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扁桃體炎推拿

扁桃體炎,中醫稱為乳蛾,又名喉蛾,指咽喉兩側喉核(即齶扁桃體)發生紅、腫、疼痛的一種病證。腫在喉核,形似乳頭,狀如蠶蛾,故名之“乳蛾”。臨床多雙側同時發病。西醫有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以高熱、咽喉紅腫疼痛為特徵,起病急,全身症狀重,多參考“發熱”、“(重)感冒”等疾病的治療。慢性扁桃體炎俗稱“大扁桃”,以小兒扁桃體慢性腫大,並在季節(春秋多)變化或感冒時症狀加重為特徵。推拿調治慢性扁桃體炎有優勢。

概述

扁桃體炎,中醫稱為乳蛾,又名喉蛾,指咽喉兩側喉核(即齶扁桃體)發生紅、腫、疼痛的一種病證。腫在喉核,形似乳頭,狀如蠶蛾,故名之“乳蛾”。臨床多雙側同時發病。
西醫有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以高熱、咽喉紅腫疼痛為特徵,起病急,全身症狀重,多參考“發熱”、“(重)感冒”等疾病的治療。慢性扁桃體炎俗稱“大扁桃”,以小兒扁桃體慢性腫大,並在季節(春秋多)變化或感冒時症狀加重為特徵。推拿調治慢性扁桃體炎有優勢。

病因病機

本病多為慢性過程,其基本病機為正虛熱毒未盡,痰瘀互結於喉核。正虛可因稟賦不足,或病久未愈,或營養不良,或調護失宜,致肺脾氣虛,或肺腎陰虛。氣虛,土不生金,衛表不固,易於感冒,感冒之後不能及時托毒外出;陰虛,虛火上炎,熏灼喉核。小兒外感,如感冒、鼻炎、發燒、咳嗽,特別是急性乳蛾(外邪侵襲,內熱上攻,火熱邪毒搏結喉核)等治療木徹底,致邪氣留戀,餘毒未清,餘熱未盡。氣血運行受到影響,氣滯、血瘀、痰濁內生。痰氣交阻,痰瘀互結,痰熱相合,與未解之邪毒膠著、種植於喉核,使喉核肥大、腫硬,發為本病。

診斷

診斷要點

1.喉核長期腫大(多力Ⅱ、Ⅲ度),左右不對稱,表面不光滑,顏色不均勻,色紅或絳,痛或不痛。
2.伴咽喉不適、咽癢、異物感、咳嗽、清嗓等局部症狀。急性發作時紅腫疼痛較甚,吞咽困難,甚至寒戰高熱。

鑑別診斷

1.咽白喉
為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咽部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全身毒血症為主要特徵。輕者發病較緩,伴全身不適,發熱不甚,咽痛尚輕;重者起病急,咽痛劇烈,可伴有高熱、煩躁、呼吸急促等。臨床檢查以腫大扁桃體和咽部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堅韌而厚,不易剝離,若勉強除去則易出血為特徵。
2.抽動症
以局部抽動並伴有長期清嗓為特徵,但扁桃體一般不腫大。

治療

治法

扶正祛邪為本病基本治法。扶正重在肺脾腎三髒,以補氣和養陰為主;祛邪重在祛除外感未盡之邪和內生之痰濁、瘀血與濕毒。喉核腫大,宜利咽散結。

基本方

三補方(補肺經、補脾經、補腎經各1—3分鐘)推上三關(3~5分鐘)清天河水與天柱骨(均以局部潮紅為度)掐揉二扇門與拿風池(各1~3分鐘)捏擠板門與按揉膻中(捏擠板門10次;按揉膻中l—2分鐘)捏脊並拿肩井(3^-5次捏脊後,末次從龜尾向上捏至大椎時,就勢將肩井處皮膚拿起並翻卷。操作1分鐘)咽喉局部操作(見操作指商)
方解:補肺經、補脾經和補腎經調補肺脾腎,增強小兒抵抗能力和適應能力,預防感冒,防治慢性扁桃體炎。推上三關為溫、為補、為升,托毒外出。捏脊配合拿肩井益氣昇陽,發散外邪。清天河水和清天柱骨針對餘熱未清,掐揉二扇門和拿風池針對余邪(毒)未盡,捏擠板門與按揉膻中針對痰濁、瘀血和氣滯。全方攻補兼施,整體和局部調理並重,利咽並散結。

