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村

山城村

山城村在蓬華鎮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22個自然村,村民569戶3306人。境內有華鼎岩風景區。

基本信息

1. 南安市蓬華鎮山城村

村情概況

山城村在蓬華鎮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原是蓬島大宗分居。地處湖頂山後,取名“山後”,於1935年改為山城,民國年間屬蓬華鄉山城保,解放後為蓬島鄉山城村。1958年公社化為山城大隊,1984年為蓬華鄉山城村委會,1991年12月改稱蓬華鎮山城村委會。
山城村委會設在中堀。有胡柳洋、中堀、張田坑、洽內、招垵、靴丘、大份、石獅、楓垵、火路、萍空、下寮、下扁份、坑尾林、水壤、橋尾官、無厝壤、洋麻墘、腳堀、幕壤、格頂、茶仔垵等22個自然村,有25個村民小組,村民569戶3306人。聚落分布在湖頂山西麓丘陵山谷間,呈方形。有耕地1724畝,山地6718畝。主種水稻、蔬菜、甘薯;林果有松木、杉木、雜木、柑桔、美國臍橙、茶葉。有國小1所、幼稚園1所、衛生室1所、電站1座、美國臍橙場、柑桔場、茶廠各1家等。鄉村公路連線詩蓬公路。境內有華鼎岩風景區
山城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有紅軍洞,安南永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革命紀念地。以表緬懷,革命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華鼎岩風景區

橫亘於閩南南安和永春之間的天柱山被譽稱為“南天一柱”,在其山脈中段的南安市蓬華鎮山城村獅山半山坡上,由旅港同胞郭贊良先生捐資興建的華鼎岩風景區正綻放異彩。這裡山勢巍峨雄峻,層巒逶迤蜿蜒,岩宇雄偉壯觀,遊人身臨其境,往往流連忘返,飄飄欲仙。
驅車來到這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然聳立的石構山門,石獅守護兩旁,山門頂雙龍戲珠,石柱上鐫刻著一副贊稱此地佛國的冠頭聯:“華岩經聲輝草木百代衣冠朝佛國;鼎鼐玉露滴銅盤十方信士息心兵。”走過山門,來到寬敞潔淨的庭院廣場,只見廣場中建有八角蓮花池,池中流水潺潺,魚翔淺底,假山上立著的孫悟空石像,正左手提著金箍棒,右手遮於額前,探頭探腦地觀賞美景。岩宇為嶄新的仿古建築,雕樑畫棟,翹脊飛檐,琉璃碧瓦,金碧輝煌。殿堂中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兼奉文殊、普賢、韋馱、彌勒諸菩薩,莊嚴肅穆,寧靜幽雅。殿堂兩翼鐘鼓樓遙相呼應,古色古香。
華鼎岩周圍群山環抱,雲海蒸騰,林茂果馨,沁人心脾。抬頭可仰望相距2里的安(溪)南(安)永(春)革命烈士紀念碑,俯首可探視“紅軍洞”、千年古松,山水相映成趣,引人入勝。東望天柱山,拔地凌雲,一峰獨秀;西望安溪清水岩,南觀呂峰,北眺五閬山。飽覽華鼎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安南永革命根據地

