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鎮,位於黃海北岸的鴨綠江口,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薪島郡隔江相望,東距丹東市25公里,西距東港市10公里,1958年設立前陽公社,1983年改設立前陽鄉,1984年設立前陽鎮,總面積115里,人口63375人。前陽鎮是丹東經濟第一強鎮,前陽鎮沿江、沿海、沿邊、沿路,是祖國邊境線上最大的鄉鎮。下轄前陽村、新安村、平安村、長川村、山城村、石佛村、石門村等14個村民委員會,前陽鎮是全國唯一的沿邊、沿海、沿江鄉鎮,位於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前陽鎮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擁有7萬畝優質糧田,輕工紡織業發達,前陽鎮屬於膠遼文化圈,是著名愛國將領鄧玉琢將軍的故鄉。前陽鎮物產豐富,柳林大米馳名全國。前陽鎮工業基礎好,入選全國千強鎮。 前陽鎮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行政歸屬

1982年2月19日,在丹東東港市前陽鎮山城子村白家溝後山腰石場的開山炮聲中,幾個村民在包埋在岩石中的天然洞穴里發現了人類的古化石。經過層層上報,專家很快做出鑑定,這是較完整晚期智人階段的蒙古人種的幼年頭蓋骨、下頜骨和股骨化石,被埋藏的時間約18000年。 證明前陽鎮18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

唐堯時為青州。

虞舜時屬營州。

前陽鎮 前陽鎮

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

西漢時屬西安平縣和武次縣。

唐時歸安東都護府。

遼初隸東平郡。

金為婆速路。

元時屬婆娑府路。

明時為宣城衛既鎮江堡地。

清天命六年(1621年)屬後金勢力範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前陽鎮為岫巖廳轄。

清光緒二年(1876年),前陽為安東縣轄,隸屬奉天府鳳凰直隸廳。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歸奉天省東邊兵備道安東縣轄。

宣統元年(1909年)東邊道改名興鳳道,前陽又屬興鳳兵備道安東縣轄。

民國十八年(1929年),前陽為遼寧省安東縣轄。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月,遼寧省復改奉天省,前陽屬奉天省安東縣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前陽屬安東省安東縣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設立安東市,從安東縣中析出,前陽屬安東市安東縣。

1949年4月,前陽屬安東縣。

1965年1月20日,前陽屬東溝縣。

1993年6月18日,前陽屬東港市。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前陽公社。

1983年改前陽鄉。

1984年建前陽鎮。

行政區劃

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鎮是中國最大的邊境鄉鎮,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安陽社區),總人口10萬。域內的省級開發區——丹東前陽經濟開發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2007年2月2日,前陽鎮的海龍村(整建制)、勝利村(部分)、新安村(部分)、平安村(部分)、友好村(部分)、安康村(部分)及大東港區域總計31.8平方公里劃入丹東市振興區安民鎮。具體行政區劃界線走向為:以海龍村與新江村的村界為振興區和東港市的界線起點,延伸至海龍村與勝利村在浪東路的交匯點,沿浪東路交匯點向大東港方向延伸至新港路(北起浪東路南至鴨綠江大道的規劃路,全長3350米),沿新港路延伸至鴨綠江大道,沿灘涂和海域延伸至大東港,大東港區域以疏港路和規劃鐵路為界,直線延伸至大東溝河以東。

村名人口面積
前陽村15870人20.2平方公里
新安村7423人
山城村2039人10平方公里
祥瑞村1406人
長川村1507人
脈起村2655人7.08平方公里
石門村3875人13平方公里
石橋崗村6031人9.8平方公里
柳林村2535人
新江村1891人
榆樹村4582人
石佛村4517人
農民村3206人6.2平方公里
平安村6031人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美景前陽 美景前陽

前陽鎮位於東經124°11’,北緯39°58’,前陽鎮位於東港市東部,東臨丹東市振興區湯池鎮,西接東港市十字街鎮。前陽鎮是中國最大的邊境鄉鎮,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前陽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鴨綠江與黃海交匯處,與朝鮮隔江相望,東距丹東市區29公里,丹東機場10公里,西距東港市10公里,6萬噸級泊位大東港12公里,201國道、丹大高速公路、疏港鐵路、濱海公路、城山公路等主要交通幹線從鎮區通過,正在開工建設的東北東邊道鐵路將橫穿鎮區,沿邊、沿江、沿海的最佳區位條件和優勢,使前陽成為東北亞經濟圈的金瓶口。

