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梅花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而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詩詞原文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注釋

⑴卜(bǔ)運算元·詠梅:選自吳氏雙照樓影宋本《渭南詞》卷二。
⑵卜運算元:為詞牌名。《詞律》以為調名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缺月掛疏桐》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取賣卜算命的意思。
說明:雙調,44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各22字,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⑶驛(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驛:驛站,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換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⑷斷橋:殘破的橋。一說“斷”通“籪”,籪橋乃是古時在為攔河捕魚蟹而設籪之處所建之橋。
⑸寂寞:孤單冷清。
⑹無主:無人過問,無人欣賞。
⑺著(zhuó):同“著”,這裡是遭受的意思。更著:又遭到。
⑻無意:不想,沒有心思。自己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豔。
⑼苦:盡力,竭力。
⑽爭春:與百花爭奇鬥豔。此指爭權。
⑾一任:任憑。
⑿群芳:群花、百花。隱指權臣、小人。
⒀妒(dù):嫉妒。
⒁零落:凋謝。
⒂碾(niǎn):軋碎。
⒃作塵:化作灰土。
⒄香如故:香氣依舊存在。

詩詞譯文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訊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作者簡介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1966年,由於對國內階級鬥爭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運動,這個運動因受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操縱而變得特別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預計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續十年之久,使中國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也制止和糾正過一些具體錯誤。他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不讓江青、張春橋等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

在對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和中國永遠不稱霸的重要思想,並且開始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

寫作背景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寫於1961年12月。在當時,前蘇聯政權核心赫魯雪夫企圖在軍事上控制中國,遭到嚴正拒絕後,便糾集世界上一些仇華勢力,使用了一系列政治高壓、經濟封鎖等手段,使年輕的共和國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這時國內有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喪失信心,毛澤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填了這首主題鮮明、意境深遠的詞。

詞前小序,既“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陸游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他屢遭投降派秦檜排擠和打擊,情緒消極頹喪,遂以梅花自比。毛澤東同樣以梅花為題材,與陸游孤寂、悲觀相反,充滿著自信和樂觀。

毛澤東為什麼認定梅花能夠鼓舞振奮當時國人士氣?梅花屬陽性長壽命樹種,具有不畏嚴寒的品質。再從氣候和地理上分析,中國遭受寒流災害幾乎全部來自於西伯利亞地區,而梅花原始產地就在中國,又恰恰毫無畏懼那裡的寒流,基於此,他借梅花藐視並回應前蘇聯政權的喪心病狂和背信棄義。通篇44個字,然精妙之處有四處之多,既兩處鮮明對比與兩處和諧共鳴。“送春歸”和“迎春到”是消極與樂觀情緒的鮮明對比;“百丈冰”和“花枝俏”是壓迫與頑強態度的鮮明對比;“不爭春”和“報春”是寬闊情懷與奉獻精神的和諧共鳴;“山花爛漫”和“叢中笑”是成就感與自豪感的和諧共鳴。

詩詞賞析一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裡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逕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鬥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詩詞賞析二