1930年7月,郭子仲在山後村(今蓬華山城)建立了南安第一個革命根據地郭子仲,福建省南安市蓬華鎮山城村人,1926年3月在廈門中山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中山中學停辦,子仲到廈門壽山國小任教,並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積極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初,子仲在廈門思明東路開設“鷺潮書社”,出售進步書籍,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影響很大。
黨的“八·七”會議後,子仲接受組織委派回到了家鄉———南安山後鄉。1929年,子仲出任山後國小校長,利用學校為陣地,廣泛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發展進步青年加入黨、團組織。1930年暑假,中共山後鄉支部成立,子仲任支部書記。農會、婦救會、兒童團相繼建立起來,革命的烈火燃遍了山後鄉的山山水水,山後鄉後來發展成為安南永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1932年4月,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決定成立安溪中心縣委,郭子仲任縣委委員。在中心縣委的領導下,子仲經常深入基層發動民眾,組織農會,開展抗租、抗稅、抗丁、抗糧鬥爭,發展武裝力量,成立工農游擊隊,先後在山後、蓬島一帶鎮壓一些罪大惡極、民憤較大的土豪劣紳。此舉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人民的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鬥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引起了敵人極大的震動。
1937年2月4日,郭子仲不幸在山後鄉被捕,在獄中他表示:“如能出獄,繼續革命;不能者,當效革命先烈,留取丹心照汗青。”4月10日,郭子仲在南安英勇就義,年僅26歲。
蓬華山城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溪)(安)(春)邊區革命根據地。1932年在山城成立安南永中心縣委,建立工農紅軍閩南遊擊縱隊第二支隊,開展武裝鬥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國民黨調集省保全部隊"圍剿"安南永德蘇區。山後村被捕56人,犧牲14人,外逃121人,房屋被毀86間。1957年縣人民政府在大坪尾山上建造安南永工農紅軍烈士墓,1975年擴建為烈士陵園,並樹碑紀念。碑上刻"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字。一村一品

