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學

《山東文學》由山東省作家協會主辦,創刊於1950年,國內、國際公開發行。創刊60年來,推出了一大批作家和作品,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文學期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基本信息

期刊介紹

《山東文學》採用中文大16開版面,每月1日出版發行。國際標準大16開本
,彩色封面印刷。是2004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

欄目設定

《山東文學》主要欄目有《小小說擂台》、《中短篇小說》、《熱點話題》《散文集粹》、《詩歌新潮》、《文學評論》、《記實現場》、《特稿》等。
2004年3月經山東省新聞出版局批准、下文,國家出版署備案,《山東文學》由月刊改為半月刊;《山東文學》下半月刊除“經典回放”、“小說”、“散文隨筆”、“詩歌”等欄目外,並設定有“文學評論”、“學院派論壇”、“文化自由談”、“語言學方家要述”等欄目,發表廣大中文學術、歷史和哲學研究及教育等領域工作者的優秀論文。

歷史回顧

一九五0年六月,《山東文學》在山東省濟南市創刊發行。是全國創刊最早、歷
史最長的文學期刊之一。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第一任主編由時任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王統照先生擔任,陶鈍、包乾夫、塞風等詩人作家任編輯。許多優秀作家、文藝界領導人先後出任主編、副主編。如劉知俠包乾夫王希堅、魯特、孔林、苖得雨、於良志等。
由於歷史的原因,《山東文學》曾改稱過不同的名稱:《山東文化》、《前哨》、《山東文藝》,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刊,直到一九七四年才重又復刊。

早期活躍人物

早期活躍在《山東文學》的作家評論家有燕遇明、張岐、翟永瑚、郭澄
清、曲延坤任孚先、李心田、肖端祥、邵勇勝、張長森等。改革開放新時期里,《山東文學》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期:曾經連續七屆獲得了八個全國短篇小說和報告文學大獎,其中有王潤滋的《賣蟹》、《內當家》,張煒的《聲音》,魯南的《拜年》,李貫通的《洞天》,王光明賈魯生的《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牟崇光桑恆昌的《愛的暖流》等,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此外,李存葆李延國畢四海劉玉堂、苖長水、趙德發、張海迪、殷允嶺尹世林許晨、有令竣、鍾海城陳占敏、凌可新、周紹義、於艾香、路也、張繼、陶純、劉玉棟、王方晨等一大批山東中青年作家在這塊園地茁壯成長起來,並由此走上了全國文壇。
《山東文學》所發作品每年都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全國性報刊選載,許多作品獲得了全國各類文學獎項。

歷任主編介紹

王統照:字劍三。山東諸城人。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曾任山東省文聯主席、文
化廳廳長等職。本刊第一任主編。
包乾夫:曾用名包如謙,戈振纓。山東蓬萊人。曾任山東省文聯秘書長、黨組副書記、駐會副主席、山東文化局副局長。本刊第二任主編。
王希堅:山東諸城人。曾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作協分會主席等。著名作家。1950-1953、1980-1982兩度出任本刊主編。
劉知俠:河南汲縣人,著名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曾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作協分會主席;曾任本刊主編。
孔林:山東榮城人。曾任 山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山東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一級作家。曾任本刊主編。後創辦《黃河詩報》任主編。1990年離休。
王潤滋:山東文登人。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煙臺市文聯主席。著名作家。短篇小說《賣蟹》在《山東文學》發表後獲得全國優秀短片小說獎。曾任本刊主編。
馬恆祥:山東濰坊市人。1994年4月至今任山東作家協會副主席,1994-2007年任山東作協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人。1971年2月參與了《山東文學》的復刊籌備和日後的編輯工作,任詩歌組織長。1985年4月在刊物主編空缺的情況下,任第一副主編並主持工作。
丁振家:江蘇常州人。195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山東文學》編輯、評論組長、編輯室主任、副編審;山東省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山東省志。文化志》編委;《山東文學》副主編、編審、執行主編。
邱勛:山東昌樂人。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成員、著名作家。1990-1994年任本刊主編。
高夢齡:山東昌邑人。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副主任、山東省作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著有長篇小說《浮雲》等。曾任本刊主編。
王兆山:山東臨沂人。長期從事文學組織工作和編輯工作。著有詩集、報告文學集等多部。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94-1996年任本刊社長兼主編。
王良瑛:山東諸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野色》等。1991年9月-2002年6月曆任《山東文學》小說組組長、副主編、主編。
畢四海:山東周村人,著名作家。曾任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02年6月-2008年11月任本刊社長兼主編。
許晨:山東德州人。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1年轉業到《山東文學》社工作,歷任編輯部副主任、主編助理、副主編,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居者有其屋—中國住房制度改革聞見錄》、《人生大舞台-樣板戲啟示錄》等十幾部長篇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2008年11月—2010年8月,任《山東文學》執行副主編(主持工作)、法人代表。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文學社社長。
李掖平:女,山東淄博人。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影學博士碩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女性文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師範大學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兼任山東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和女性文學研究。2010年8月起,任《山東文學》主編。

