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水腫推拿

水腫指人體水液瀦留,泛溢肌膚,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腫,小便短少的病證。水腫為水液代謝紊亂,屬於津液疾病,津液代謝主要由肺、脾、腎完成,故水腫責之於肺、脾、腎功能失調,《內經》有“肺水”、“脾水”、“腎水”記載。元代朱丹溪將水腫分為“陽水”和“陰水”兩類。《內經》提出“開鬼門,潔淨府”,即發汗和利小便治療水腫的原則至今仍具有臨床指導意義。小兒水腫好發於2~7歲,夏秋季多見,陽水為多。以起病急,病程短,易康復,預後好為特徵。西醫水腫是症狀,多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以及多種代謝與免疫性疾病。小兒推拿治療水腫有一定作用。

概述

水腫指人體水液瀦留,泛溢肌膚,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腫,小便短少的病證。
水腫為水液代謝紊亂,屬於津液疾病,津液代謝主要由肺、脾、腎完成,故水腫責之於肺、脾、腎功能失調,《內經》有“肺水”、“脾水”、“腎水”記載。元代朱丹溪將水腫分為“陽水”和“陰水”兩類。《內經》提出“開鬼門,潔淨府”,即發汗和利小便治療水腫的原則至今仍具有臨床指導意義。
小兒水腫好發於2~7歲,夏秋季多見,陽水為多。以起病急,病程短,易康復,預後好為特徵。西醫水腫是症狀,多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以及多種代謝與免疫性疾病。小兒推拿治療水腫有一定作用。

病因病機

水腫的基本病機為水液瀦留,泛溢肌膚。由於肺為水之上源,主宣發,通調水道;脾屬土,土製水,脾又運化水濕;腎主水,負責溫煦、蒸化水液。一旦肺、脾、腎功能受損,水液失於常道,瀦留,泛溢皮膚就形成水腫,而損傷肺脾腎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外感、乳蛾、丹痧、瘡瘍,或稟賦不足,或胎毒內蘊,或飲食失調。其中,外感風邪,瘡毒入侵,乳蛾之後,永腫初發者多為陽水,陽水以上半身腫為特徵;病程長,反覆水腫者多為陰水,陰水以下半身腫為特徵。

診斷

診斷要點

1.眼瞼、面部、下肢或全身皮膚光亮腫脹,按之凹陷,隨手而起。
2.多有尿量減少,甚至尿閉,部分患兒血尿,常伴血壓增高。
3.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可有紅細胞、白細胞、尿蛋白、管型等。

小兒常見水腫病症

1.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一組急性發生的感染後免疫異常的瀰漫性腎小球炎性病變。起病急,水腫明顯,伴血尿、少尿、高血壓。
2.腎病綜合徵簡稱腎病,是由於1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導致大量血漿白蛋白丟失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徵,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顯水腫為特徵。

治療

(一)治法
開鬼門,潔淨府,即發汗和利小便為水腫的基本治法。陽水屬實,配合發汗解表,清熱解毒;陰水屬虛,配合健脾益肺,溫腎利水。
(二)基本方
頭面四大手法(共操作l~3分鐘)分陰陽與運土入水(各1~3分鐘)清補肺、脾、腎經(根據虛實確定補瀉,每穴1~5分鐘)推上三關與掐揉二扇門(各1~3分鐘)清小腸與膀胱(任選其一,1~3分鐘)清天河水與搗小天心(清天河水3—5分鐘,搗小天心1分鐘)推七節骨與兩腎區(七節骨分別運用揉、推、振按、叩擊、擦等手法,並根據虛實確定上行與下行方向,令局部透熱。兩腎區揉擦令熱)點關元與三陰交(令熱)
方解:頭面四大手法疏風解表,長於消目胞浮腫;分陰陽分寒熱,化水氣;運土入水瀉水排濁。肺脾腎為制水之髒,或清或補,促功能恢復。上三關與二扇門發汗逐水,清心腸與清膀胱行水;清天河水與搗小天心利水,兼能清熱解毒;上推七節骨溫陽化氣行水,下推七節骨與揉腎區利水瀉濁;點關元與三陰交調陰陽,利水氣。全方體現開鬼門,潔淨府思想,以清瀉見長,適用於各種水腫。

操作指南

1.偏於上半身腫,以發汗為主。宜分陽重陰輕,或只分陽,配伍上三關掐揉二扇門,上推七節骨。偏於下半身腫,以利尿為主,宜分陰重陽輕,或只分陰,配伍清小腸或膀胱,下推七節骨。
2.肺脾腎三髒宜分清虛實,分別用之。但水腫總為水液瀦留,又稱“水毒”,小兒水腫之前還常常有感染與發燒,故肺、脾、腎三髒清法運用較多。清肺發散水氣,清脾化水濕,清腎利尿消腫,配合清小腸和清膀胱構成小兒推拿利水經典處方。小腸與膀胱其實位置相近,小腸位於小指尺側緣,膀胱位於小指尺側與小魚際尺側緣。
3.關元配合三陰交為溫陽化氣行水常規操作。關元溫助陽氣,又能利水,三陰交清熱下行,引水從小便排出,二穴相須為用,無論虛實,用之均佳。操作時,一手拇指置於關元,定點揉、摩、振顫,以局部透熱為度,另一手拇指交替按揉三陰交,一上一下,以和陰陽。
4.前關元、後腎區為腎與膀胱體表投影區,以輕柔手法操作令熱,對腎功能有益,應充分重視。
5。明清文獻多處記載水腫方“分陰陽二百,推三關二百,退六腑二百,推脾土三百,運土入水一百。上用姜蔥湯推之。忌鹽並生冷,乳食亦少用”(《小兒推拿妙訣》)。其方可用,其姜蔥湯為介質可參考。

辯證加減

1.風水腫水腫眼瞼始,繼而四肢、全身。以起病急,來勢速,顏面腫甚,尿少或尿血,伴發熱惡風,無汗,咽痛,苔薄白,脈浮為特徵。治宜宣肺發散。基本方重點操作頭面四大手法、清肺經、推上三關、掐揉二扇門。加拿肩井、拿風池各l一3分鐘。
2.濕熱浸淫以小便黃赤短少,伴膿皰瘡、癤腫、丹毒等,低熱,煩渴,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特徵。治宜清熱解毒利濕。基本方重點清小腸、清膀胱、清天河水、下推七節骨。加清心經、退六腑各1~2分鐘。
3.肺脾氣虛以浮腫不明顯,或僅見面目浮腫,面色少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納少便溏,小便少,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為特徵。治宜益氣消腫。基本方重點推上三關,掐揉二扇門,推上七節骨。加按揉足三里、陰陵泉,橫擦肺俞、脾俞各1—3分鐘。
4.脾腎陽虛以全身浮腫,腰腹下肢為甚,按之深陷難起,病程長,畏寒肢冷,面白無華,神倦乏力,小便滴瀝,大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為特徵。治宣溫陽化氣行水。基本方重點補脾經、腎經,推上七節骨,關元配合三陰交。加揉腎俞、脾俞、摩湧泉各1~3分鐘。

注意事項

1.早期應臥床休息,後期逐漸增加活動。
2.應限制鈉鹽及水的攝人,少尿和高度水腫更應忌鹽。
3.療效指標為水腫和小便情況,治療期間可每天記錄小便次數和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