地質特徵

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鎮海岸帶軟土分布廣泛,沿柳林溝呈帶狀分布。南部為海積平原,北部為低矮丘陵。

地形地貌

北依山城山。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分布,北部多山巒丘陵。

氣候類型

前陽自然環境優良。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適於人居。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左右,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優於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年平均日照時數2800小時,年平均濕度60%,風力2-3級。

水文特徵

前陽鎮整個城區被柳林河和石佛河環抱,南鄰鴨綠江。

自然災害

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鎮夏季雨量豐富,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自然資源

前陽鎮北部山城山景色秀美,山中擁有一萬八千年前的“前陽人”洞穴遺址,山腳下是碧波蕩漾的仙女湖,每年從春到秋,上萬隻白鷺在這裡覓食棲息,形成了山水一色、人鳥共鄰的和諧景象。山中北海道梨、長川板栗、寒富蘋果等名優特產,聞名遐邇。中部退海平原,滿目良田美地,隨處瓜果飄香,盛產草莓、板栗、食用菌、果菜等經濟作物,擁有7萬畝優質糧田,皇家貢米——柳林大米更是享譽中外。南部潮間灘涂,海風徐徐,廣闊的海上牧場,物產豐饒,盛產梭子蟹、對蝦、黃蜆子、海淡水魚等水產品是中國草莓、板栗、貝類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鎮總人口近1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前陽村、新安村等南部村莊。

民族

前陽鎮多為漢族,少數民族以滿族、朝鮮族居多。

經濟

經濟情況

前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力雄厚。工業經濟優勢突出,形成了紡織服裝、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醫藥化工、商貿物流五大主導產業,工業規模企業33家,占東港全市三分之一。康辰藥業、精化科技、新龍泰服裝、日牽物流、釜鼎機械、高榮食品、宏達製藥等企業產品和技術能力在國內行業中具有較強競爭力。前陽農業產業化水平提升顯著,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齊全完備,水稻種植面積5餘萬畝,特色農業基地面積2萬畝,形成了板栗、草莓、寒富蘋果、北海道梨、綠色蔬菜、家禽飼養等現代農業主導產業,農業專業組織10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丹東市級龍頭企業5家,柳林、黃海、鴨綠明珠大米、阿爾蒂、升泰、綠苑、比奇等系列地特產品品牌效應日益擴大。前陽現代服務業繁榮活躍。東北亞國際商貿城、前陽商業城、瑞祥大市場等一批現代商業項目相繼運營,國威冷藏、東大貨運、宏大倉儲等現代物流企業快速發展,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丹東分市場正在加快建設,專業化的農貿、建材、汽車、五金、家具綜合市場體系基本健全。

農業發展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前陽鎮在農業方面,經過多年的產業最佳化和調整,已初步打造形成多點多面的種養殖園區基地, 農業產業向區域化、集約化的新型經濟格局邁進。

前陽風土人情 前陽風土人情

現全鎮擁有耕種植面積10萬多畝,已形成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米示範區6萬畝,年產優質稻米3萬噸,並已打造形成“柳林大米”“黃海大米”“鴨綠明珠大米”等系列名牌;擁有高效農業保護地4萬畝,綠色草莓面積發展為5700畝,產量7500噸;有板栗栽種面積13畝,產量可達 1000噸;發展食用菌60萬盤,年產量為750噸;牛羊飼養2萬頭,蛋雞飼養30萬隻,年產鮮蛋4800噸, 淺海、灘涂養殖面積2萬畝,年產量6400噸,淡水養殖800畝,年產淡水貝類100噸。

通過農業產業發展已形成“兩區、三莊、四場”的特色農業。兩區:以南部6萬畝水田為主體,形成 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米示範區,北部3萬畝旱田為主體,形成綠色無公害優質果菜示範區。三莊:以脈起、山城、長川萬畝無公害板栗農莊,祥瑞千畝綠色無公害蘋果農莊、石門千畝綠色無公害果園農莊。四場:以榆樹涌盛畜業、勝利鴻興畜業、前陽五四農莊為龍頭的蛋雞工廠化養殖場,以石橋秋實雞場為龍頭的肉食雞孵化場,以柳林鑫源西露為龍頭的小尾寒羊工廠化養殖場,以勝利五四農莊、石橋500畝漁業小區為主體的稻田 業工幫化養殖場。