刊物成績

《山東文學》在全國如林的文化期刊中,名列前茅。連續多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期刊和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4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所發作品每年都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全國性報刊選載,並獲得各種文學獎項。2005年在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徵文”活動中,山東文學社有六篇作品(兩篇小說,一篇報告文學,兩篇散文,一首詩歌)獲獎。

基本信息

刊名:山東文學
主 管:山東省委宣傳部
主 辦:山東省作家協會
編輯出版:山東文學社
主編:李掖平
社長 許 晨
執行主編:劉新沂
常務副社長:陳全勝
國際標準刊號:ISSN0257-5817
國內統一刊號:CN37-1032/I
郵發代號:24-3
每冊定價:7.0元
郵 編:250002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為國際標準大16開本,彩色封面印刷

肩負使命

肩負著培養當地文學人才、建設文化大省任務的《山東文學》,不僅僅是山東作家的
“文學”,她更是山東人民的“文學”!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山東文學》這棵老樹將再發新枝、再創輝煌,真正成為代表山東文化形象的一張“文化名片”,成為新的“文學魯軍”的堅實陣地。

徵稿要求

1.內容健康,語言流暢,未公開發表;列印、手寫均可,鼓勵採用電子版的方式投稿。
2、稿件註明姓名、地址、郵編、電話、E-mail 。
本人初次撰寫文學方面的文章,況且本篇是初稿還未來得及斟酌,必然有許多文病。此次呈現是想讓您覽閱一下,看看此文能否算得上一篇 ‘雛作’,是否有繼續寫下去的必要,盼斧正。謝謝……。
帶尾巴的副局長
走馬上任
魯中有一個小縣城,它坐落在成“品”字型的三座小山之間,因此而得名“品山縣”。縣城面積不大,有方圓5公里左右,全縣人口還不少,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人口就有三十多萬,當時縣城裡人並不多,大概有三四萬人。由於全縣大部分都是丘陵山區,也沒有像樣的工業,很多鄉鎮不通公路,所以比較貧窮。縣裡經常為公務員和教師那低的可憐的工資發不出去而犯愁。
就在上級領導開始大力號召招商引資,興辦實業的一個春天,有一位在外漂泊了幾十年的老華僑,回到了家鄉。於是,小縣城開始忙活了起來,縣委書記親自抓接待工作,下令所有縣委機關單位、中國小停工停課打掃衛生,由縣長帶領一隊人馬評比驗收。讓全縣最好的飯店到外地去購置山珍海味。老華僑也不推辭,客隨主便,一切聽從安排。三天之後,老華僑有所感動,準備給家鄉捐獻一些錢物,於是縣委領導千恩萬謝,決定給老華僑的親屬一個農轉非的名額。老華僑說:“我家鄉有兩個弟弟,二弟今年62,光棍一人,這次準備把他帶走,三弟已經去世多年,留下孤兒寡母,侄子今年28,叫牛小栓在家務農,就把他農轉非吧”。縣委領導十分高興,準備給牛小栓安排一個讓老華僑滿意的職位。