1.甘薯:
甘薯知識介紹:
紅薯為鏇花科甘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蔓性藤本植物,紅薯在植物學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紅薯味道甜美,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可供大量熱能,所以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國家以甘薯為主食。甘薯原產於南美洲,16世紀由菲律賓和越南等地傳入我國。目前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及東南沿海各省區栽種較多。
紅薯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大米、麵粉恰恰缺乏賴氨酸。故紅薯與米麵混吃正好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營養價值。就總體營養而言,紅薯可謂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歐美人贊它是“第二麵包”,前蘇聯科學家說它是未來的“宇航食品”,法國人稱它是當之無愧的“高級保健食品”。
甘薯營養分析:
1. 和血補中:紅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能有交往地為人體所吸收,防治營養不良症,且能補中益氣,對中焦脾胃虧虛、小兒疳積等病症有益;
2. 寬腸通便:紅薯經過蒸煮後,部分澱粉發生變化,與生食相經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纖維,能有效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人們在切紅薯時看見的紅薯皮下滲出有一種白色液體,含有紫茉莉甙,可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
3. 增強免疫功能:紅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夠防止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膠原病發生。紅薯中所含有礦物質對於維持和調節人體功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鈣和鎂,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
4. 防癌抗癌:紅薯中含有一種抗癌物質,能夠防治結腸癌和乳腺癌。此外,紅薯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誘發癌症的原因之一,故紅薯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顯;
5. 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紅薯的抗衰老和預防動脈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產生的,紅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紅薯中的綠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產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現。紅著還能抑制肌膚老化,保持肌膚彈性,減緩機體的衰老進程。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以免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不適;
2、胃潰瘍、胃酸過多、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甘薯食療作用:
番薯塊根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經;
可補脾益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益氣生津,潤肺滑腸;
莖葉味甘、淡、性微涼,入肺、大腸、膀胱經;
具有潤肺,和胃,利小便,排腸膿去腐;
套用於腸燥便秘:紅薯數個,煮熟,去皮,蘸蜂蜜吃。
甘薯食物相剋:
紅薯忌與柿子、西紅柿、白酒、螃蟹、香蕉同食。
紅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況下,應該至少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同時食用,紅薯中的糖分在胃內發酵,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質、果膠反應發生沉澱凝聚,產生硬塊,量多嚴重時可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
甘薯食用指導:
1. 紅薯含有“氣化酶”,吃後有時會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象。只要一次不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麵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喝點菜湯即可避免;
2. 爛紅薯(帶有黑斑的紅薯)和發芽的紅薯可使人中毒,不可食用;
3. 食用涼的紅薯易致胃腹不適;
4. 食用方法很多,可代替米,面用來製作主食;將鮮山芋煮熟搗爛,與米粉、麵粉等摻和後,可製作各類糕、團、包、餃、餅等;乾製成粉又可代替麵粉製作蛋糕、布丁等點心,還可加工成著冬粉;
5. 紅薯等根莖類蔬菜含有大量淀汾,可以加工成粉條食用,但製作過程中往往會加入明礬。若過多食用會導致鋁在體內蓄積,不利健康。
2.臍橙
臍橙簡介
臍橙品質優良、無籽多汁、色澤鮮艷,是世界各國競相栽培的柑桔良種。
