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育遲緩推拿

生長發育遲緩(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

小兒發育遲緩推拿 - 概述

人的生長發育是指從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過程。生長和發育是兒童不同於成人的重要特點。生長是指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可有相應的測量值來表示其的量的變化;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生長和發育兩者緊密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生長的量的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器官、系統的成熟狀況。生長發育遲緩(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

小兒發育遲緩推拿 - 病因

1、全身性疾病
如慢性心肝腎疾病、先天異常、嬰兒期慢性腹瀉等,易導致全身性發育遲緩。
2、餵養次數不夠頻繁
有些媽媽被告知每三、四個小時餵一次奶就夠了;還有一些媽媽誤以為寶寶應該按時餵奶,人為地制定寶寶的吃奶時間;而有極少數寶寶則天生比較安靜嗜睡,不是很積極地吃奶。
新生兒應該平均每24小時餵奶10到12次。有些寶寶不用吃這么頻繁,有些寶寶卻需要更頻繁的哺乳才能夠成長。如果寶寶每天吃奶次數在10次以下而又體重增長緩慢,媽媽應該採取措施,增加餵奶次數,以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
3、熱量攝取不足
有些媽媽的乳汁雖然十分充足,但是由於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沒有得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即使小便數量正常,發育也良好,仍然會體重增長緩慢。有些時候是因為媽媽誤以為應該人為地限制寶寶對於每一邊乳房的吸吮時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
對於前一種情況,媽媽應該儘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讓寶寶決定什麼時候吃夠了,吃空一邊再換到另一邊。對於後一種情況,媽媽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喚醒寶寶繼續吃奶。比如先讓寶寶盡情吸吮,在瞌睡來臨時換到另一邊餵;還可以在寶寶將要睡著時換尿片,以便喚醒孩子。有些寶寶只需要一邊乳房的奶就吃飽了,有些則需要兩邊乳房的奶才能夠滿足成長的需要。
4、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效率不高
每次餵奶時,寶寶一開始的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汁“下來”。媽媽乳汁“下來”之後,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應該伴隨著吞咽。最初的飢餓感被滿足後,寶寶的吸吮會緩慢下來。如果媽媽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可能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住奶頭,也可能沒有進行有效吸吮。這時最好斷開,重新讓寶寶銜叼。

小兒發育遲緩推拿 - 臨床診斷

臨床上生長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可伴或不伴智力障礙,第二性徵不發育。對於由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生長發育遲緩,因症狀、表現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這種原因引起的患兒身材矮小,有時四肢不成比例,牙齒髮育緩慢,並伴智力障礙;青少年還可出現聲音沙啞﹑少言懶語﹑臉部浮腫﹑甲狀腺腫大﹑頭髮脫落﹑皮膚乾燥﹑脈搏緩慢﹑體重增加和嗜睡等。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查甲狀腺功能即可明確診斷。

垂體性侏儒症

患兒可能出生時身長﹑體重正常,但數個月後軀體生長遲緩,多在2~3歲與同齡兒童差別顯著;生長速度極為緩慢,但體態一般勻稱;成年後升高不超過130厘米,智力正常,性器官不發育,第二性徵缺如。此類患者查生長激素水平明顯降低,近80%患者病因不明,常被診斷為特發性生長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患者還有可能繼發於下丘腦-垂體腫瘤,如顱咽管瘤﹑神經纖維瘤,或者顱內感染等。

特納綜合徵

因缺一條X染色體,又稱為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徵。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一般不超過150厘米,可伴輕度智力障礙,閉經,有特殊面容,第二性徵不發育。

克氏綜合徵

這是一種細胞遺傳疾病,多為染色體異常,多一條X染色體,又稱睪丸曲細精管發育不良。主要表現為第二性徵發育不良,無喉結、鬍鬚、腋毛和陰毛,睪丸小,但身材高大,可達170cm以上,且下半身長於上半身,智力正常或輕度障礙。
其他:如軟骨營養不良、糖原累積症及黏多糖增多症等,也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前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目前無特殊辦法治療;後兩種為酶缺乏引起,可針對病因治療。
在兒童發育過程中,家長需密切關注兒童的發育如智力﹑身高﹑體重﹑第二性徵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小兒發育遲緩推拿 - 推拿治療

1、補脾經10分鐘、清肝經10分鐘
2、搗小天心5分鐘、揉二馬15分鐘、陽池10分鐘、推三關5分鐘
3、掐五指節7遍
4、捏脊5遍、點揉華佗夾脊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