縣委領導緊急開會研究,有人提議讓他去當教師,這樣下一次老華僑就有可能捐一所學校,可是老華僑說不好,“小栓就讀了幾年書,國中還沒畢業,這會誤人子弟的”。又有人提議讓他到民政局去,縣委書記說“這個建議不錯,以後再募集善款直接由小栓與他大爺聯繫就行了”。縣長說:“要是這樣的話,最好能給他安排一個官職”。書記說“這容易,就讓他當個副局長嗎”。楊秘書趕緊打電話叫來了民政局的局長鬍光明,胡光明聽了後撓著頭皮說“不好辦”。縣長:“這有啥不好辦?”“我們局現在已經有9個副局長了,再多一個就超出縣委規定的了”。原來縣委在去年機構改革時,為了精簡機構出台了:“任何單位副職都不得超過9人”的規定。聽胡光明這么一說,縣委書記,縣長也犯起愁來,剛剛出台的政策不能輕易違規啊,縣委領導班子為這事開會研究了3個多小時,也沒有拿出合適的方案,最後還是人稱賽諸葛的楊秘書智慧過人,提出了兩全其美的方案:“在民政局增設一個副副局長”。
牛小栓就這樣以民政局副副局長的身份上任了,起初他很是害怕,不知這個副副局長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如果讓他面對全體職工講話,他不會講,那該有多尷尬啊,對大爺說“局長我幹不了,我就在家種地”,“沒出息,在大陸最好乾的工作就是做官,你去乾幾天,幹不了再回來”。小栓拗不過大爺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大爺去民政局報導了。
上任第一天胡局長親自帶他去的辦公室,辦公室在三樓,房間有二十幾個平方大,看樣子剛剛打掃過,空蕩蕩的,靠近南牆窗子的地方擺放著一張嶄新的寫字檯和一把沙發椅。胡局長指著說:“這裡就是你以後辦公的地方了,還滿意吧?”小栓連忙說“滿意,滿意。”過幾天給你辦公室陪個職員,打掃衛生,提水等雜活讓他乾就行了,你的主要工作是配合隔壁的王副局長搞好向社會募集善款的工作。”這時王副局長聽見胡局長過來早已站在門口了,急忙上前握著牛小栓的手,大聲嚷道“哎呀,早就盼著你小牛來了,你來了咱們的工作就好乾了”,“這就是王副局長,叫王哲仁,你可得小心,別讓他蜇著你噢。”“哈哈哈,胡局長就是愛開玩笑,你忙去吧,我給牛副副局長談談”“那好吧,你把你們的工作給他介紹一下,小牛你要好好跟王副局長學學,咱們局全靠你們呢。”“喔,喔,喔、、”牛小栓怯生生的站在那裡一句像樣的話也說不出來。
胡局長走了,王局長到隔壁辦公室搬來一把椅子坐在寫字檯的對面,招呼牛小栓也坐下,還讓他的辦事員朱麗麗端來兩杯熱茶。“王局長,我是在家種地的,什麼都不會”牛小栓先開了腔。“沒關係,我也沒多少文化,是咱們局裡出了名的大老粗,有文化的人做咱們這工作也做不來,只要心態好,臉皮厚,睡覺不失眠就合格了”。牛小栓撇撇嘴笑了笑,心想這是做啥啊。“說白了,我們就是要飯的,為咱們局這百十號人要飯,為咱們縣吃財政飯的所有人要飯。”“就咱們倆啊,那咋要?夠那么多人吃嗎?”“別怕,你跟我出去幾趟,學學就會了。再說有了你大爺,咱們的活就輕了一半。”“我大爺?”小栓十分不解的問。“是啊,你大爺在外面視多見廣,讓他替我們要。”小栓一聽臉色立刻由晴轉陰了,心裡害怕,感覺被人騙了,有點上了賊船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念道“這、這、、能行嗎?”