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機車

履帶式機車

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就熱衷於半履帶式車的研製,先後研製出以HK系列命名的多種型號的車型。整個看來,這種履帶式機車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兼有機車的輕便和履帶式車輛越野能力強的特點;第二,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動力、傳動、行動、操縱機件一個都不能少。它雖然是超小型車輛,但看起來也是滿複雜的,至少比一輛機車要複雜得多。

基本信息

研製始末

履帶式機車履帶式機車
早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就熱衷於半履帶式車的研製,先後研製出1t、3t、8t、12t、18t、24t等多種型號的半履帶式車輛,並以HK系列命名。其中,小型的半履帶式車命名為HK100型,由兵器局第6科負責研製,目的是開發一種能空運的半履帶式車輛。研製工作於1939年開始。在研製過程中,參考了奧地利的輕型半履帶式車輛,研製工作進展很快,1940年初就製成了樣車,年內共製成了70輛試生產型車,並進行了廣泛試驗。1941年共生產了420輛,第一輛車於1941年6月5日正式裝備德軍,1942年共生產了985輛;1943年生產了2450輛;1944年共生產了4490輛。研製之初的代號為Kfz.620,定型後命名為Sdkfz.2特種車輛。德文名為kettenLirad,意思是“履帶式機車”。
儘管德國人把它歸入半履帶式車輛一類,但它並不是典型的半履帶式車輛(典型的半履帶式車輛,前部為兩個車輪)。從前面看像機車,從後面看像小型拖拉機,有點像當今的“三輪蹦蹦”和“小手扶拖拉機”。無疑,它的越野機動性和行駛穩定性要優於一般的機車。這也是它能紅火一陣的原因所在。

結構特點

履帶式機車履帶式機車
整個看來,這種履帶式機車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兼有機車的輕便和履帶式車輛越野能力強的特點;第二,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動力、傳動、行動、操縱機件一個都不能少。它雖然是超小型車輛,但看起來也是滿複雜的,至少比一輛機車要複雜得多。
從總體上看,前部是駕駛員席、變速箱和操縱部分,後部為發動機及其各系統。發動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前面的變速箱,再傳到兩側的主動輪上,撥動履帶,推動車輛前進。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側有4個交替排列的負重輪,第1、4負重輪在外側。採用扭桿式懸掛和單銷式鑄鋼履帶;履帶中央有橡膠墊塊,履帶板寬度為170毫米,每側有40塊履帶板,履帶著地長為820毫米。履帶的張緊度可以調節。燃油箱設在履帶兩側的上方,燃油量為2×21升。機車的最大速度達70千米/小時,對於履帶式機車來說,這是相當高的速度了。
動力裝置為奧貝爾公司製造的1.478升4缸、液冷汽油機,跟現在中低檔家用轎車的氣缸排量差不多,但它的最大功率卻只有36馬力,油耗也大得驚人,公路行駛時100千米油耗達16升,越野行駛時更高達22升。
變速箱為機械式,有主、副變速箱各一個,主變速箱有3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副變速箱有高低2檔,這樣,共可實現6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
該履帶式機車的前部結構。猛一看起來,和機車差不多,但比機車要複雜得多。有趣的是,它的轉向操縱機構很特別。駕駛員手把轉動一個角度,機車便開始轉向,這和一般的機車、腳踏車沒有區別。但是,當轉向角度超過15度時,內側履帶的制動器便開始起作用,使內側履帶減速參與轉向。這是這種履帶式機車的“絕話”。儘管如此,它的轉向半徑還是達到4米左右,是比較大的。

衍生車型

履帶式機車履帶式機車
履帶式機車的變型車不多,見到的有以下幾種。
Sdkfz.2/1和2/2型野戰電話線敷設車 2/1和2/2型都叫“野戰電話線敷設車”。有時為了區分,也稱後者為“Sdkfz.2/2型野戰重型電話線敷設車”。兩車的共同特點是,在發動機罩的上方焊上一個支架,裝上捲筒式電話線電纜,但後者的支架尺寸較大,可以裝大型電纜;車體後部掛裝一個兩輪拖車,同樣裝一套捲筒式電話線電纜。其中,2/-T1型只生產了幾輛,2/2型的生產數量稍多些,但也很有限。所以,留下來的Sdkfz.2/2型的照片顯得十分珍貴。
五乘員組履帶式機車 1944年至1945年研製,其特點是將車體後部加長,發動機的功率加大,使後部車廂能乘坐4名乘員。不過,該車只製成一輛樣車,未能批量生產,連一張照片也未能留下。
“休普林卡”無線電遙控爆破車 這是一種遙控車,用於送炸藥包或爆破掃雷。不過,它只保留了履帶式機車的履帶部分,去掉了前面的輪式部分面目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車體的四周裝上了裝甲,正面10毫米厚,側面和後面為5毫米厚。車體後部設有駕駛員席,也就是說,它可以由士兵在車外遙控操縱,也可以有人上車操縱。裝備的無線電設備為UKE6型超短波無線電接收機。從1944年10月到1945年4月,共生產了大約50輛“休普林卡”無線電遙控爆破車。

簡評

履帶式機車履帶式機車
Sdkfz.2履帶式機車的生產總數達7400輛以上,在二戰中廣泛套用,它小巧靈活,越野性好,深受德國大兵的喜愛。除用於牽引輕型火炮和掛裝小拖車外,直接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以及擔任偵察、通信任務的場合也不少。顯然,它比兩輪或三輪帶拖斗的輪式機車的本事要大些。但是,它和其他半履帶式車輛一樣,在越野行駛能力上比不上履帶式車輛,公路行駛能力和可靠性上又不如輪式車輛。這種先天的不足,使它最終難逃進入“戰車博物館”的命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