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創建於1959年,占地面積450hm2,是全國土地面積最大的果樹科研機構,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級果樹專業科研機構。以落葉果樹為主要研究對象,下設品種、栽培、植保、貯藏、漿果、園林花卉、情報資料等七個研究室和一個中心實驗室,承擔著國家、省(部)、院級項目40多項。

單位基本情況

職工住宅職工住宅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創建於1959年,占地面積450hm2,是全國土地面積最大的果樹科研機構,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級果樹專業科研機構。以落葉果樹為主要研究對象,下設品種、栽培、植保、貯藏、漿果、園林花卉、情報資料等七個研究室和一個中心實驗室,承擔著國家、省(部)、院級項目40多項。建所50年來,先後審(認)定、鑑定各類科研成果130多項,獲獎成果7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農業部科技進步獎7項、省科技進步獎67項。
現有職工328人,其中科技人員140人,高級研究人員11人,助理研究員71人;有博士7人,碩士25人,2名專家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名專家被“333人才工程”評為首批省級“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

蘋果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研究力量

梨
主要研究方向:蘋果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蘋果抗性矮化砧木的選育、蘋果SH系矮砧密植栽培技術集成與創新、蘋果新品種選育等。
主要研究力量:山西果樹所從事蘋果研究的人員有10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碩士2人。

主要研究平台及儀器設備、設施

中心實驗室購置有顯微操作系統、高效液相色譜、光合儀、凝膠成像系統等價值300萬元的大型精密儀器30台(套)。主要研究設施包括2000平米日光溫室、2000噸氣調保鮮庫、378hm2科研和示範果園。

蘋果研究基礎和主要成果

蘋果新品種選育

蘋果蘋果
先後選育並通過鑑定、審定了‘晉矮紅’、‘紅寶石’、‘羽紅’‘丹霞’、‘緋霞’等12個蘋果新品種,其中‘紅寶石’、‘丹霞’等7個品種分獲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山西省果樹研究所蘋果品種資源圃現收集、保存蘋果品種115份。

蘋果矮化砧木選育

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致力於本土特色蘋果矮化砧木選育研究,三十多年來,經過幾代果樹人的努力,先後選育出S系、SH系、J系蘋果矮化砧木。其中S系、SH系分獲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目前,SH系蘋果矮化砧木已成為我國矮砧密植栽培的首選砧木,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2001年,砧木課題組致力於新型砧木的育種工作,利用晉西北山定子野生資源,採用大群體實生選育方法,20萬株實生苗嫁接品種後,選出當年成花的植株575株,暫定名為Y系。

目前主要研究項目及進展

目前承擔的項目有:“蘋果砧穗組合篩選、果園樹形改造技術及栽培模式研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二級子課題;“抗旱矮化蘋果砧木選育”山西省科技廳(攻關);“蘋果優質樹體結構光能利用與樹形評價”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功能崗位專家參加人員崗位協定書;“主要果樹砧木新品種選育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撐(中國農大)二級子課題;“晚熟蘋果新品種選育”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育種工程;“濃縮果汁加工專用酸蘋果新品種選育”山西省科技廳(攻關);“主要蘋果品種資源腐爛病抗性評價”山西省農科院育種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