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消食茶

山楂消食茶是一款養生茶療,出自《中醫良藥良方》,具有消食化滯的作用。

山楂消食茶簡介

山楂消食茶
【出處】《中醫良藥良方》
【組成】鮮山楂
【功用】消食化滯。
【主治】小兒積滯,即小兒內傷乳食,停滯不化出現食欲不振,或泣吐酸餿,脘腹痞脹,大便溏薄酸臭,或小便如米泔等。
【製法】每日用山楂(炒用或炒炭用均可)10~15克,搗碎,置保暖杯中,沖入適量沸水,蓋悶20分鐘,飲時加少量食糖調味。不拘次數,頻頻代茶飲服。
【宜忌】山楂含有大量的山楂酸、檸檬酸和蘋果酸等成分,食之過多或吃的時間過長,有腐蝕牙齒之弊,用之不宜過量。

山楂消食茶按語

【按語】小兒積滯多因小兒“脾常不足”,如果乳食不節,餵養不當,很容易導致乳食停滯不化,脾胃受損。如不注意治療和護理,久之可變小兒疳證。山楂酸甘微溫,入肝、脾、胃諸經,有消食積,化瘀滯之功。可助牌健胃,尤善消油膩肉食之積滯及小兒乳積。傷食一般炒焦用。《醫學衷中參西錄》謂之“為其味酸而微甘,能補助胃中酸汁,故能消化飲食積聚,以治肉積尤效。”現代實驗研究,山楂含黃酮化合物、多種三萜類化合物、檸檬酸、維生素C、脂肪酶等成分。食之可促進脂肪分解,使肉食易於消化。如脾胃虛弱而夾食積者,此茶中可加用炒蒼朮、神曲各6克,療效更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