工業發展

1992年組成前陽經濟特區,1994年10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成立丹東前陽經濟開發區,前陽成為丹東改革的前沿陣地和對外開放的視窗,全鎮呈現出經濟實力快速增長,“三農”工作穩步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喜人局面。目前,鎮內工業企業達到421家,其中規模企業達到61家,成為全鎮經濟高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形成了以新龍泰服裝等企業為代表的紡織服裝產業,以精化科技等企業為代表的醫藥化工產業,以盛興製造等企業為代表的裝備製造產業、以日牽物流等企業為代表的商貿物流產業,以鴻洋食品等企業為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等五大支柱產業,主要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等20幾個國家和地區,年外貿出口供貨額達到2.14億美元,對朝易貨貿易額達20億元人民幣。

第三產業

伴隨著高效農業和鄉鎮的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前陽第三產業已經發育成比較完善的市場體系。建成了大影背蔬菜批發市場、柳林大米批發市場、大台子海產品批發市場、前陽紡織品服裝批發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此外,飲食、洗浴、美容美髮、商品零售等行業生意興隆。海鮮城、四海賓館、德麗圓酒店、柳林大酒店、海龍大酒店、石佛大酒店等賓館酒店經營規模較大。前陽鎮在位於古人類遺址的山城山下的水庫邊規劃建設旅遊渡假區。此處群山環抱一潭綠水,自然風光秀麗。具有歐式風格和異國情調的別墅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春夏季節,各地遊客紛紛來這裡觀光旅遊。

經濟數據

板栗 板栗

前陽經濟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1998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9億元,農業總產值2.7億元;完成企業利稅1.6億元;完成外貿出口供貨額1.62億元;實現財政預算內收入2808萬元;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

2012年,全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3.4億元,同比增長29.4%;固定資產投入實現43.41億元,同比增長37%;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26.85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322億元,同比增長22.4%,農業總產值實現4.85億元,同比增長21.1%;工業增加值實現59億元,同比增長45.7%;外貿出口實現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實際利用外資35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6%;人均純收入實現13986元,同比增長17.3%。

前陽鎮始終堅持工業經濟的發展是全鎮經濟發展的核心這一主題,與時供進,把優越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強勁的工業發展優勢,通過多年的努力,已打造成為東港市乃至丹東市的工業重鎮和工業集群,並已形成“五大產業”。2004年產值達到427,505萬元,實現利稅50848萬元。現全鎮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68家。

產業優勢

於國平視察前陽鎮 於國平視察前陽鎮

通過“五大產業”龍頭企業的生成,再經過發展成長全鎮工業將發展為丹東市紡織服裝的龍頭,丹東市食品工業的龍頭,東港市新興建材的龍頭,東港市醫藥化工業的集群,東港市機械加工的集群,以“五大產業”的牽動,提高工業經濟整體規模和水平,達到產業優勢,產品特色突出,企業制度創新、技術水平先進的支柱產業和後續產業,高科技產業協調發展的工業經濟格局。

前陽鎮以老城區為依託,高起點、快起步,充分發揮沿江、沿海、沿邊、沿城、沿路優勢,採取外引和內聯相結合,挖掘和新建相結合,改造和開放相結合的辦法,重點發展臨港工業高新技術以及外向型產業和產品,同時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使開發區成為集出口、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國際金融、信息諮詢、科技開發、海陸空運輸、旅遊娛樂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城市。

投資領域

結合產業基礎、地區優勢和技術水平,前陽鎮確立了多元化的投資領域。

①食品加工業——以素有“貢米”之稱的前陽大米、水果、海產品為主的食品精深加工及保鮮包裝項目。

②輕化工行業——精細化工、塑膠、印染等項目。

③電子行業——各種電子儀器元件的製造和裝配。

④機械行業——各種機械的製造、加工、裝配。

⑤紡織服裝——各種檔次的服裝、鞋帽的生產加工。

⑥冶金行業——以高科技含量為主的冶煉加工業。

⑦以農業綜合開發為龍頭的基地建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

⑧商貿旅遊項目——邊境貿易、保稅業務、購物中心、娛樂度假村等。

⑨房地產業開發——標準廠房、綜合服務樓等。以上未盡領域,前陽也將與投資者一道通力合作。

建成未來丹東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以前陽經濟開發區為核心,重點發展壯大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現代物流業,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和東北亞紡織服裝加工基地。這將把前陽帶進遼寧沿海經濟帶、東北東部經濟帶乃至東北亞經濟圈的廣闊空間,享受更為廣泛的自然資源、資本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技術資源,加速促進前陽的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

