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

尼特

原名倪貽德,浙江杭州人。早年參加"創造社"進行文學創作,一九二二年畢業於上海美專,以後東渡日本留學,回國後歷任上海美專、東南聯大、廣州藝專、國立藝專等校教授。

基本信息

人名

[近現代](一九零一至一九七零)原名倪貽德,浙江杭州人。早年參加“創造社”進行文學創作,一九二二年畢業於上海美專,以後東渡日本留學,回國後歷任上海美專、東南聯大、廣州藝專、國立藝專等校教授。抗戰開始,曾跟隨郭沫若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抗戰勝利後積極參加民主運動,一九四九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解放後歷任浙江美術學院副院長、全國美協理事、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美術雜誌編輯部主任等職。對中西繪畫理論都有深邃的研究,早年曾有西洋畫概論、水彩畫研究等著作。對引進歐洲繪畫理論和繪畫技法和發展我國的油畫事業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出版有倪貽德畫集等。

NEET

尼特英語NEET)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青年族群,其英文全稱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18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15~34歲年輕族群。

各地的名稱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已開發國家和經濟高增長、生活水平高國家的青年階層中產生。在香港則稱之為雙失青年(失學兼失業的青年);在美國稱為歸巢族(Boomerang Kids),意指孩子畢業又回到家庭,繼續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濟支援;在中國被稱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老本生活;在台灣則被稱為家裡蹲

尼特族的心態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畢業人數逐漸增加,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以及受到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有不少人求職困難四處碰壁,也不願低就高勞動低薪資的工作,造成心理受挫或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不願去從事太辛勞的工作,要求工作輕鬆錢又多,常以參加國考等各項考試為拖延藉口,對親友假裝為全職考生,呈現空等狀態,沒工作也沒升學進修。對於家庭生活的依賴和對於社會生活的不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尼特族亦可以說是“自願性失業”的一種。
中國社會上流傳這樣一段對尼特族的形容:“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尼特族的特性

可分為四類“眼高手低型、喪失自信型、自閉型和家庭溺愛型”。
眼高手低型 對於自己的現實工作有著超出能力的待遇要求,導致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又不願意做。 喪失自信型 因工作經驗失敗,對往後就業心存挫折,信心遭受打擊,不敢再面對就業。 自閉型 從小與社會接觸環境自然隔閡造成。 家庭溺愛型 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升學只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擁有學歷卻不就業,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由。

尼特族衍生的社會問題

尼特族依附家人而不就業,除了本身沒有自行謀生能力外,也造成家人的負擔;而家人的生活供應,並不能長久養到生命結束那天,會加速家庭經濟的危機。不就業的人口增加,相對的社會上要救濟的人數也會增加,整個社會經濟曲線亦會呈現向下的趨勢。家庭氣氛也會連帶受影響,成天不做事的尼特族賴在家中,家人會擔心自己兒女的未來,除非是有錢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養活下一代;不然,多數家庭會產生爭吵,家庭不美滿,人的心理也會有改變。

同名遊戲

基本信息

【遊戲名字】:尼特
【英文名】: Knytt
【遊戲類型】: 動作遊戲
【遊戲語言】: 英文
【開發商】:Nifflas IndePla
【發行商】: Nifflas IndePla
【發布日期】:2007年

遊戲介紹

小尼特被外星人綁架啦!不過在宇宙遨遊時,UFO撞上了一個星球並且撞毀了。還好,小尼特和外星人都倖存了下來,可是UFO卻壞了。小尼特該怎么辦才能找到他回家的路呢?
《尼特》是一個Windows平台上的免費獨立遊戲,看到這個名字和畫面,不禁聯想到了《尼特的故事》,其實,這是《尼特的故事》的前身。
這個遊戲整個遊戲目的就是在星球中尋找11種工具及物品,地圖很大,有一定難度,喜歡《尼特的故事》的朋友也一定要體驗一下這個氛圍輕鬆,音樂悠閒,畫面可愛的遊戲啊!
遊戲操作
上下左右鍵控制方向
Q——查看已收集工具及物品
A——指明離Knytt最近的物品位置
S——跳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