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書院

屏山書院

屏山書院是一群敬仰著名儒學家柳成龍(1542-1607)的學者於1613年修建的,1863年成為賜額書院(朝鮮時期,獲得國王御賜的書院),書院裡供放著柳先生的牌位。

安東市屏山書院

1、福建武夷山市屏山書院

屏山書院是朱熹幼年從師苦讀的學堂。它坐落在五夫里屏山麓,即今之五夫鄉府前村,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創始人為朱熹的啟蒙老師劉子翬,因他號屏山,故書院也以屏山名之。
屏山書院遺址於1992年12月22日經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第四
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韓國安東市屏山書院

屏山書院是一群敬仰著名儒學家柳成龍(1542-1607)的學者於1613年修建的,1863年成為賜額書院(朝鮮時期,獲得國王御賜的書院),書院裡供放著柳先生的牌位。1868年興宣大院君(朝鮮時期的王族兼政治家 1820 ~ 1898)頒布書院撤廢令時,全國共有47座(其中安東2座)書院被保留下來,屏山書院就是其中之一。屏山書院坐落在洛東江和屏山的懷抱中,景色十分美麗。
屏山書院與洛東江相對的 晚對樓

概要:
屏山書院是朝鮮時代的私立教育機構,為朝鮮著名儒學家、領議政(宰相)柳成龍(1542-1607)所建。位於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豐川面屏山里。1978年3月31日被指定為韓國第260號史跡。書院內收藏文獻3000餘冊,每年農曆3月中旬及9月中旬舉行對朝鮮名宰相西厓柳成龍的祭祀。今天屏山書院作為文化觀光地對遊客免費開放。該書院有名於與自然和諧為一的建築風格,其前方的洛東江、白沙灘、懸崖峭壁加上春季繁花、秋季紅葉勾畫出一幅絕妙風景。
歷史沿革:
屏山書院原是高麗時期位於豐山縣的豐岳書堂。
1572年西厓柳成龍為了培養弟子將其遷移至今天的屏山里。
1607年柳成龍去世,地方儒林追慕其學德於1613年在書院內建立祠堂並供奉其牌位。
1614年改名為屏山書院。此後書院成為培養眾多傑出人士的名門書院。
1629年柳成龍第三個兒子柳袗的牌位也被供奉在書院內。
1863年獲朝鮮哲宗大王親賜匾額並升格為國家賜額書院。
1868年大院君在全國頒布書院拆除令時仍被保存下來。
到今天為止書院都有持續維修,其中大講堂與祠堂是日本殖民時期重新修建的。
屏山書院內的活動
建築布局:
書院中尊德祠、典祭廳、神門是祭祀空間,立教堂、東齋、西齋為教學空間,晚對樓、復禮門、廚舍為生活附屬空間。

3、台灣高雄屏山書院

屏山書院 位於台灣高雄。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鳳山(今高雄)知縣宋永清建於北門文廟左,為高雄最早書院。雍正四年(1726)知縣蕭震移建於城東廟內(今勝利國小校園內)。乾隆間知縣呂鍾琇、吳開福、丁居信等相繼修建。二十九年(1764)知縣王瑛曾復置學田以充經費,規模增大,內附沒義學,不久即廢。據道光三年(1823)張廷欽《鳳儀書院碑記》載:“邑舊治有屏山書院,延山長以課生童,置產歲可得息銀200餘供修脯,官司之。兵燹之後,變為邱墟。”“嗣縣署移建於此,未遑修舉”,遂為台灣新舊各志遺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