臍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類營養成份。據檢測,每100ML鮮橙汁含:熱量207焦耳,蛋白質0.9g,脂肪0.2g,胺基酸203.9mg,維生素A0.127mg,維生素B10.08mg,維生素B20.03mg維生素C60mg,並富含鈣、鐵、磷等元素, 臍橙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型物11-15% ,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 11.0-13.0克,含檸檬酸0.80-0.95克, 維生素C55-75毫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鈣、磷、鐵、鎂、鉀、鈉,還含有(R)-檸檬油、香豆素、黃酮類化合物、檸檬苦素類似物、類胡蘿蔔素、甘油糖脂質、Y啶酮、果膠等防癌物質。為優良的保健營養綠色食品,經常食用具有降低膽固醇、分解脂肪、減少有色金屬和放射性元素在人體內積累、清火養顏、防癌抗癌、延年益壽之功效。成熟果實果皮的油胞和果肉的汁胞中含有高級醇、醛、酮、揮發性有機酸及萜烯類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置之幽香滿室,食之清香盈口,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果品。
歷史
1820在巴西一個修道院一棵橙樹發生突變,一個橙里有個小橙在尾部,同時該樹的橙子全是無子的,因此無法靠種子種植,只能嫁接。1870年,兩棵臍橙樹在美國加州成功嫁接,臍橙的世界流行便從此起步。即使到今天,臍橙的種植方法依然只有嫁接,因此今天的臍橙跟最初在巴西的祖宗樹基因上是完全一樣的。
臍橙最早是一位在美國的廣東人幾十年前在美國實驗成功的,中國臍橙從美國引進還不到二十年。
“紐荷爾”臍橙原產於美國,由華臍芽變選育而來。“紐荷爾”臍橙已完全能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該臍橙樹勢生長旺盛,枝梢短密,葉色深綠,果色橙紅,果面光滑,果實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多為閉臍,果肉細嫩而脆,味香汁多,口感清甜,平均單果重300~350克,大者達750克以上,是饋贈親友佳品,深受大中城市消費者青睞。“紐荷爾”臍橙投入產出期較短,一般定植後第三年就能掛果生產,四年以上成年果樹,一般畝產可達2500~3000公斤,壽命可長達40~50年,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優質橙子的特徵:
(1)色澤:皮面橙黃光滑,顏色新鮮、清新。
(2)體積:在向陽枝頭結的體積大、中個頭的果實質量較好,因為陽枝頭上的果子日照多,一般發育正常,果肉營養充足,其味鮮甜。
(3)彈性:用手指輕壓果皮,彈性好,說明皮層較薄,果心大,果肉飽滿。
(4)窩底:柑桔底部明顯向時凹,說明成熟好,皮薄,水分多。
劣質柑桔的特徵:
(1)色澤:顏色泛青或混雜。
(2)體積:個頭小說明果樹發育不好,果肉營養和味道均欠佳。
(3)彈性:彈性差,說明皮層厚、果心小、果肉不飽滿。
(4)窩底:底部平坦或向外凸出,說明尚未成熟,皮厚,水分少質量差。
臍橙的保健妙用
橙汁
1.鹽味橙汁——補充體力 臍橙的模樣
運動後飲用橙汁,含量豐富的果糖能迅速補充體力,而高達85%的水分更能解渴提神。特別提醒橙汁榨好後立即飲用,否則空氣中的氧會使其維生素C的含量迅速降低。加點鹽飲用,效果更是明顯。
2.橙汁卸妝——深層潔膚
用洗面巾浸透橙汁擦拭面部皮膚,充分吸收5分鐘後用清水洗淨,既能卸妝,又可徹底清潔面部污垢和油脂,發揮深層潔膚功效。即使敏感的肌膚也可放心使用。但特別提醒,使用橙汁潔膚後儘量避免陽光曝曬。
橙籽
3.橙籽面膜——緊緻肌膚
將2茶匙橙籽用攪拌機打成粉末,混合蒸餾水製成糊狀面膜。每周敷1~2次,能提高皮膚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達到緊緻肌膚的目的。皮膚敏感的人可先做皮膚測試,將自製面膜塗於耳後,5~10分鐘後洗淨,若沒感到不適便可安心使用。
4.橙籽粉——治療風濕
將風乾的橙籽放入鍋中焙炒,焙炒時注意不要炒焦,但儘量將油分炒乾。將炒好的橙籽打成粉末,用開水沖服,每次3~5克,飯後飲用。長期堅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療風濕。
橙瓣
5.橙瓣沙拉——增強免疫
橙瓣中幾乎含有水果能提供的所有營養成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病體恢復、加速傷口癒合。尤其還能補充膳食纖維,有助於排便。特別提醒吸菸者多吃橙子,而胃炎和膽囊疾病患者慎吃橙子。
6.橙瓣眼膜——補充眼部水分
將橙瓣切成薄片當眼膜使用,用手指輕輕地按壓以助吸收,能促進血液循環,有效補充眼部水分,發揮長時間滋潤功效。
橙皮
7.橙皮按摩——消除橘皮組織
橙皮具有出類拔萃的抗“橘皮組織”功能。取1/4清洗乾淨的橙皮,用橄欖油浸濕,然後按摩身體上相應的橘皮組織部位,按摩時均勻用力擠出汁液,結束後用清水洗淨皮膚。
8.橙皮磨砂——去死皮
用橙皮能磨去死皮,同時其中含有的豐富的類黃酮成分和維生素C成分,還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提高皮膚毛細血管的抵抗力。將鮮橙帶皮切片,裝入紗布,直接在手肘、膝蓋、腳跟等粗糙的部位摩擦,磨去死皮。
9.橙皮香包——催眠、驅蚊
用平紋細布包裹橙皮製成香包,放在枕頭旁不僅有催眠功效,還能驅蚊。放入衛生間、廚房或冰櫃,則能除掉異味,保持空氣清新。
10.橙皮沐浴——保濕、嫩膚
泡湯時加入少量新熬好的橙皮湯能帶來沁人心脾的芬芳,更能調和自由基,有助於保持皮膚潤澤、柔嫩,尤其適合在乾燥的秋季使用。
11.橙皮飲——軟化血管
將清洗乾淨的新鮮橙皮30克放入1升水中,煮開15分鐘即製得橙皮飲。橙皮飲略帶苦味,其含有的橙皮甙成分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日常飲用可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飯前飲用一杯還有增強食慾的功效。
橙花
12.橙花蜜——止咳、催眠
取一湯匙橙花蜜加入溫水攪勻飲用,可以緩解神經性咳嗽症狀,橙花蜜也能催眠、改善輕微的睡眠障礙,加入熱牛奶中於睡前飲用效果最佳。此外,飲用橙花蜜對腹痛、腹瀉症狀也有一定幫助。
13.橙花茶——促進消化吸收
飯後飲用橙花茶,甜中帶酸的金色茶水可以促進消化吸收。此外,橙花茶還具有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的功效,適合工作間隙飲用。
14.橙花精油按摩——鎮靜放鬆
橙花精油(Neroli)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具有鎮靜放鬆功效。將橙花精油3滴添加進50ml基礎油中稀釋後用來按摩全身或直接將精油3滴滴入薰香器,都能有效放鬆身心、緩解壓力。
15.橙花精油香衣——增添芳香
橙花精油的名字Neroli來自17世紀品位高雅的義大利女王Neroli,她常將橙花精油擦在手套、衣服和披肩上,使其發揮香水的功效。阿拉可以將幾滴橙花精油滴在棉花上,用紙巾包起再放在衣櫃中;也可在洗衣時滴幾滴橙花精油到水中;或者將橙花精油混合到蒸汽熨斗中熨燙衣服時使用。穿上帶有橙花芳香的衣服,身心也得到放鬆。
16.橙花精油噴霧——緩解焦躁情緒