王局長看到小栓的情景心裡有點後悔,剛才把話說得太直了,趕忙打圓場“我是說你大爺那裡是我們工作的一條線索,他剛剛給我們捐了,近期不會再麻煩他,再說了我們第一季度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這一個多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接下來王副局長給牛小栓講了他的許多豐功偉績,他如何到北京、上海找慈善家捐錢,如何讓省城裡的民政部門多發放救濟款,如何給外商下跪,為啤酒廠捐來一條生產線等等,王局長講的神采飛揚,茶喝乾了衝上,衝上喝乾了又衝上,儘管王局長的故事很精彩可牛小栓就是打不起精神,一直沉著臉,忽然有人喊道:“王局長,中午飯咋吃啊?”“喔小朱啊,到吃飯時間了嗎?”“快了,十一點半了。”“你到對面“一品香”給我和牛副局長定個座。”牛小栓一聽王局長要請他吃飯,緊張的臉一下就紅了,頭上冒出豆大汗珠子,急忙站起來哆嗦著說“王、王局長,不用、不用、、,俺娘有給我準備的煎餅”,一邊說著一邊把一個舊布包拿到桌面上,他手哆嗦著把布包打開“真的,你看看。”包里露出二十幾個苞米麵做的黃澄澄的煎餅。”“你這不是開玩笑,到了這裡怎么能吃煎餅,趕緊收起來跟我去飯店,今天是兄弟單獨請你吃頓便飯,等咱們科人齊全了再給你接風。”小栓心想在家裡這煎餅能天天吃就不錯了,下飯店多浪費,再說他這人情怎么還啊,心裡既有些怕又覺著彆扭,出門的時候老娘還一再叮囑:“到了那裡,要好好乾,聽領導的話,不要沾別人的拿別人的,要規規矩矩,老老實做人,決不可象那些貪官,整天裡吃喝嫖賭”可王局長說他吃煎餅會讓局長丟面子,只好跟著王局長去了飯店。
王局長是個爽快的人,他說自己是大老粗,看來還真不假,屁股剛坐在座位上就衝著服務員嚷:“炒個辣子雞,一盆羊湯,小盆的,人不多就三個”,他把小朱也叫來了,目的是讓她來倒酒。服務員一邊記著一邊問:“還要啥?”,“再來一盤牛肉,一盤油炸黃花魚,還有兩個青菜,你們看著上就行”。說完對著牛小栓又說:“下午還要工作,就不喝白酒了吧?少來點啤酒”,牛小栓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見小朱站起來用清脆的聲音喊道:“服務員,來一箱青島啤酒”,“王、王局長我不、不會喝酒,”牛小栓紅著臉極力推脫,“不會喝酒那怎么行,喝酒就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我們的業績都是喝出來的”王副局長說很認真,接著又說:“胡局長不是讓你跟我學嗎,咱們就從喝酒開始。”說話間服務員拿來三個啤酒杯,炒辣子雞和羊湯也上來了,“小朱把酒倒上,今天我們先喝個見面酒,桃園三結義,先喝三杯”。喝完了桃園三結義,又喝六六大順,以圖工作順利。緊接著再喝十全十美,眼看一箱酒不剩幾瓶了,小朱說:“牛哥你是不是該給王局長敬個酒了啊”,這時酒已經在牛小栓身上起了作用,雖然臉依舊紅並且還有點發紫,可說話的聲音大了許多,“對,對,對,應該,應該,按我們家鄉的風俗要敬四個發財酒”王局長並不推辭,喝完後又要小栓陪他再喝四個,說是共同發財。就這樣一來二去,一箱酒一個多小時就喝了進去,牛小栓喝了4瓶,小朱喝了兩瓶,剩下的6瓶全是王局長喝的,吃晚飯王局長不顯山不露水,和沒喝酒差不多。牛小栓感覺有點飄飄然,腳底下象踩了棉花,頭也大了許多,不過還算清醒,王局長誇他海量,他說:“不不,還是王局長厲害,你是大海,我也就是條小河”。“王局長,付現款還是簽字?”臨走的時候服務員拿著賬本走了過來問,“簽字,簽字”王局長答道,又扭過頭來對牛小栓說:“小牛啊,以前都是我簽,你來了,以後你就簽吧,局裡報銷”。牛小栓頭脹的厲害,也不知道簽字是啥意思,服務員遞過來一支筆,指了指賬本,“就寫在這裡吧”,牛小栓接過筆,工工整整的在賬本上寫了一個“字”,服務員沒有注意他寫的是什麼,接過賬本扭頭就走了。他這樣簽“字”,一連簽了三次,直到下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被劉會計發現,他才知道簽字是讓寫名字。因此民政局也就多了一段令人捧腹的笑料。
