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屋城之戰

岩屋城之戰

天正十二年(1584),隨著龍造寺在沖田綴之戰中的大敗,島津家更在是年九月收納了一些龍造寺家的配下後,迎來了島津家的極盛期。這樣,在九州能夠對抗島津家的也就只有大友家了。天正十四年(1586),筑前島津堅實盟友秋月種實邀請島津起兵進攻大友家,這正迎合了島津一族長久以來統一九州的野望,於是由島津忠長,伊集院忠棟率領兩萬的軍勢開始進行筑前的攻略。島津軍最先向筑紫廣門的勝尾城下手。因為廣門兵力少,抵抗的意志又不堅定,雖在戰前拒絕了島津的誘降,但僅僅三日勝尾便落城了,隨後筑紫廣門向島津家投降。此役中,島津家的川上左京亮忠堅跟筑紫廣門的弟弟晴門曾經進行單挑,雙方所表現出的武德一時成為佳話。

簡介

岩屋城之戰 岩屋城之戰
天正十二年(1584),隨著龍造寺在沖田綴之戰中的大敗,島津家更在是年九月收納了一些龍造寺家的配下後,迎來了島津家的極盛期。這樣,在九州能夠對抗島津家的也就只有大友家了。  
天正十四年(1586),筑前島津堅實盟友秋月種實邀請島津起兵進攻大友家,這正迎合了島津一族長久以來統一九州的野望,於是由島津忠長,伊集院忠棟率領兩萬的軍勢開始進行筑前的攻略。
大友家在筑前的據點勝尾城由筑紫廣門駐守,“大友雙璧”之一的猛將立花道雪的養子宗茂則駐守立花城,宗茂真正的父親高橋紹運守岩屋城。

概述

島津軍最先向筑紫廣門的勝尾城下手。因為廣門兵力少,抵抗的意志又不堅定,雖在戰前拒絕了島津的誘降,但僅僅三日勝尾便落城了,隨後筑紫廣門向島津家投降。此役中,島津家的川上左京亮忠堅跟筑紫廣門的弟弟晴門曾經進行單挑,雙方所表現出的武德一時成為佳話。
高橋紹運知道勝尾城陷落後,派宗茂向豐臣秀吉討救兵。看透九州形勢的秀吉立即以毛利軍為中心,組織大軍往援。高橋紹運又派遣次男統增去守寶滿城,自己帶七百餘人守岩屋城。
立花宗茂對高橋紹運說:“岩屋城的地理條件很惡劣,兵力集中尚能一戰。”於是把立花城的部隊往寶滿城移動。高橋紹運認識到自己時間不多,於是對城守兵表示自己決心死戰,讓他們自定去留,但沒有一個人離開。紹運把後事託付給宗茂,並拒絕了岩屋城守軍與其他部隊的會合的提議。立花宗茂知道這個訊息後感動得留下淚來,但還是派遣了二十名敢死隊前往岩屋城,這就是戰國時武士間真正的交往吧!
另一方面,島津家在七月十二日集結完南九州六國的兵力,島津忠長和伊集院忠棟率領約五萬人把岩屋城團團圍住,戰國史上最慘烈的一役正式展開。
島津軍因為自己擁有壓倒性的兵力,開始時向岩屋城勸降,紹運抱著決死一戰之氣概加以拒絕。當時,大友家早已沒有昔日的勢力,很多人,甚至是一門眾都已相繼叛離,但高橋紹運對主人的忠心仍然不改。
由於大友軍抱著必死決心,紹運亦將自己的智謀發揮到極處,島津軍的攻城工作一直很不順利,雙方相持了兩周。伊集院忠棟派新納忠元送勸降書給高橋紹運,高橋紹運拒絕說:“我一生豈可侍奉兩個主公?請讓我死吧,以此成全我的武士道。”
島津忠長認為正攻法會對薩軍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時也想把紹運這位天下聞名的武將網羅進島津家,於是再三對大友軍進行勸降,但對方都置之不理。於是島津軍在七月二十七日發動總攻擊,岩屋城守城兵在高橋紹運指揮下奮勇作戰,但是兵力差距實在太大,全軍很快被敵軍衝散,紹運率殘部退入天守閣。 紹運在本丸弔祭死者,替負傷者包紮傷時,忠長率大軍攻入。這時,紹運以玉碎式的突襲戰法再度將島津軍擊潰。
可惜的是,城內生存者只剩四十餘名,紹運身上亦有無數傷囗,大友軍已無力再戰了。高橋紹運以切腹完結了自己的一生,其餘的城守兵也隨他一起切腹向大友家表示最後的忠誠。
島津軍在完全占領岩屋城後,有感於大友軍的忠義,全軍雙掌合什為這些尊敬的敵人求佛往升極樂。 據『筑前國續風土記』里說島津軍死傷四千五百人,大友七百守軍則全部討死。 因為島津家在岩屋城之戰中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主力被牢牢的釘在那裡。應高橋紹運的請求而來的豐臣秀吉援軍第一陣得以及時在九州登入。
由於豐臣秀吉十餘萬大軍的介入,島津家的九州統一戰立時成為泡影。 天正十五年(1587年),秀吉去薩摩降服島津氏之後,途經太宰府觀世音寺高橋紹運的墳墓,銘感於他忠節義死的精神而給予他厚葬於般若寺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