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觿茅

小觿茅

小觿茅,禾本科觿茅屬草本植物,穎果狹長圓形,長約1.5毫米,稈直立,高5-11厘米,具5-15節,節具極微倒髯毛至幾無毛,節間很短,基部節間長為1-5厘米,上部者長達10厘米,多分枝。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小觿(xī)茅(南京大學學報,圖版41)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稈直立,高5-11厘米,具5-15節,節具極微倒髯毛至幾無毛,節間很短,基部節間長為1-5厘米,上部者長達10厘米,多分枝;葉鞘除最上一節外,都遠長於節間、無毛,疏鬆包稈,脊自葉片主脈延續至葉鞘基部,邊緣薄紙質;葉舌乾膜質或薄紙質,與葉鞘邊聯合,呈截形或弧形,邊緣波狀,無毛,高0.5-0.7毫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3.5厘米,寬1-2.5毫米,先端短漸尖,除葉基部兩邊緣有數枚疣基毛外,余均無毛,上面淺棕色,下面灰褐色,最上面的葉片較小,但不呈鑽狀。

小觿茅小觿茅

花序特徵

小觿(xī)茅總狀花序2,成熟後極叉開,花序梗短裸露,長1-2.5厘米;總狀花序軸三棱形,棱邊緣較平滑,無毛,也不粗糙;小穗柄長約0.3毫米,互動排列在軸的一側;小穗長圓形,暗棕紅色,紙質,長3-3.5毫米,無毛,基盤無毛;第一穎鑽形,與小穗等長或略短,先端長漸尖,幾呈芒狀,背具脊,脊緣粗糙,邊緣稍薄,無毛;第二穎與小穗等長,長圓形,先端長漸尖,幾呈芒狀,背部具明顯的脊,脊緣呈翼狀,翼緣粗糙,側面無毛,邊緣透明,薄紙質或膜質,有極疏的短毛或幾無毛;第一外稃長約為第一穎之半,長圓形,透明膜質,邊緣具極少短纖毛或幾無毛,無脈,無內稃;第二外稃稍短於第二穎,對摺,透明膜質,幾無毛,先端幾乎不裂,具1脈,脈延伸成一短直芒,芒長0.5-2(-2.5)毫米,不伸出或伸出小穗之外,無內稃;雄蕊2,花葯黃色,長約0.5毫米,花柱基部短聯合,長約0.4毫米。

生境分布

小觿(xī)茅產於中國台灣省。模式標本采自台灣省。

物種鑑別

由於植株矮小,叢生,高僅5-11厘米,多分枝,節間短,節幾無毛;總狀花序梗短裸露,花序分叉角度大於90°,小穗長3-3.5毫米,二穎先端長漸尖,第二穎背具脊呈翼狀,第二外稃背脈延伸的芒不露出小穗或僅露出1-2毫米等特徵與(xī)觿茅DimeriaornithopodaTrin.明顯有別。

禾本科·觿茅屬、玉蜀黍族植物

玉蜀黍族(Trib. Maydeae Dumort.),族名模式:玉蜀黍屬(Zea Linn.),大都自然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全世界約有9屬35種,中國自然分布有2屬4種;常見栽培有3屬6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