小栓歪歪斜斜地跟在王局長後面回到了辦公室,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爬在桌上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是小時候的事。與小夥伴們一起在河裡撈魚,好像是四五月分的天氣,由於乾旱河床裸露出來很多,黃色的河水淺的都難以掩蓋小孩子的屁股,大大小小的十幾個孩子浸在水裡,撅著光溜溜的屁股忙碌著,河裡有很多很大的魚在跳躍,他迫不及待地脫下褲子跳下河去。小栓忙碌了半天還沒捉到魚,今天的手好像不聽使喚,有一條好大的魚在他面前游過,他伸手去抓可就是抓不到,他使出全身力氣撲上去,把魚壓在身下,兩手死死地掐住魚的頭部回到岸上,他用河邊的柳枝把魚串起來,提在手裡感覺有四五斤重樣子,高興地連蹦帶跳一路小跑往家趕,當走到村頭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魚變了樣子,原來活鮮的大鯉魚,不知咋的變成了一條幹癟的小乾魚,他很是懊惱準備再返回河裡。“牛副副局長,下面發福利了”朱麗麗在隔壁大聲地喊。喊聲驚醒了小栓的好夢,直到第二天想起來他覺得都有些惋惜。小栓抬起頭揉揉眼睛,朱麗麗已經站在了門口,“下面發雞蛋了,胡局長和管財務的張副局長研究過了,給你發七斤,到下面去領吧。”民政局每月發一次福利,局長10斤雞蛋,副局長8斤,科級和部門主任6斤,一般職工5斤。
小栓睡意未除,還不住的揉著眼睛,來到一樓財務科一看屋裡站著男男女女的有十來個人,財務科是兩間房,里外套間,外間有一個中年婦女手裡拿著一個花名冊在發雞蛋,雞蛋都打好了包,分放在幾個箱子裡,小栓邁進門不一會,就見發雞蛋的女同志向裡屋喊“杜科長,怎么還有個牛副局長7斤啊?上面不是有牛副局長8斤了嗎?”,在副局長裡面有一個姓牛的,分管計畫生育。“不是,是新來的牛副副局長7斤”裡面傳出話來。“牛副副局長?,不對啊,明明寫的是牛副局長7斤啊。”“你再仔細看看,副字上面還有一撇呢”,這個杜科長不知是對這個副副局長的稱號不太感興趣,還是為了省事,在“副”字右上角加了一撇就作為牛小栓的代號了。“喔,看到了,這個牛副局長真的不一樣,還長了個小尾巴啊。”她話音未落,屋裡立刻哄堂大笑起來,牛小栓從此也就有了個外號“牛尾巴局長”。
牛小栓紅了一下午的臉剛剛恢復原色,被她這么一喊立刻又紅了起來,等大夥都領了雞蛋走了,他才大著膽子過去領了自己與眾不同那份雞蛋,迷迷糊糊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宿舍。雖然朱麗麗替他領來了飯票菜票,可晚飯他也沒有去食堂,因為他有帶來的煎餅,況且現在還有了雞蛋。他躺在床上,感覺從未有過的幸福。宿舍是五十年代建的一間小平房,昨天下午大爺、胡局長、楊秘書都陪他來了,屋子從外觀上看有點破舊,屋裡收拾的還算乾淨,擺放了一張小木床,一張單桌,還有一把椅子,胡局長對大爺說“條件有限,多多包涵”,“一個人能單獨住上一間這樣的房子,已經很不錯了,”“他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享福的,我之所以把他留下,就是為了在家鄉留個根,為家鄉多做點事,讓他好好學習,多為老百姓做點實事。”胡局長說:“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照顧好小栓的。”“咱們家鄉的風景好,環境也好,說不定我這棵老樹還要落葉歸根啊”,楊秘書接過話茬“是啊,水流千里歸大海,樹高千尺落葉要歸根啊,我們會歡迎您的”。
