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鷗

小燕鷗

小燕鷗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鳥類,它體型小巧,身長約28厘米、翼展約53厘米。是一種普遍的夏候鳥,腳橙黃色,前額有一塊三角形白斑,通常出現於海岸,沼澤,河口,魚塭等地帶。 

基本信息

簡介

名稱:小燕鷗

學名:Sterna albifrons

分類:鷗形目、鷗科、燕鷗屬

身體大致為灰與白色,頭頂至頸後為黑色,額頭白色。他於烏蘇里地方的最南部、朝鮮、日本本州島、中國東北長白山……等地避寒。

特點

小燕鷗到了春季,會將保暖的冬羽褪卻,換成夏羽。在夏羽時,嘴呈黃色,先端黑色,腳橙黃色,身體為灰白色,背部灰色,頭頂、後頸及過眼線黑色,使得額前形成一塊三角形白斑,成為與眾不同的識別特徵,飛行時初級飛羽外側呈灰黑色,翼下白色,尾上覆羽至尾羽白色。冬羽時,大致似夏羽,但嘴為黑色,腳呈黑褐色,且頭部的黑色部分範圍變窄。小燕鷗分布在世界各地,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澳洲。在我國各地海邊、河口都可見到。

小燕鷗小燕鷗

分布

小燕鷗分布在世界各地,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澳洲。在我國各地海邊、河口都可見到。

習性

小燕鷗小燕鷗

小燕鷗在彰濱工業區附近、溪口南岸、火力發電廠與污水處理池一帶之水域覓食生活。通常成群於潮間帶、沼澤、魚塭上空飛翔盤鏇,如發現水中魚蝦,即刻俯衝捕食,捕獲後立即離水升空,不在水面浮游。每年3月來台,在海邊沙礫地擇地營巢。

較喜沿海水域,有時在內陸淡水區。歇息於突出的高地如釣魚台及岩石。飛行有力,從高處衝下海面取食。

覓食時,常會在空中定點鼓翼,瞄準目標後即俯衝入水捕食。

繁殖

小燕鷗是夏候鳥,大都集中在砂洲繁殖,4-7月為繁殖期,築巢於砂灘地,以灘地上的小珊瑚碎屑累積成巢,或選擇顆粒較小的砂地坐一淺坑即下蛋。每巢產卵2~3個,卵為乳白色,上布淺色褐斑,外形較其他燕鷗小且尖,孵化期約三周。繁殖季節結束,再返回南洋等熱帶地區度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