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臭推拿

中醫認為,口臭是由於胃熱或食積所致。胃熱的孩兒表現為舌紅苔黃膩、大便乾結、小便黃赤,或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而食積則與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有關。這些小孩表現為長期食欲不振而面黃消瘦。

小兒口臭推拿-概述

中醫認為,口臭是由於胃熱或食積所致。胃熱的孩兒表現為舌紅苔黃膩、大便乾結、小便黃赤,或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而食積則與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有關。這些小孩表現為長期食欲不振而面黃消瘦。

小兒口臭推拿-症狀

臭雞蛋味
罹患爆發性肝炎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肝功能嚴重損害,病兒常呼出一種特徵性臭味,類似於臭雞蛋味,醫學上稱為肝臭。表明肝臟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腐敗性臭味
多禍起口腔炎症(如牙齦炎)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不良。爛蘋果味:糖尿病患兒病情惡化到酮症酸中毒階段,從鼻腔里排出一種怪味,因類似於腐爛蘋果的氣味。
膿性口臭
多為寶寶鼻腔異物、萎縮性鼻炎、鼻竇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疾病的病灶處,形成的潰瘍、糜爛、化膿所引起。
酸味
多見於寶寶胃腸功能紊亂。
血腥味
多見於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大蒜味:青少年不慎接觸了有機磷農藥,導致有機磷農藥中毒,其呼氣、嘔吐物可散發出較濃的大蒜味。
魚腥味:主要見於三甲胺尿症的病兒,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代謝缺陷病,其身體和呼出的氣息有一種魚腥味,俗稱“魚腥綜合症。不是所有的口臭都意味著疾病臨身。比如吃了大蔥、蒜、韭菜等氣味強烈的食物後;口腔內有積奶或食物殘渣長時間存留;過多吃零食,而吃後又不及時漱口或刷牙等,口氣也可變味。不過,這些都屬於暫時性口臭,只要調整食譜、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即可消失。

小兒口臭推拿-病因

①餵食不當,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②胃腸道炎症。嬰幼兒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胃腸道發炎。
③濫用抗生素,使胃腸道內菌群失調,正常細菌,如乳酸桿菌受到抑制,雜菌卻大量生長繁殖。
④天氣變冷,機體抵抗力低,肚子受涼也可引起消化不良。

小兒口臭推拿-臨床表現

腹瀉

消化不良分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單純性消化不良的表現是一天腹瀉在10次以下,大便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腹部脹氣,偶有嘔吐,有時發熱,但不太高,病兒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較嚴重,發病突然,熱度較高,每天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亦有次數更多者。大便常呈水狀或呈蛋花湯狀,無里急後重(下墜)感。嘔吐頻繁,每天可在10次以上,造成嚴重脫水。病兒甚至抽風,意識消失,如不及早治療,可造成死亡。

大便惡臭

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雖未稀泄,已有傷食泄之先兆,此時應馬上減少飲食量,予以調整,可避免泄瀉的發生。

拒食

也是小兒口臭的臨床表現。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慾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強進食,而讓其減食一頓。

夜臥不寧

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帶幾分飢和寒”,“胃不和則夜不安”。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添加輔食後,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面頰潮紅

小兒停食可以表現為午後、晚上面頰潮紅。傷食重小兒之面頰燎紅,表現為面部皮膚粗糙,環境稍熱面部燎紅更甚。此時可節食,少進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口臭

乳食積滯於胃脘,往往先發生口臭,特別是晨起口臭口酸為乳食停滯的表現,臨床稱此為高位停食。有這種現象時,可減食或停食一頓,以利於腸胃功能的恢復。

小兒口臭推拿-推拿治療

中醫認為,口臭多為胃有積熱、脾胃火盛、肝腎陰虛、腸腑實熱等引起,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一、胃火口臭: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主要症狀除口臭外,還會表現出口渴飲冷、面赤身熱,或牙齦腫痛、口舌生瘡,流膿出血等。

二、食積口臭:多由過飽傷胃、縮食停滯胃中引起。主要症狀為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噯氣口臭等。這個寶寶舌苔厚黃膩的症狀說明胃火旺;這個寶寶大便乾結說明下焦不通,胃氣上逆,就會出現口臭。這個寶寶鼻屎臭,在中醫里稱作鼻淵,是鼻炎的症狀。進一步詢問家長,寶寶是否有鼻炎,媽媽確定寶寶患有鼻竇炎。判斷這個寶寶口臭的主要原因關鍵在於中下焦不通,食積化熱,向上熏蒸胃肺。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脾胃通過經脈與口相連,脾胃熱引起口臭。孩子患有鼻竇炎,所以鼻屎臭,可以看出是肺的宣發功能出了問題。
推拿穴位
清板門(降逆止嘔,引胃氣下降),清大腸(調理大腸,行氣通便),退六腑(降腑氣,瀉腸熱通大便),運水入土(滋陰潤腸通便),下推七節骨(通腑瀉熱,潤腸通便)。揉迎香、鼻通(活血化瘀、消炎消腫、通竅),搓膽經(膽經疏通,胃氣下降)

小兒口臭推拿-飲食護理

胃經有濕熱的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乾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藥。如梔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乾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藥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食積型口臭多見於1~6歲的城市孩子,與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有關。這類孩子長期食欲不振,面黃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藥以消食和胃為主。3歲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麥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藥可以配合消食化積的保和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