夜已深了,牛小栓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有些事情弄不明白“吃飯不要錢,寫一個‘字’就行。”“坐在辦公室里,什麼也不乾,還給發雞蛋,唉!還是城裡好,還是當官好!”。這一會,他又想起今天他大爺、二大爺要走的事了,“也不知坐上火車沒有”,本來他執意要送他們的,可是大爺不讓,說:“第一天上班就曠工,會留下壞印象。縣長說了,他們會派車送我們到火車站的。”大爺走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來,他感覺孤單了不少。“娘在家裡會不會也睡不著覺啊,她一定擔心我在外面吃不飽,一定想不到我今天吃了牛肉,還有羊湯,挺大的黃花魚,味道真不錯,還喝了啤酒、、、、”。他心裡想著,臉上露出幾份愜意的笑容,在月光快照到床頭的時候,屋子裡發出了震耳的鼾聲。
第一次出差
第二天他睡醒的時候,太陽都已爬過了東邊的小山,昨天朱麗麗對他說8點上班,他沒有鐘錶也不知道時間,早飯也沒吃就奔辦公室去了,路過王副局長的辦公室時看見王局長和朱麗麗都已坐在了各自的位子上了,他知道自己可能來晚了。辦公室的門開著,他徑直走進去,看到桌上放了幾份報紙,一張時間表,地上還放著一瓶水,他把昨天朱麗麗送來的茶葉放進杯子裡,衝上茶,還把鼻子湊上去聞了聞:“喔,真香”。沒人來,他也沒什麼事,只好一遍一遍的翻看報紙,一連幾天都這樣,這幾天他熟悉了去食堂打飯,也摸準了早上起床的時間,可是就是感覺渾身不舒服,不如在家乾乾活出出汗舒坦。眼看一周就要過去了,周六的上午王局長又到他的辦公室來了,對他說:“過兩天,我們可能要出差”。
下午王局長端著茶杯又來了,談了很長時間,說明了出差的因由和目的地。“我們本來可以多休息一段時間的,可郵政局給縣裡匯報說查到了馬家窪鄉,小店村有一個富商在哈爾濱,是一家煤礦的董事長,張縣長指示要抓住機遇,讓我們趕緊跑一趟。”“去乾么啊?”“要錢啊”,“人家能給嗎?”“這說不準,有可能給個百兒八十萬,也有可能白搭車票”,“就我們兩個去嗎?”“還能有誰啊,本來我們這個科的呂科長該去”,“呂科長?”牛小栓不解地問。“嗯,呂秀蓮,是劉副縣長的小姨子,兩年前請了產假,到現在還沒上班呢”,“這個科到現在包括你在內有11個人掛名,有兩個請產假,兩個請病假,有兩個外出學習,還有兩根本都沒露過面”。他喝了口茶接著說:“朱麗麗是胡局長的外甥女,去年才大學畢業分到這裡,出這么遠的門,還能讓她去嗎?你沒來的時候我經常是單槍匹馬,這次終於有個伴了。”王局長還給他談了出差的一些經驗,看到什麼樣的人可以談話,什麼樣的不可以談,什麼樣的是扒手。住旅店,下飯館都應注意些什麼等等。最後問小栓暈不暈車,小栓說:“不暈吧,汽車沒坐過,坐過拖拉機,不暈!”“你們那天來的時候,不是縣裡用汽車接的你們嗎?”,王局長問。“前半道汽車進不去,走著過來的,到了石橋村的北面才坐上車。沒有暈,沒暈!”“噢,不暈車就好,要暈車就麻煩啦。”王局長停頓了一下又說“星期天就不要回家了,下周一,我們一早就出發。”在牛小栓的腦子裡根本還沒有星期天的概念,也沒有打算這么快就回家。王局長走後,他一個人坐在那裡發獃。他感覺很茫然,不知王副局長說的差事如何完成,好像有一副艱巨的重擔壓在了他的身上。