自信者“俏”勝利者“笑”
――讀《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石英
當我們讀到毛澤東同志的《卜運算元·詠梅》時,很自然地便會聯想到南宋傑出詩人陸游的那首同一詞牌的《詠梅》詞。我們無意比較這兩篇產生於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和作者性格各異的作品之高下,因為那樣做既無甚必要也是不盡科學的。我們只能說:這兩首詞都是各自那個時代非同凡響的優秀篇章。我們還可以說,時間畢竟已經跨越了八百多年,社會向前大大發展了,詩人的人生觀和美學思想也不可同日而語。從這個意義上當然可以說:毛澤東的《詠梅》詞,以前人所不具有的昂揚格調和社會主義時代精神,訴之於優美的藝術形象,出色地描繪了一個自信、自豪、自強的革命家性格與情味濃郁的詩的意境。
梅花,是我國歷代詩人所愛吟誦的物象。特別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詩詞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發內心未申之志,喻節操之高潔,表示決不與濁世同流合污之骨氣。這方面的名篇佳句不勝枚舉,已與梅花這種高潔的花種一樣,亦作為精神瑰寶位列藝術的芳園之中。但古代詩人的詠梅詩,往往在傲骨厭俗中,難免帶有孤芳自賞甚至是顧影自憐的氣質,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畢竟不夠廣闊。當做,這是不能苛求古人的。毛澤東同志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高瞻遠矚於世界風雲變幻,托物言志於日理萬機之中。他也喜歡以梅喻不畏嚴寒、蔑敵如鼠的革命戰士,並在詩詞中滲透著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信念。“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這是他在另一首詩中膾炙人口的名句,足見他對梅花這一物象的摯愛之情。
《卜運算元·詠梅》一詞產生的時代背景大致與《冬雲》一詩相同。中國共產黨自她誕生之日起,就是在刀光血影中艱苦奮鬥,在敵人的瘋狂絞殺中成長養大,直至取得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國內外形形色色的敵人並沒有放棄他們明攻暗算的種種圖謀。在三年困難時期,國際上的反共反華勢力更是串演了一出有聲有色的大合唱,妄圖傾覆中國的社會主義大廈,改變歷史發展的進程。當時中斬形勢不可謂不嚴峻,國內外敵對勢力加於黨與人民頭上的壓力不可謂不沉重。但毛澤東同志審時度勢,泰然自若,以舉重若輕的氣度吟誦出迥異於以往詩人所有詠梅作品的詩篇。
雪,本是嚴寒的象徵,但在詩人看來,只是迎接新的春天到來的使者。儘管冰凌垂掛於危崖,朔風怒號於幽谷,氣象森然,望而股慄,但梅花偏偏於此時此地堅枝奮挺,花朵繁茂,直若置寒風於不顧,視冰凌為溫床,俏色奪目並使人為這一振。這是一幅何等瑰偉壯闊的圖景,又是何等超拔不凡的氣魄!
一個“俏”字提挈全篇,傳神寫照,以少許勝多許。“俏”,不只是一般的美,它美得俊逸,美得機智,美得趣味橫生,美得使仇視者嫉恨者也無可奈何。然而,梅花之俏卻絕非春色春情的壟斷者,更不是一個與百花爭寵的角色。“俏也不爭春”,她的超前出現,無非是為了證明一個無可逆轉的規律――嚴寒之後必定是百花爭艷的春天。做一個義務報春者,梅花心愿足矣!她真正足以自慰的時刻,則是山花爛漫遍野飄香之際。這時,她也沒有做那飄然遠遁的仙子,而是隱身於百花叢中,為春天的真正到來而展露出會心的笑。這個“笑”,是看誰笑到最後的笑,也是預示下一個勝利的笑,表明她不是旁觀者,既在群花之中,又是百卉之神、百卉之膽。
詩人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短短八句四十四字,由於注入非凡之精魂,精確傳神之詞采,便使這首詞透射出詩人的高尚品格和鮮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僕的品格,艱危中奮不顧身、轉安後樂於奉獻的執著性格。這首詞,於莊嚴中寓輕鬆,於嚴謹中有跳蕩,於明快中富含蓄,於流暢中見豐厚。這就是屬於毛澤東的這一個“梅”。
一首詩詞不是槍炮,更不是核子彈飛彈,但在這首詞出現之後,反共反華鬼蜮們的圖謀確實並沒有得逞。那么,詩為心聲――作為物質和精神威力的標誌,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對後世有著長久的思想啟示作用和藝術鑑賞價值。歷史的發展雖非循環,但其不同階段有時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對於中國共產黨人和一切真正的愛國者來說,我們任何時候都需要具有梅花的堅定意志:狂風襲來時頭腦清醒目不迷,冰天雪地中依然不畏嚴寒火焰不息。堅信儘管又一個更嚴酷的冬天襲來,繁花似錦的春天仍會俏立人間。
今天我們重讀《卜運算元·詠梅》之所以如此親切,只能證明這首詞的思想和藝術的強大生命力。任何真正優秀的作品,都不應是一哄而起趕時髦。以馬列主義武裝頭腦的戰士們不是占卜者,也從不相信什麼算命先生。但由於他們具有真正科學的頭腦和敏銳的目光,能夠比較正確地認識社會發展規律,預見未來的風雨陰晴,這也可以說是他們分布於敵人的得天獨厚之處。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詠梅”的命題好,“卜運算元”的詞牌也用得俏!

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詠梅》梅花
詞牌名: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取賣卜算命的意思。

說明: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梅花

《卜運算元·詠梅》《卜運算元·詠梅》
梅花歡喜漫天雪,中國的傳統文人視梅花為花中“清客”,並把它與稱為“歲寒三友”。在大自然千姿百態的花卉中,毛澤東最喜愛梅花,他用過的地毯、筆筒、茶杯、菸灰缸、飯碗上均見花枝搖曳的梅花圖案。上海宋慶齡故居的梅花地毯就是毛澤東所贈。這種雅致深婉的梅花“情結”,銘刻著一代偉人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追求。

梅花又總是與白雪聯繫在一起,人們想到梅花,便會自然想到白雪。“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四句詩活現出梅花與白雪相伴相生的情緣。毛澤東愛梅花,也愛白雪,尤其是在大雪紛飛中賞梅,更是其人生中審美之極致。

中國歷代詠梅的佳作,毛澤東幾乎都閱讀並手書過。1961年11月6日這天,毛澤東為了查找明代高啟詠梅花的一首詩,給秘書田家英寫了三封信。早晨6點,他請田家英替他找北宋林逋(和靖)的詩文集。8點半又寫道:“有一首七言律詩,其中兩句是‘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是詠梅的,請找出全詩八句給我,能於今日下午交來則最好。何時何人寫的,記不起來,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沒有,請你再查一下。”不久,又寫信說:“又記起來,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下四句忘了。請問一下史館老先生,便知。”田家英很快查清,該詩為明代高啟《梅花》九首之一,後四句為“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台。自古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毛澤東非常欣喜,當天即用草書寫了全詩。

古代文人詠梅,風格多是幽靜淡遠,朦朧深納,借梅花訴說“若講出若講不出的情腸”,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詞表現出一種悽苦寂寥、顧影自憐的消極形象。詩雖然寫得有意境,但毛澤東卻不同意這種觀點。在毛澤東看來,梅花最可貴的品格是傲霜鬥雪,風姿昂揚,它寄託著人類向困難、逆境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為給梅花“平反”,毛澤東步陸游《卜運算元·詠梅》原韻,“反其意而用之”,特做了一首格調高昂、獨有豪情的詠梅詞。毛澤東生前很喜歡聽電影《江姐》《紅梅贊》的歌。1962年在中南海的一次舞會上特意播放了“江姐”的唱片:“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紅梅贊”的歌詞把物態美與情態美融合到一起,打動了毛澤東的心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