新建設施

走出山城山,向南挺進鴨綠江口、挺進黃海之濱。這是前陽開發開放戰略和拓展發展空間、儲備發展能量的重大舉措,也是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深思熟慮的一著“妙棋”。將建設東北東部最大的編組站,前陽“南擺商住,中擺產業,北建生態城,左右建景觀”布局大幕霍然開啟,形成“三足鼎立”、彼此呼應的犄角之勢。將投資2.3億元的江山路年底前打通南北城區,總投資5000萬元的金融大廈,主體工程即將竣工;結合舊城改造,總投資1億元,規劃建設總面積6萬平米農民新居,完成柳林河、石佛河景觀帶設計,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紡織服裝園區起步區1平方公里、國際商品城起步區1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區起步區1平方公里的土地整理工程將陸續啟動。

開發區簡介

前陽鎮 前陽鎮

丹東前陽經濟開發區,位於遼東半島東部,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沿邊、沿海、沿江,據瀋陽220公里,距大連270公里,距吉林省通化市270公里,據朝鮮首都平壤220公里,距離韓國首都首爾445公里;東距丹東市25公里,距中朝即將開工建設的新鴨綠江大橋8公里,西距東港市10公里,是丹東東港同城化建設中心地帶,南部與朝鮮綢緞島僅一步之隔。隨著丹東到瀋陽、丹東至大連高鐵的建設,前陽與瀋陽和大連這兩座北方中心城市距離僅為一小時,使前陽進入了瀋陽、大連1小時經濟圈。東北東部鐵路貨運沿線唯一的編組站設在前陽,東北東部12個市近40個縣2000多萬人口,將成為前陽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縱深腹地,而前陽也將成為這條經濟帶的最近最便利的出海口,將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物資集散地和進軍朝鮮、韓國、日本的第一橋頭堡。

前陽鎮 前陽鎮

已形成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和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201國道、丹大高速公路、大東港疏港鐵路、黃海大道、鴨綠江大道等主要交通幹線在這裡交匯,即將開工建設的東北東邊鐵路也將穿境而過;相距10公里的丹東民航機場,已經開通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成都以及韓國首爾等城市多個航班;距離前陽經濟開發區12公里的大東港,是我國北方天然不凍良港,有生產型泊位近20個,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擁有年對朝易貨貿易額達2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二類口岸大台子港。前陽作為東北東部最具競爭力的陸海聯運大通道,區域性物流中心及經濟交通樞紐地位已經顯現,是全國絕無僅有的海陸空交通設施齊全的邊境經濟開發區。

前陽開發區產業和資源優勢明顯。前陽經濟開發區工業產業基礎雄厚,形成了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醫藥化工、裝備製造、新型材料、造紙及紙製品等布局合理、具有一定規模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全區發展工業企業達530餘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0家,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54家,占東港市規模企業40%,外商投資企業60家,工業經濟總量占東港市四分之一。主要產品出口到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20幾個國家和地區,年外貿出口供貨額達到1.3億美元。特色農業明顯,形成優質稻米、果菜、食用菌、海淡水養殖、禽畜養殖等特色產業,是丹東地區草莓、板栗、貝類等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素有“貢米”之稱的柳林大米馳名八方。

前陽開發區發展前景廣闊。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2009年7月,丹東市委、市政府提出包括前陽在內的四大組團建設,把前陽列入丹東四個發展核心區之一,2009年12月,被遼寧省政府確定為沿海38個重點開發開放地區之一。為使前陽開發區高起點開局、高效率運作,聘請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為前陽開發區制訂戰略規劃和總體規劃。前陽開發區規劃面積為80平方公里,規劃範圍南到鴨綠江邊,北到丹大高速公路,東到柳林河,西到石佛河,形成“南為商住、中擺產業、北建生態城、東西建景觀”的規劃格局。依據自身在推進丹東市沿江沿海經濟帶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所承載的使命和實際,結合前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將重點發展國際商貿、現代物流、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等幾大支柱產業。努力把前陽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東北東部現代物流集散地、東北亞紡織服裝城、國際小商品城和宜於人居的生態園,打造成為東北東部地區開發開放的先進機制和體制的創新區、沿江沿海開放的先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區和生態宜居的示範區。