2.遼寧省東港市前陽鎮山城村

村情簡介
山城村地處遼寧省東港市前陽鎮北部,離鎮區7公里,東接前陽村,西接長川村,四季明顯,日照充足。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658戶,常住人口2107人,現有耕地329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59公頃,旱田面積170公頃,半山半水,主要盛產農產品是板栗。村兩委班子幹部共有6人,村黨支部書記董福春。山城村兩委班始終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地區特色,投資200多萬元建設山城水庫度假別墅,打造山城村旅遊項目。
山城村級公益事業不斷完善,村擁有衛生室1處,幼稚園1個。參加合作醫療人數177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人。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980元。2008年村級建成現代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終端接收點1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室總面積40平方米,配備桌椅20套,另配備有彩色電視機、電腦、機頂盒等設施,並接通寬頻網路。幾年來通過山城村人不懈努力,被各級評為“五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我們忠心希望社會各界人士到山城來共同開發村級旅遊項目,我們會以最優越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優質的服務使你大顯身手開創輝煌。北部多山區,南面為退海大平原。地處鐵甲灌區,村內多優良水稻田。盛產草莓,是前陽鎮重要的草莓生產基地。歷史沿革

山城村因北部山城山得名,傳說唐朝薛雷東征在此築城,另一說日俄戰爭時期俄國曾在山城山上構築堡壘,山上至今仍有碉堡遺蹟。清朝時期,為了維護維護清朝皇室所謂的“龍興重地”,保護東北經濟資源,劃出柳條邊。丹東柳條邊南面一段的具體界限為窟窿山南側山下開始,北去經長山鎮大頂子村的丁家溝;向西北到黃金口村的牟家嶺,之後沿長山子向東北至山北頭:再由山北頭繼續向東北到十字街鎮孫家店西側的邊崗嶺,由邊崗嶺到大黑山西頭;然後向西折經瓦房村和坎子下村交界處的南邊崗,再向北折經北邊崗。由於山城村在柳條邊以外,故1860年以前山城村一帶森林繁茂,鳥無人煙。1897年以後由於東北全部開禁,逐漸有人到此開荒,山城村得以發展。

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

山城村緊靠201國家,距離大東港15公里,距離丹東機場20公里,丹大高速貫穿基地,交通十分便利。本村傍依山城水庫,水源清潔、充足,風景秀美,無任何污染,是建設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理想場所。

前陽人遺址
1982年2月19日,在山城村白家堡後山腰石場開山的隆隆炮聲中,一個隱患了18000多年的秘密轟然洞開——“前陽人”洞穴遺址出現在人們面前。次日上午,一個名叫徐瑞林的農民探入洞穴。在洞穴中,他發現了一個人頭骨和一塊下肢骨化石。下午,一個名為孫福利的農民也爬入洞穴,同徐瑞林一道把骨頭、下肢骨、上頜骨化石擺放到山坡上。至此,18000多年前的先人重見天日。歷史為我們記載下的這一天,是1982年2月20日15時。
1982年4月22日,我國著名的考古專家賈蘭坡教授北京對化石進行鑑定,認定是與北京“山頂洞人”同時代的人類化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隨後的由丹東市文化局文物科王連春、遼寧省博物館張鎮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林一璞等人組成的考古隊在1982年5月21日到6月8日的考古發掘中,陸續發掘出中華鼢鼠、阿氏鼢鼠、上頭田鼠、熊、中華貉、狗獾、南鼠、沙狐、小野貓、狼、野馬、赤鹿、鹿、東北狍、鬣狗、猞猁、野豬等17種哺乳動物化石。還有少量鳥類化石以及兩塊打制的坎砸石器和燒過的木炭顆粒。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枚中年人前臼齒化石。
經北京大學碳14測定,“前陽人”洞穴遺址距今18620±320年,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為同一時期。“前陽人”洞穴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前陽人”為兩個個體,經過鑑定,一個為12歲左右的小女孩,另一個為性別不明的成年人。屬蒙古人種,即黃種人,與我國南方人接近。
“前陽人”的發現對研究古人類分成和遷徙規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揭示了“前陽人”與西南的人類在文化和血緣上的關係,對研究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換色人種中的東亞人種體制特徵提供了寶貴資料。
“前陽人”古洞穴遺址山基石為奧陶紀灰岩,洞穴標高59.8米,洞口方位偏西30度。發掘前洞口高60厘米,寬2米,洞穴底部堆積1.3米。洞內潮濕,受地下水長期溶蝕,洞頂和側壁有大量鐘乳石灰化合物結晶體。洞穴周圍為丘陵地,前方400米為山城水庫。1983年8月5日,丹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月28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青海省互助縣東和鄉山城村

