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視圖

局部視圖

局部視圖是指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視圖稱之為局部視圖。

局部視圖簡介

局部視圖 局部視圖

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局部視圖可按基本視圖或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

當採用一定數量的基本視圖後,該機件仍有部分結構形狀未表達清楚,且又沒有必要再畫出其他完整的基本視圖時,可單獨將這一部分的結構形狀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圖a所示機件,在畫出主、俯兩個基本視圖後,仍有兩側的凸台形狀和左下側的肋板厚度沒有表達清楚,因此需要畫出表達該部分的局部視圖A和局部視圖B,如圖b。圖中“局部視圖A”用波浪線表示機件投射部分和非投射部分的分界線(該分界線也可用雙摺線或雙點畫線表示)。“局部視圖B”由於投射部分的結構形狀完整,且外輪廓線成封閉,因此波浪線省略不畫。

局部視圖在繪製時,一般在局部視圖的上方中間位置處標註視圖名稱“×”(“×”為大寫拉丁字母),並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並註上同樣的大寫拉丁字母。

視圖

為了便於看圖,視圖通常用來表達機件的外部形狀,所以一般只畫出機件的可見部分,必要時才用虛線表達其不可見部分。視圖種類有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和斜視圖四種。GB/T 1745l一1998《技術製圖圖樣畫法視圖》和GB/T4458.1—2002《機械製圖圖樣畫法視圖》是國家標準關於視圖的規定。

基本視圖

基本視圖的形成

圖1 圖1

在原有三投影面的基礎上,再增設三個投影面,組成一個正六面體,六面體的六個面稱作基本投影面。機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作 基本視圖。這六個基本視圖分別為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後視圖、仰視圖、右視圖。各投影面按圖1所示展開在一個平面上後,各基本視圖的配置如圖2所示。在同一張圖紙內,按圖2配置視圖時,一律不標註視圖的名稱。

六個基本視圖之間仍然符合“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規律,如圖3所示 。

基本視圖的選用原則及套用舉例

圖4 圖4

確定機件表達方案時,主視圖是必不可少的,其他視圖的取捨,要根據 機件的結構特點而定。一般的原則是在完整、清晰地表達機件各部分形狀的前提下,力求製圖簡便。圖4為某一機件的主、俯、左三視圖,可以看出採用主、左兩個視圖,即可將機件的各部分形狀表達完整,俯視圖可以不畫。但由於該機件左、右部分的結構有差異,且形狀較複雜,因此左視圖上虛線和實線重疊,影響圖面清晰度。若添加右視圖來表達該機件右邊的形狀,那么左視圖上用於表達機件右側形狀的虛線可不畫,如圖5所示。顯然從完整、清晰的角度出發,圖5的表達方案較圖4的表達方案好。

向視圖概念

圖6 圖6

向視圖是可自由配置的視圖。繪圖時由於考慮到各視圖在圖紙中的合理布局等問題,機件的基本視圖若不按規定的位置(圖2)配置,可繪製向視圖(圖6)。繪製向視圖時,應在向視圖的上方用大寫拉丁字母標註視圖名稱“×”,並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注寫相同字母,如圖6中的A、B、C三個向視圖。

局部視圖概念

圖7 圖7

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當採用一定數量的基本視圖表達機件後,機件上仍有尚未表達清楚的局部結構,可採用局部視圖。如圖7所示機件的左側凸台。

局部視圖的畫法

圖8 圖8

(1)畫局部視圖時,其斷裂邊界用波浪線或雙摺線繪製(圖7)。可將波浪線理解為機件斷裂邊界的投影,但要用細實線繪製,所以波浪線不應超出機件的外輪廓線,也不能畫在機件的中空處。

(2)當所表達的局部結構形狀完整且外輪廓線封閉時,波浪線可省略不畫(圖8)。

局部視圖的標註

局部視圖可按基本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若中間沒有其他圖形隔開,則不必標註(圖7)。局部視圖也可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並標註,即在局部視圖上方用大寫的拉丁字母標出視圖的名稱“×”,並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影方向,註上相同的字母。如圖8中的“A”局部視圖。

局部視圖的配置

在機械製圖中,局部視圖的配置可選用以下方式:

圖9 圖9

(1)按基本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見圖7中左視圖。

(2)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見圖8。

(3)按第三角投影法(見GB/T 14692)配置在視圖上所需表示物體局部結構的附近,並用細點畫線將兩者相連。見圖9

斜視圖

將機件向不平行於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視圖,稱為斜視圖。壓緊桿的耳板是傾斜的。其傾斜表面為正垂面,在俯、左視圖上均不反映實形,不但形狀表達不夠清楚,畫圖困難,而且不便於看圖和標註尺寸。基於畫法幾何中用換面法求解實形的思想,添加一個與傾斜結構平行且與正投影面垂直的輔助投影面,將傾斜結構向該輔助投影面投射,得到斜視圖,可反映該機件傾斜結構的實形。

斜視圖的畫法

斜視圖通常用來表達機件傾斜結構的形狀,所以在斜視圖中非傾斜部分不必全部畫出,其斷裂邊界用波浪線或雙摺線繪製。

斜視圖的標註

斜視圖通常按投影關係配置,也可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並標註。有時為方便作圖,允許將圖形旋轉某一角度後再畫出,但在旋轉後的斜視圖上方需加注旋轉符號“n”或“n”(旋轉符號是半徑為字高的半圓弧,箭頭指向應與圖形的實際旋轉方向一致),表示視圖名稱的大寫拉丁字母“×”應靠近旋轉符號的箭頭一側。若要特別表明圖形旋轉角度時,可將角度值注寫在字母之後。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表示視圖名稱的大寫拉丁字母必須水平書寫,指明投射方向的箭頭應與要表達傾斜結構的實形的表面垂直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