社會事業

文明建設

前陽鎮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建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綜合實力跨入全省“百強鎮”和全國“千強鎮”行列,先後兩次榮獲全國“鄉鎮之星”稱號,連續四次被評為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國家星火密集區、國家新農村建設明星鎮、全國總體經濟實力千強鎮、省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遼寧省文明鎮、遼寧省小康示範鎮。前陽鎮是丹東地區第一經濟強鎮。

取得成績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前陽鎮先後兩次榮獲中國“鄉鎮之星”稱號,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國家星火密集區,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示範鎮,全省小城鎮建設十五個示範鎮之一,是遼寧省文明鎮,遼寧省小康示範鎮。全鎮人民在黨委的領導下,牢固樹立“團結奮進、負重開拓、自加壓力、敢創一流”的前陽精神,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先後兩次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鄉鎮之星”,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重點試點鎮,國家級科技星火密集區重點建設單位,遼寧省文明鎮、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遼寧省小康示範鎮、遼寧省發展鄉鎮工業先進鎮、遼寧省先進黨委。

主要學校

東港市前陽中學

東港市石佛中學

東港市柳林中學

前陽鎮中心國小

社會保障

前陽鎮 前陽鎮

前陽經濟開發區自1994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基本實現六通:

①路通——鎮內寬8米以上的黑色路面的總長度達25公里,總面積30平方米。

②水通——鎮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供水乾管(DG75以上的管路)總長度達100公里,日供水能力1萬噸。

③電通——供電覆蓋率100%,鎮區主要街道配置路燈。

④郵電、郵政系統通——程控電話達1萬線,行動電話和無線傳呼系統完備。

⑤排污系統通——排水管道基本形成網路,管道總長度達12公里。

⑥供熱系統通——鎮內建有供熱中心,鍋爐容量為40噸,集中供熱面積可達20多萬平方米。

此外,國家二類口岸——大台子港的全面對外開放,使前陽的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拓展。

歷史文化

前陽鎮歷史文化悠久,前陽鎮居民大多是闖關東的山東人後代,文化上屬於膠遼文化圈,境內有東港主要朝鮮族聚集區。

風景名勝

山城山

山城水庫

柳林河

城鎮建設

在小城鎮建設上,以規劃指導經濟發展,基礎先行,工程先動,加快建設步伐,結合城鎮建設,修訂完善了前陽鎮的總體規劃;制訂了前陽南部6項具體開發建設規劃;完成了自來水改造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制訂了規劃區內統一集中供熱、淨化環境的措施,計畫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加強的鎮區和中心村的綠化、美化和衛生管理,實施了37個項目總面積為6.8平方公里的擴區開發建設工程,小城鎮建設推進前陽向城市化發展的步伐。 兩個文明”的建設,促進了前陽社會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小城鎮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林立的樓房、寬闊的街道、美麗的廣場、奔涌的人流,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遼東西柳邊境貿易批發市場、前陽大市場、前陽建材市場、麟鑫超市、四海賓館、馨香園酒店和各種文化休閒娛樂場所的建立,活躍著農村市場。各類銀行、保險公司在這裡設立了辦事處和分理處,為中外客商提供金融業務服務。村村柏油路、家家自來水、程控電話、手機、有線電視、冰櫃、電腦、汽車,逐漸向農民普及。小城鎮的功能和日常管理不斷規範化,人們思想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教育、衛生、文化、福利設施齊全,民眾文化、體育活動普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家庭富庶、社會穩定。八大文化網路、九支文化骨幹隊伍、十項系列精神文明活動,展現了當代前陽人嶄新的精神風貌和健康向上、開拓奮進的進取精神.

遠景規劃

前陽規劃 前陽規劃

前陽開發區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重點開發建設紡織服裝、國際商貿、現代物流、食品加工、裝備製造、醫藥化工、出口加工、現代綜合商住、仙女湖高科技生態產業園區等九大園區。在丹東沿江沿海經濟帶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中,承載著東北東部現代物流集散地、東北亞紡織服裝城、國際商品城和宜於人居生態園重要功能。全力打造成為丹東沿江沿海開發經濟體制的創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區,健康生態的宜居區,建造生態、綠色、數字、開放、和諧、富裕的新前陽。

領導班子

中共前陽鎮黨委書記:倪志新

人大主席:於泉水

前陽鎮人民政府鎮長:於鎮東

副鎮長:鄧婕(女)、姜平、姜言家、高岩平(女)、王蘭蘭(女)。

前陽鎮有機關幹部87名,其中公務員40名,事業編制47名。

地理位置

前陽鎮位於黃海北岸的鴨綠江口,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