品山縣隸屬濟水地區,周一上午9點半,有一輛從菏澤開出,經過濟水去哈爾濱的直達車。王哲仁與牛小栓不到八點就已經等候在車站了,王手裡提了一個小皮包,小栓肩上扛著一個袋子,裡面裝的是胡局長精心準備的土特產,有大棗,核桃,和柿子乾。車票是上周六胡局長吩咐財務科提前買好的,一張硬臥票,一張硬座票,周六王副局長去領車票時胡局長說:“老王啊,這次讓你享享福,破例啦,給你們買了一張臥鋪票,你和小栓可以輪換著睡一覺啦。”“有臥鋪票啊!嘿!我不用睡座位底下了。”王局長拿著車票高興的不得了。
在火車上,王哲仁給牛小栓講述了他的經歷,“我原來是鳳凰鄉王家樓村的大隊書記,有一年秋季,大雨一連下了三天,莊稼有一半被淹,第二年春天,社員們揭不開鍋,我向鄉里討救濟,鄉里說沒有,我又向縣裡要,縣裡說被淹的不止你們一個村,都在等上面的救濟呢。回到村里看到那些餓得哇哇哭叫孩子,心如刀絞,實在呆不下去。我背起鋪蓋去了地區民政局,一蹲就是三天。他們看我可憐,答應想辦法解決三萬斤糧食。沒過幾天我們就把糧食拉了回來,還分給了鄰村胡家坳五千斤。”他說的有點興奮咳嗽了兩聲又接著說:“那年麥收以後我就被調到了鄉民政局,我本來不願意去,媳婦說去吧,人家給你轉成正式工人,以後孩子可以接班。為了孩子,我就去了。在鄉里幹了兩年,縣民政局說我是個人才,又把我調到了縣裡。”“老王,你真了不起,現在還當上了副局長。”小栓插了一句。“什麼狗屁副局長,我們兩個的職務是虛的,縣裡沒有備案。我是工人,你也是。不經過轉乾是當不了正式幹部的,給我們一個官銜是為了出來辦事方便。我的工資還不如大學畢業的小青年呢。”他說的這些,小栓不懂,他也不在乎當工人,還是當幹部。只是對眼前這個王副局長增加了幾分敬佩。對這次完成任務好像心裡有了底。
小栓坐在硬座車廂,王副局長到臥鋪車廂去休息了。車上人不多,小栓不住地向外看。他看到窗外的樹木急速地向後跑,他覺得好玩。對從未見過的寬廣平原感到好奇,看著望不到邊的綠油油的麥田,羨慕極了。心裡有一種見了大世面的愉悅。“要是在這么平整的路上拉板車,拉千多斤也不成問題。”邊看嘴裡還邊念叨著。
這一路他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多的東西,他看到了泰山,看到了黃河,看到了一望無際,一直延伸到天邊的大麥田,甚至他認為遠處看不清的地方可能就是天邊了。他覺得自己以前生活的空間太狹小了,好像對小時候老師講的“井底之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記不清過了多少站,火車還在向前跑著。小栓感覺有些餓了,當喇叭里傳出“下一站是天津站,有下車的旅客請做好準備!”的時候,王局長過來了。王副局長遞給他一個包,對他說:“把包拿好,我去趟廁所,一會我們去餐車吃飯。”王局長早就叮囑過小栓:“要看管好我這個包,重要的東西都在裡面,沒了它我們就難完成任務。”
包里究竟裝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包里裝著除了一千元錢的路費外還有兩封信,一封是證明他們身份的介紹信,另一封是楊秘書花了一天時間,以張縣長的口氣寫給他們要拜訪的富商榮啟遠的。王副局長說楊秘書寫的信他看過了,寫的很好,熱情洋溢,可以讓他們省好多話了。
楊秘書的信確實下了一番功夫,開頭是這樣寫的:
尊敬的榮先生您好:
