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靈壁石為奇石之首,產於安徽靈壁縣內。

語出:
宋代大作家 蘇軾《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由來
宋徽宗趙佶是盆景的第一大玩家,根據記載,宋徽宗曾得到一塊靈壁石山峰造型,起名“靈壁小峰”。此造型挺拔奇特,高半尺許,長約五、六寸,玲瓏秀潤,胡桃皮、沙坡、水道皆有。尤其小峰一半處有“圓白小月”,瑩然如玉。徽宗愛不釋手,親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徽宗得到的靈壁小峰,實際上就是盆景的一種,即石玩盆景。
靈壁石為奇石之首,產於安徽靈壁縣內。該石白紋如玉,叩之有聲者為磐石。其他品種還有白石、灰石、黃石、五彩石、青霜石、透花石、龍磷石等。靈壁石的主要特徵是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聲奇、質奇。五怪是瘦、透、漏、皺、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