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排打功

簡介

排打功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蓋雖為外壯硬功,而實具內壯軟功之勁也。其練法則用擊扑之法,使筋肉堅實,與捶打各部功夫相同,練法至為簡單。所謂排者,即排磚也。初入手時,所用之排磚,用堅木做成,長一尺闊六尺,厚一寸半,排時用一手握磚之中央,以其外緣側擊,全體各部,皆宜排到。先排大小臂,左右互動行之,由輕而重,各排百下;次排大小腿,排左腿則右手握磚,排右腿則左手握磚;次排胸腹,亦左右交行,握磚之手,亦如排腿,末排後肩。如此每日晨夕受排一次,每一次各部皆排百下,用木磚排練。 一年之後,更換窯磚,亦依前述次序排練。更過半年,則易金磚。金磚者,以銅鐵鑄成之磚,非真金也。亦練半年,則功成。全身各部之肌肉,即堅實異常,縱不能與刀槍不入之鐵牛功等比美,然用拳腳踢打,亦不至於受傷矣。然在排練軟當各部時,須將氣鼓足,毋使傷及內部。大約一呼吸間擊一下,每擊一下之後,宜吐氣一口,然後更鼓氣受排,亦可兼排頭殼各部,使成頭肘功。前後共練二年,必可成就。此法在北五省之技擊家,視與溜腿柔骨等法同樣緊要,為學拳者所必修;南人則習者甚鮮。在少林寺與打木人功並駕齊驅也。

功法

正式練習時,可採用站立式(兩腿開立.兩腳間距離同肩寬,見田1)或馬步樁(圖2)姿勢進行.站好後,用單手或雙手持砂袋(或木棒等其它器材;,根據自己鍛鍊的目的和需要,搏身體頭頸部(圖3—4)、肩臂部(圖5—6)、胸肋部(田7~8)、腰背部(圖9~10)、腹聘部(圖11—12)、腿膝部(田13)、脛躁部[圖14),足背部(圖15)等位置依次進行有意識的掄拍、抽打、撞擊(一般在擊到身體薄弱部位如頭頸部、腰肋部、檔部及骨髂關節部位時,用力要適當.局部和全身部位掄拍的次數,可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體質悄況靈活掌握)。擊打、掄拍的順序應由上至下進行,也可進行身體局部的專門訓練,但要注意,用力要從安全形度出發,輕重要根據不同的部位和鍛鍊的程度具體掌握。著力點要均勻、密集,待感到該部位擊拍後產生熱、脹、酸、麻等感覺時為宜.砂袋練習由於製作的材料和裝料,質地都較柔軟,因此比較安全。如感覺適應,準備進一步加強功法的深度,即可採用木板、木棒、磚石、排棍的擊打練習。具體程式和方法均與上同。由於這些器材接觸身體部位面積 較小,質地較硬,單位力量相應加大,因而也就提高了鍛鍊的效果(但具體訓練時要慎重,尤其在打到骨骼易受傷及要害部位時).(7)少林·排打功”的練習,應採用‘逆呼吸法’配合發聲的鍛鍊.在擊打·的同時,要注意呼氣,此時不僅“丹田”部位,而且受擊的部位均要適當“充實、緊撐”,使之達到‘內外一體,氣力
合一,以聲助力‘。在擊打的間隙,隨著動作、速度的頻率,配合相應的吸氣.在吸氣時,要注意口齒相合.儘量做到探、滿、用

功法圖示

少林排打功少林排打功
少林排打功少林排打功

、、、、、

少林排打功少林排打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