我是品山縣現任縣長張茂社,請允許我代表全縣父老鄉親,向您及您的家人問好,愉祝您事業鵬程萬里,家人康泰平安。
去年12月25號,縣郵政局接到了您寄往家鄉的信。由於信上所屬地址現已更名,收信人已於1985年去世,所以信件沒有及時送到您的親屬手中,望您海涵。經過郵政人員的幾番查詢和調查走訪,終於在前不久找到了收信人的兒子,當他們得知你們一家人在哈爾濱生活的很好,並且還時常掛念他們時,激動地熱淚盈眶。在您親屬的允許下,我拜讀了您的來信,從信中得知,您有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您眷戀家鄉,擔心家鄉父老鄉親仍在受凍挨餓。您說要替爺爺了卻一個心愿:帶領全家回山東看看。您說,您以自己的祖籍是山東而感到驕傲,‘山東人’成了在外遊子的品牌,它標誌著“好客,善良,耿直和信譽。”
從這一些的言行中,足以看出您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家鄉的父老鄉親也記掛著你們啊!雖然您說生活的很好,可我們還是不放心,我們特派民政局的兩位副局長王哲仁、牛小栓,前去拜望,但願不會給您增添麻煩。
您問家鄉人是否已脫離貧窮,實不相瞞,由於地理條件和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們的家鄉依然十分貧窮、、、、、、、、、、、、、、、、、、、、、、、、、、、、、、、、、、、、、、、、、、、、、、、、、、、、、、、、、、、、、、、、、、
、、、、、、、、、、、、、、、、、、、、、、、、、、、、、、、、、、、、、、、、、、、、、、、、、、、、、、、、、、、、、、、、、、、、、、、
接下來,楊秘書還寫了家鄉的現實狀況和未來的宏偉藍圖,邀請榮啟遠先生來家鄉開山修路,投資建廠,與家鄉人民共同致富。王哲仁說這是楊秘書寫的最好的一封求捐信。
火車跑了一天一夜,小栓感覺腿腳有些冷,他問:“是不是快到了?”“沒有,走了有一半吧!”王局長回答。“哎喲,這么遠啊!中國真大!”“去趟新疆,你才能知道什麼是遠,怎樣是大呢!”。
在第三天的傍晚,他們終於到了目的地。走出火車站,小栓問“我們咋辦啊?”“找個旅店,先住下,明天再去拜訪。”剛向前走了幾步,就有一個年輕婦女上前來問“住店不?,價格便宜,服務齊全,各種服務都有。”小栓看了看王副局長:“住不?”“走、走、走,我們不是住店的,我們有地方住。”王副局長揮著手對那人說。向前走一段,王副局長說“火車站附近的店,一般都是黑店,不能住。要是讓雞纏上,非得光著腚回家不可。”小栓不太明白,也沒有追問。走了大概半個小時以後,王副局長指著路邊的一家旅館說:“進去看看。”
………………………………………………………………………………………………
………………………………………………………………………………………………………………………

2010年第1期目錄

山東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作品
大山窩子(中篇小說) 李輝
中短篇精選
堅守的男人(中篇) 林深
悲愴嗩吶 王溱
釣魚 柳萬河
報告文學
一個農民的硬道理(報告文學) 李延國 宋新立
散文集粹
晨光里的西柏坡 王劍冰
西紅峪的表情 李學廣 郭學軍
學院派批評
《場客》——一幅現代社會的生動畫卷 王景科
新詩苑
重新出發(外二首) 張成
這些都是我的記憶(組詩) 麥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