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觀測系統

對地觀測系統(Earth Observing System,EOS)是美國從80年代開始,為在航天領域對全球變化研究計畫作出貢獻,採取與歐空間局、加拿大、日本的合作體制,將有關計畫合併而於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項計畫。

目的

全球對地觀測系統的目的是通過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各種情況、現象及其相互作用,認識地球系統,並了解地球系統變化的規律。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各種平台相互配合使用,能夠實現對全球陸地、大氣、海洋等多個角落的立體觀測和動態監測。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推動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綜合協調的對地觀測系統,整合地球觀測技術與科技信息,共同提高對地觀測的能力和效率,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組成

該計畫由三大部分組成:

1、 EOS科學研究計畫:主要是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以圖解釋地球系統中發生的一些現象的原因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建立地球系統模型。

2、EOS航天觀測系統:EOS航天觀測系統主要由大型極軌平台EOS-a, EOS-b組成,分別約於1998年,2000年用大力神IV發射到極地軌道上。另外還有歐空局有一個平台,日本的一個平台和載人太空站。由於各個平台是按5年壽命設計的,為了完成15年的連續觀測計畫,美國的平台由三組6座平台組成。中途採用任務艙的置換等技術來完成。這類平台都是搭載多種遙感器的組合平台。突出的遙感器為高光譜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合成孔徑雷達、高空間解析度微波輻射計等等。一般一個組合平台搭載20多種遙感器。各遙感器之間尚有互為修正,不同的觀測周期互補等特點。

3、數據信息系統:EOS的數據信息系統EOSDIS(EOS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與一般的概念上有如下區別:(1)極軌平台的運營管制;(2)EOS數據的處理和深加工;(3)EOS有關搭載設備的運營管制;(4)數據的保存、分配;(5)信息管理;(6)網路;(7)數據的長期保存;(8)數據算法的交換。

中國加入

2004年,中國加入了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全球對地觀測系統包括地面遙感車、飛機、火箭、人造衛星、太空梭等多個觀測地球的平台,各種平台相互配合使用,能夠實現對全球陸地、大氣、海洋的多個角落的立體觀測和動態監測。中國將在2020年前發射100多顆衛星,服務於國土資源、測繪、水利、森林、農業和城市建設等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它們不僅將形成中國自己的對地觀測網,還將和其他國家的對地觀測平台一起,組成全球對地觀測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