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綜合徵

多發性結節 甲狀腺腫 甲狀腺腫大

基本信息

概述

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綜合徵即McCune-Albright綜合徵,又名多發性骨纖維化(osteitisfibrosadisseminate)、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症(osteodystrophiafibrosa)、多發性纖維骨發育不良,多發性纖維結構不良、多發性纖維異常增殖症、Albright綜合徵,Albright-McCune-Stenberg綜合徵、棕色斑綜合徵,骨纖維性發育異常-色素沉著性綜合徵。其臨床主要特徵為:
①多發性骨纖維異常增殖、纖維性骨炎,病理性骨折等;
②皮膚色素沉著,呈黃褐色或黑褐色的邊緣不規則的色素斑,色素沉著處常與病變骨骼的相應皮膚區域或按神經節段水平分布;
③各種內分泌異常,多見性早熟,甲狀腺功能亢進、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徵,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

病因

小兒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綜合徵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本病徵首次報導至今已50餘年,其病因至今尚不明了。
(二)發病機制
目前對本綜合徵引起內分泌紊亂機制探討較多,主要提出以下幾種假說。
1.中樞性最早Albright提出丘腦病變引起內分泌紊亂,亦有人認為系顱底骨質的纖維異常增生,壓迫腦組織,干擾了下丘腦功能,Warrick等認為其內分泌變化系下丘腦釋放激素異常分泌結果,故有些患兒表現出真性性早熟,有些作者報導性早熟系顱內腫瘤引起,但上述假說尚不能解釋以下三點:
①性早熟為什麼大多屬假性性早熟;
②為什麼大多數性早熟的頭顱X線檢查未能見到有顱底骨質的改變;
③為什麼女性較男性發病數為高。
2.周圍內分泌腺靶器官功能自主性許多事實表明本病徵伴隨著各種內分泌疾病,在其相應內分泌靶器官存在著功能自主性,但也不能全部闡明本病徵的內分泌紊亂,而且不能解釋內分泌紊亂與骨病之間的關係以及由中樞原因引起的內分泌紊亂。
3.3′5環磷酸腺苷(cAMP)和3′5磷酸鳥苷(cGMP)介導機制大量事實表明本病徵可伴隨垂體,甲狀腺,性腺,甲狀旁腺,腎上腺等受累,上述靶器官細胞產生激素及其活性受激素受體,鳥核苷酸調節單位,腺苷酸環化酶激活系統和蛋白激酶系統調節控制,有認為本病徵所產生內分泌紊亂系由上述各種調節系統中某一環節功能異常所致,丘腦下部調節性多肽是通過cAMP的媒介作用影響垂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當丘腦下部調節性多肽與垂體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後,細胞內cAMP的濃度即發生變化,由於細胞內cAMP濃度的增加,可導致某些蛋白激酶的活化,從而促進分泌小泡與細胞的融合,加速激素的分泌,同時又控制垂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使垂體合成激素加快,用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刺激垂體組織時,細胞內cGMP濃度降低,同時cAMP濃度增加,cAMP的減少和cGMP的增加程度與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劑量有關。
對骨骼系統病變,目前仍認為可能與先天性成骨細胞的原始間葉組織活動異常轉變為纖維細胞有關,亦有認為不能排除局部骨細胞對甲狀旁腺素敏感性增加,導致骨轉換率增加。

症狀

小兒纖維性骨營養不良綜合徵的症狀:
低磷血症多發性結節高鈣血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大鹼性磷酸酶增高滿月臉
本病徵男女均可患病,為女性多見,多在兒童時期發病而至青年時期有明顯表現,主要表現如下。
1.內分泌異常
(1)性早熟:本綜合徵可伴隨多種內分泌異常,其中以性早熟多見,性早熟以假性性早熟為多見,其臨床表現以發育順序改變為最常見,陰道流血常是性早熟的最早表現,隨後逐漸出現其他性成熟特徵。
(2)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為本病徵第2常見病,幾乎有1/3病兒有甲狀腺腫大,其中大多數病例,臨床,內分泌激素測定和組織學檢查,均證實有甲亢存在,組織學上表現多發性結節性甲狀腺增生或膠樣甲狀腺腫,亦可呈濾泡性腺瘤,血清中TSH水平是低的,對TRH激發試驗,TSH常呈抑制性反應。
(3)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本病徵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其臨床表現可以不典型,主要因骨骼生長加速在性早熟時亦可出現或因下肢骨病變引起畸變而影響身長,亦可因性早熟加速骨骼融合,所以患者10多歲時,即出現肢端肥大症。
(4)庫欣征:臨床表現常不典型,無明顯滿月臉,皮紋,肥胖,但生長延遲經常是診斷皮質醇過多的重要線索。
(5)低磷血症性佝僂病:本病徵有佝僂病表現和低磷血症,鹼性磷酸酶增高,但病因不明,有人認為系腎臟對甲狀旁腺素異常敏感而導致尿磷排出增加,低磷血症,鹼性磷酸酶升高,高鈣血症和血漿甲狀旁腺素水平升高,強烈提示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2.多骨性骨纖維異常增生本病徵的骨病呈緩慢進行性過程,骨病的嚴重程度表現不盡相同,許多病例可在輕微外傷後,產生病理性骨折,畸變,生活自理困難,少數病例病變可穩定多年,有作者提出,本病徵骨病在20歲以後,可自行緩解,對本病徵所致的骨病變是否會惡變?至今,大多數報導骨病不會產生惡變,但亦有指出:對近期內病變處生長迅速,疼痛,鹼性磷酸酶異常增高,則應密切注視惡變可能。
3.皮膚色素沉著為本病徵的三大特點之一,皮膚色素呈黃褐或黑褐色耳邊緣不規則的色素斑,類似神經纖維瘤的咖啡牛奶斑,色素沉著出現時間,可在其他特徵性症狀出現後產生,少數病人可無此征,色素斑多出現於骨骼病變側,臨床以面部,頸部,脊柱旁及臀部為多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