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吐槽家

專業吐槽家

專業吐槽家特指那些專門給電視劇挑錯併到網路上公開揭短的人,被他們吐槽的對象以“秘史”、“後宮”類電視劇為主,這一愛好也成為他們網路生活的重要部分。

簡介

在網路上,吐槽多表示揶揄,拆台,抱怨,偶爾會有一些謾罵。專業吐槽家特指某些喜歡給電視劇挑錯的人,這些人遇到“秘史”、“後宮”等題材,總喜歡戲說、惡搞一番,以彰顯出觀眾的存在價值與智商優越感;微博上、電梯裡、飯桌上、論壇里,最新的雷劇、囧照總能被堂而皇之端上檯面,“專業吐槽家”也由此誕生。其中天涯常客“斯庫里”也是眾多吐槽客的一員,他曾經每天花四個小時,將電視劇一幀一幀截圖,就是為了找出BUG

吐槽對象

稱謂篇

武則天自稱“武則天自稱“武曌”

歷史題材的劇最容易出錯的是稱謂,被網友挑刺最多的是《武則天秘史》開篇中武則天自我介紹的那句台詞:武則天對著李世民自稱武媚娘,大名叫武曌。自己口中念的,居然是自己死後的諡號

這樣的錯誤還有:在《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太后在劇中一口一個“我孝莊……”

《大秦帝國》中也曾出現過齊國侍從報齊威王駕到的場景。“孝莊”和齊威王都是諡號,吐槽家建議在使用前多翻翻資料。

台詞篇

劉備去參加會盟時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這句話實際是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
《大清御史》客廳里掛的字畫是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
《王昭君》王莽勸諫皇帝說了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話跑到一千年前了)。

道具篇

《神鵰俠侶》中橫吹簫《神鵰俠侶》中橫吹簫

玉米和辣椒總能讓不少正史劇現出“穿越”破綻,從《畫皮》到新版《水滸》,無論是妖魔鬼怪,還是梁山好漢,想要果腹,好像就只能聯想到玉米棒子。考據派吐槽家表示,玉米應是到了明朝時期才正式引進,在秦漢或北宋時期,想都沒得想。此類穿幫還有,《傾世皇妃》中的火龍果(16世紀傳入台灣);《新還珠格格》中的《獨唱團》等等。

表演篇

“橫吹笛子豎吹簫”是笛子與之間最直接的差別,在TVB版電視劇《神鵰俠侶》里,從黃老邪到東邪門人程英都是拿著簫橫擺吹。

張紀中版《神鵰俠侶》中小龍女一場彈古琴的戲被不少人吐槽,因為她把琴拿反了。古琴一頭大一頭小,大的那邊即為琴頭,彈琴時琴頭在右,但小龍女則是將左右搞混。

《六指琴魔》中,寧靜也被挑出了好幾張“反彈琴”的照片。

挑錯方法

1、網上搜尋。

一般來說,除了明顯和記憶中不符的錯誤,比如廟號,大多數失實只要簡單地搜尋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如果搜尋答案看起來不太靠譜,就儘量地查資料去做各種交叉比對,網上的信息量基本上足夠。

2、打電話請教專家。

3、微博討論。

遇到實在拿不準或資料不齊全的,就會在微博上列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不過這類的錯誤也不常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