村情簡介

青海省互助縣東和鄉山城村全村共有4個社,202戶,758人,勞動力410人,現有耕地2470畝,農作物種植主要以小麥、油菜、蠶豆、洋芋、食用菌為主。該村地處高位山地冷濕濕潤早熟品種區,距縣城18公里,海拔270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大於550mm,最熱月平均氣溫10-13.5℃,無霜期90天,作物生長季125-150天。較適宜發展食用菌產業。近年來,隨著我縣設施農業的大力發展,該村的設施農業也有了長足發展,由04年的70多棟發展到現在的529棟,並配套建設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成立的東和鄉食用菌協會現有會員170多名。全村普及了戶用沼氣和太陽灶,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村委建有農村信息服務示範點,可通過網際網路查詢、發布各種信息。2008年人均純收入2900元。

產業發展展望

食用菌產業需要政府及相關單位在政策、資金、技術、市場流通領域等方面給予扶持,建立健全食用菌產業組織管理、科技服務、信息引導和市場流通等體系,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和良好的服務。強化對菌種生產質量的監督管理,嚴禁偽劣質菌種的生產、銷售,保障菌種市場的良好秩序和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食用菌生產的健康發展。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繫,加大科技投入,培訓菇農,研製適合當地條件的高效、生態、綠色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程。按照“興辦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建立一個基地、覆蓋一批農戶”的模式,引進企業,建立服務網路,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鏈條,成為食用菌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生產基地。

