一九五一年十月由香港基督教教會代表所創辦,並於一九五五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註冊成立。

本校創辦之初,僅有學生六十三人,借用聖約翰大禮拜堂及聖保羅男女中學上課。其後再租賃堅道147號樓房及下亞厘畢道之聖公會霍約瑟紀念堂為校址。此項發展乃得美國之亞洲區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紐約之嶺南大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倫敦之亞洲基督教大學協會的經濟資助,而告達成。本港各界人士及教會之經濟支援,亦有增無已。

蒙香港政府在新界馬料水撥贈土地一段,面積總計十英畝,並於其地增建火車站(現名為大學站),本校乃於一九五六年遷至環境優美之新界馬料水村作永久校址。本校更購買鄰近土地,以為建築運動場及新增校舍之用。目前本校之土地面積連同官地在內,總計五十五英畝。而馬料水村作村民已徙置於新界的另一新地點。

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崇基遂成為三成員學院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