操作指南

1.三補方應該根據具體小兒肺、脾、腎虛的程度選擇或合併運用。反覆感冒,多補肺經;消瘦厭食,多補脾經;發育不良,多補腎經。在此基礎上,推上三關加強補益效果。
2.清天河水和清天柱骨,掐揉二扇門和拿風池,捏擠板門與按揉膻中也應選擇或合併運用。清天河水和清天柱骨針對餘熱未清,以時時低熱,咽紅赤,扁桃體紅絳為特徵。掐揉二扇門和拿風池針對余邪(毒)未盡,以反覆感冒,晨起流涕、噴嚏為特徵。捏擠板門與按揉膻中針對痰濁、瘀血和氣滯,以清嗓頻繁,胸悶,喉間痰鳴為特徵。
3.咽喉局部操作為特色手法,近治作用明顯,利咽散結效果顯著,但手法不宜太重以患兒能忍受為佳。①縱向推抹。抱兒同向坐於腿上,醫者雙手從兩側圍住兒頸,以食指橈側分別貼於喉結兩側,先橫行推抹,去重回輕1分鐘,後以食指指腹在喉結兩旁從上向下推抹10餘次。②拿人迎。取坐位或仰臥位,醫者以揖指與其餘四指分別置於兩側人迎穴輕拿之,1分鐘。③點揉上廉泉及喉核穴。上廉泉位於正中線,下頜下緣與舌骨體之間的凹陷中,以拇指或中指3揉1點;喉核穴為喉結與同側下頜角連線外上1/3與內下2/3交界處,以拇食二指相對,向扁桃體方向3揉1振,每穴1分鐘。④輕揉天突1分鐘。⑤喉科擒拿法。與患兒相對而坐,一手握其手腕,拇指與患兒拇指相對,在握腕手下壓患兒拇指時,另一手拇指扣撥患兒雲門或中府,下壓和扣撥均達患兒最大忍受度,操作1次即可。⑥喉結兩旁取痧。

辯證加減

1.肺脾氣虛以反覆感冒,咯痰清稀,面色無華,神疲,聲低,月陡,舌淡,苔薄,脈濡,指紋浮為特徵。治宜補益肺脾,利咽散結。基本方重點補肺經,補脾經,捏脊並拿肩井。加揉外勞、一窩風各1—2分鐘,開璇璣3~5遍,丹田操作透熱為度。點揉足三里l~3分鐘。
2.肺腎陰虛以反覆咽部不利,咽於口燥,清嗓頻頻,乾咳,兼唇紅,顴赤,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指紋色絳為特徵。治宜滋養肺腎,清咽利喉。基本方重點補‘腎經,清天河水與天柱骨。加清心經、清肝經各1~2分鐘,揉二馬1~3分鐘,按揉三陰交1~2分鐘,擦湧泉令熱。
3.痰瘀互結以咽部異物感,吞咽不剩,清嗓頻頻,每因激動、憂鬱而加重,喉核腫硬,舌有瘀點,苔灰,脈澀,指紋滯澀為特徵。治宜化痰逐瘀,利咽散結。基本方重點清天河水和清天柱骨,掐揉二扇門和拿風池,捏擠板門與按揉膻中。加掐揉小橫紋、四橫紋各5~10遍,順運內八卦1~3分鐘,分推腹陰陽1分鐘。
4.急性發作
(1)風熱邪毒引發:每因外感咽喉疼痛加重。以腫脹明顯,局部掀紅,吞咽或咳嗽時疼痛加劇,兼發熱惡寒,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指紋浮紅為特徵。治宜疏風清熱,消腫解毒。基本方重點清天河水,清天柱骨,掐揉二扇門,拿風池。加頭面四大手法2~3分鐘,掐揉合谷、曲池各30秒,捏擠大椎10次。
(2)肺胃熱毒引發:每因飲食、情志失調而咽部疼痛劇烈,連及耳根、頜下,喉核紅腫,表面黃白色膿點,咽峽紅腫,吞咽困難,頜下痰核,伴高熱,口渴喜飲,痰黃稠,口臭,腹脹,舌質紅,苔黃,脈洪大,指紋絳為特徵。治宜清肺胃熱毒。基本方重點清天河水和清天柱骨,按揉膻中和揉板門,喉科擒拿法。加清肺經、清胃經各3~5分鐘,退下六腑1~3分鐘,推箕門(蘸涼水拍3~5遍,推至局部潮紅)。

注意事項

1.加強鍛鍊,增強體質。保持口腔清潔,食後漱口,早晚用淡鹽水漱口。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
2.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疾病,如急慢性鼻炎、咽炎、中耳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