4、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鎮山城村

山城村以四山環抱如城得名,位於石榴鎮西北部,南鄰龍嶺村,東鄰南浦鄉大坪村,北鄰中西林場。東有獅山,西有象山,南有蛇山,北有龜山,山泉注入盆地,匯成山城溪,出隘口,與西來的車本溪匯合,為鹿溪上游一大支流。?
政區沿革?
清代為山城保,是雍正十一年從南靖縣劃歸漳浦縣的車田15保之一。民國時期屬象牙鄉的山城保。山城為革命老根據地,早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初,鄧子恢、王占春等,已經在這裡發動民眾組織農會及農民自衛隊,抗繳“飛機捐”(駐漳49師師長張貞攤派的“航空救國捐”),鄧、王等並率領閩南紅軍游擊隊進駐山城,支持民眾的抗捐鬥爭。4月,毛主席率領的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占漳州、漳浦,山城便成立蘇維埃(即人民代表會議,為權力組織)。5月中旬,閩南紅軍游擊隊一千多人集中漳浦整編,由黨代表鄧子恢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於5月24日開到山城整訓,同時,成立中共漳州中心縣委,縣
委機關設在山城。不久,中央紅軍回師中央蘇區,張貞殘部從詔安回駐漳州、漳浦,山城受“圍剿”,為革命作出重大犧牲。以後,紅三團於抗日戰爭期間編入新四軍開往皖南抗日,至抗戰勝利後,中共閩南特委派鍾騫支隊副政委柯永麟率一支精幹小分隊挺進靖和浦地區,重建靖和浦革命根據地,為解放全漳浦作準備。新中國成立初期,山城為屬於第二區(石榴區)的山城鄉,1956年合併於龍嶺鄉,1958年9月屬石榴公社的山城大隊,即今石榴鎮山城村的前身。村轄坑尾、庵兜、坑口、溪埔、過溪、石寨5社,共有270戶,1154人(原有人家 、大園頭等社,今已與別社合攏)。?
姓氏源流?
山城為吳姓聚居地,開基於元代,開基祖則茂,是龍海東園鄉倉里吳姓開基祖吳岳的第三子,傳後裔于山城、車本、龍嶺、象牙莊、浦尾、崎溪等處。四世二房雪堂的次子俊雄移居台灣,後裔不明。史志有載的有:元房雲堂(傳衍山城大園頭)的後裔吳沙,於清乾隆三十六年移居台灣,於嘉慶元年(1786年)組織閩粵移民開墾噶瑪蘭荒原(今宜蘭縣),被稱為“開蘭始祖”,後裔居住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在反動軍隊“圍剿”時代,山城曾被移民並村,造成田園荒蕪。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人民政府扶持,生產逐步恢復、發展。現全村有耕地1281畝(水田1235畝,農地46畝),主要種植水稻、香蕉、蔬菜。有山地1.77萬畝,高處造林,低處種果、植竹,有荔枝、龍眼100多畝,桃李300多畝,橄欖50畝,毛竹約1000畝。單竹材、竹筍一項,每年產值10萬元左右。建一條6米寬的簡易公路與公路相接。全村飲用井水,以電燈照明,大部分農戶安裝電視機、電話機,廣播網覆蓋全村。15%農戶 有自用的機車。山城國小,校園面積2695平方米,建築面積428平方米,設6班,學生129人,教師7人。?
文物古蹟?
紅軍洞,在村後山上,是紅軍游擊隊在“反圍剿”時隱蔽的天然石洞。?
棲雲岩,即棲雲庵,在村東一公里處,祀佛,烏石探花林士章未出仕時曾在此讀書。?
青龍庵,在村口,祀佛,建於清乾隆年間,今保護完好。?
新中國人物?
吳建友,漳浦縣公安局邊防大隊教導員。?
魏勝花,副主任醫師。?
吳象源,副主任副師。?
吳勇泉,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5、吉林省集安市通勝街道山城村

山城村是通勝街道轄村之一。位於集安市中心北7.5公里(含部分外村山場)。山城村因地處通溝河岸的平川地,始稱大川,後因與清河鎮大川村重名,於 1962年根據該村位於高句麗時期的丸都山城附近更名為山城東與太王鎮果樹村、西與麻線鄉石廟村、北與太王鎮高台子村、南與通溝村為鄰。面積 49.47平方公里。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懷仁縣劃歸輯安縣,仍為蘊和保大川村。民國時期為城廂區蘊和保大川村。偽滿時期為河西村。1945年為一區大川保。 1956年為城關鎮山城村1958年改為紅旗人民公社大川管理區1962年改為城鎮人民公社山城生產大隊1965年成立郊區人民公社,改為郊區人民公社山城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郊區鄉山城村01985年郊區鄉併入集安鎮,改為集安鎮山城村。1989年成立通溝鄉,改為通溝鄉山城村。1997年1月,撤銷通溝鄉,改為通勝街道山城村;轄山城、川溝、乾溝、轉山、小繞嶺、張家溝、西岔7個自然屯,9個村民組。1984年,有居民442戶l726人。其中,農業人口1497人,人均純收入469元。2005年,有居民517戶l7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02人,人均純收入2795.3元。山城村山林資源豐富,開發森林資源前景可觀。2005年,全村有林地 2800.9公頃,耕地144.1公頃,園地4公頃,其他168.5公頃(另有部分外村山場)。
全村經濟總收入1323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50萬元,林業收入2萬元,牧業收入320萬元,工業收入IO萬元,建築業收入350萬元,運輸業收入100萬元,商飲業收入25萬元,其他收入166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